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说课稿.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83882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果树瀑布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黄果树瀑布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黄果树瀑布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黄果树瀑布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黄果树瀑布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果树瀑布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果树瀑布说课稿.docx(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果树瀑布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与处理(一)、说教材内容: 黄果树瀑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全文一共有八个自然段,按照游踪先后为序,分别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色,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对教材仔细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特定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3、理解

3、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4、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三)教学重、难点课标提倡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但感悟与体会是不能泛泛而谈的,要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重点:1、借助于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重点段落“瀑布的壮美”和“谷底时的感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引导学生揣摩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句及短语,体会其表达效果,品味黄果树的壮美。二、说教法、学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学生对于黄果树瀑布这种气势雄伟的水肯定缺乏直观的认识和充分

4、的了解,教学起来有一些困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地收集一些图片资料,同时我也收集一些资料,建立专题站,便于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感悟课文。2、从关键词句入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3、运用情景教学法,以读为本,以学为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质疑,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以学定教,顺学而导;4、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富有启发生,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5、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精心选择运用读书,质疑、勾画、想象等方法,以读促写,以读学写。(运用以上方法,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三、说教学程序(一)温故知新,迁移

5、导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导语,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课一开始,我先板书瀑布两个字,从而唤醒学生以往对瀑布的印象,说古诗,说词语,既是拓展延伸又是新课的导入,温故而知新。再给学生一段瀑布的视频,从视觉上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并且完善课题。(二)初读感悟,领略壮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初读,拿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并借用专题站给学生以初读的指导,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感悟。因此我通过:1、先借助一段录象,让学生形成最初的印象,然后再读课文,让图

6、象与文字相统一,从而体会作者的感受;2、借助于站中的“学习宝典”,理解课文中有关的字词,对文章有初步的感受。3、初读课文,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理解“移步换景”的写法,解决教学目标的第三点。(三)走近瀑布,感受壮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精读课文的好处是: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学生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读中想象”是学习写景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抓住“看和听”发挥想象,将优美的文字在脑子中形成美丽的画卷,在耳中形成动听的音响,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能力的提高。所以,这一过程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听瀑(1)默默地品读课文

7、,看看你听到了什么?在哪里听到的?分别又是怎样的声音呢?a 远处 b 近处 c谷底(2)播放三处感受不一样的声音,加深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问听了这几段声音,你对文中哪些词语感受更深了?然后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有选择地理解、体会、朗读。(这里充分发挥教师的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里要充分理解课文的难点“谷底听瀑犹如乐池中听演奏”这儿就借用了站,先走进乐池感受交响乐团的震撼,再走下谷底感受瀑布的震撼,从而理解这一比喻句,解决本课的一个难点。(3)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感受,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配上合适的音乐进行朗读。(根据自己对语句的理解,自由选择合适的音乐)这既是朗读的指

8、导,又能检验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4)由声音的壮观理解“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2、看瀑(1)你还看出什么来了呢?借助于图象以及品读理解(宽幅白练、泻下来)(2)体会“银雨撒金街”的诗意美。(3)指导朗读(4)由形态的壮美,再次理解“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四、离开瀑布,拓展感悟1、默读最后一小节,思考:课文为何要写徐霞客的塑像呢?借助站,查阅资料了解徐霞客。2、他遥望瀑布,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3、理解衬托这一方法的使用。4、再次沉醉于这大自然的杰作中吧,链接视频资料及黄果树的相关资料5、说感悟(点击阅读拓展,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完成、交流)6、总结:鼓励学生多游历

9、名山大川,并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配上音乐、图片)四、说教学效果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写景散文,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缺少直观的感受,缺乏生活的沉淀对文中的有些语句,还有声音的变化,瀑布形态的壮观不能完全理解,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积累,如果就这样讲一讲,孩子只能浮光掠影地了解课文,所以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借用了多媒体,使图文音像相结合,带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在读赏说中深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帮助学生很好地感悟课文,又使学生开阔眼界。五、说板书设计板书是文章的缩影,是课文的精华,为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简洁明了,提纲挈领 听声响 大黄果树瀑布 真是大自然的杰作看 形态 宽黄果树瀑布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与

10、处理(一)、说教材内容:黄果树瀑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二)、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

11、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对教材仔细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特定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仿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处你曾经游玩过的一个地方。4、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三)教学重、难点课标提倡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但感悟与体会是不能泛泛而谈

12、的,要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重点段落“瀑布的壮美”和“谷底时的感受”。难点:引导学生揣摩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句及短语,体会其表达效果,品味黄果树的壮美。二、说教法、学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学生对于黄果树瀑布这种气势雄伟的水肯定缺乏直观的认识和充分的了解,教学起来有一些困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地收集一些图片资料,同时我也收集一些录象资料,便于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感悟课文。2、从关键词句入手,对学生进

13、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3、运用情景教学法,以读为本,以学为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质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4、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富有启发生,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5、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精心选择运用读书,质疑、勾画、想象等方法,以读促写,以读学写。(运用以上方法,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三、说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导语,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课一开始,我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引入:同学们“瀑布”你们知道吗?你们见过的最大的瀑布是什么样的?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黄果树

14、瀑布,让大家饱一下眼福。借助挂图或录象,向学生简介黄果树瀑布,让学生对这一自然奇观先有个直观印象。(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初读,拿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感悟。因此我通过:1、轻声自由读,通过自由放声读,同桌相互听读等环节,让学生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整体感知课文思考: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真的来到黄果树瀑布景区,身临其境听到瀑布的声响、看到它的雄姿,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2、分段联系读:让学生逐段默读,边读边找出“进入黄果树景区”、“透过树的缝隙”、“银雨洒金街

15、”、这些词句,达成目标三:领会作者“移步换景”的记叙方法,同时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三)精读感悟理解积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动笔墨不读书,勾勾画画好方法。精读课文的好处是: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学生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读中想象”是学习写景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发挥想象,将优美的文字在脑子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能力的提高。1、研读“瀑布的壮美”自由轻声读课文,请大家找出描写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语句,并做好记号,然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有关语句:如“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象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步机上泻下来。”、“刚进入黄果树景区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那哗哗的水声就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等等语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上一些语句,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些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结合实际情况相机出示板书“声响大,形态宽”,再指名读读喜欢的段落,引导学生读和配合看录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