+++第三课时++防患于未然.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842227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课时++防患于未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三课时++防患于未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三课时++防患于未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课时++防患于未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时++防患于未然.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三课时 防患于未然一、教学目标:1、认清犯罪危害,明白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认识到犯罪行为的代价极大;教育学生应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2、教育学生加强自我防范,(1)要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2)了解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内容;(3)通过检查自己的行为,提醒学生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二、教学重点:认清犯罪的危害、加强自我防范。三、教学难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四、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分析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课:案例导入一个少年犯被枪毙的时候要求和母亲说几句话。疼爱孩子的母亲一面哭一面走进儿子,没想到儿子

2、回转身过来,一口把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儿子大不孝,犯了罪还不够,又把自己的耳朵咬下来。那少年犯说:“假如我初次犯偷了同学的写字板拿去给你的时候,你让我还回去;假如我那次在路上劫了人家的钱包让你看的时候,你打了我;假如我把那些朋友带回家,你不让我和他们来往那我何至于胆子越来越大,被牵去处死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1、认清犯罪危害,明白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认识到犯罪行为的代价极大;应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2、加强自我防范,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3、了解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内容;(三)出示自学指导:踏实自学,你最认真!阅读课本97-101页,然后

3、回答下列问题:1、 案例1中的陈某从一个好学生为什么滑向犯罪深渊?(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对自己要求不严.)2、 道德水平的高低和违法犯罪有什么关系?3、 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_.4、 案例2中的小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造成了什么危害?(自己-坐牢、自毁前程;家庭-妈妈精神失常、爸爸出车祸,姥姥死亡;他人-侵占他人财物、造成他人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社会-影响社会安定 )5、 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_。6、 “我年龄还小,与犯罪无关”,“我年龄还小,犯了罪也不会受到处罚”,这些想法是_的.7、我国_法是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良好品行、

4、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8、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包括什么?9、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_开始的。10、青少年应如何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四、课堂小结: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五、当堂检测,你最细心!1、判断题:(1)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行为上就不会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单选题:(1)中学生王某不爱学习

5、,迷恋网吧,夜不归宿,屡教不改,后来竟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结果受到刑罚处罚。这一案例说明 ( )A、违法有可能发展为犯罪 B、只有犯罪才具有社会危害性C、犯罪不一定违法 D、仅仅靠教育不能减少犯罪 (2)、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并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主要原因是青少年( ) A.缺少生活经验 B.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C.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D.缺少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淡薄(3)、中学生李某曾因偷同学的小额钱物被学校处分,但他仍然执迷不悟,不思悔改,最终因持刀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案例说明( )A.有不良行为若不加以改正,有可能走向违法犯罪B.王某持刀抢劫属于一般违法行为C.一般违法行为必然发展为犯罪D.王某偷同学的小额钱物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4)、下列说法中,与“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A B. . C. D、 三、材料分析题:根据右侧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将漫画中孩子的行为列为什 么行为? (2)这部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强多了 (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具体应该怎样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