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教案与反思.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83482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蛙看海教案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蛙看海教案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蛙看海教案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蛙看海教案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蛙看海教案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蛙看海教案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蛙看海教案与反思.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青蛙看海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2.体会青蛙看海的不易,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难点)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小朋友,从小到大一定有不少愿望吧,能说给大家听听吗?一、复习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青蛙是怎么实现它看海的愿望,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青蛙看海。生齐读课题。2课文中的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谁来读一读。出示青蛙登山看大海苍鹰 展翅飞高空松鼠 善于 跳石阶个别读,齐读词语。3你能结合刚才的词语,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说下面的填空出示:青蛙的愿望是( ),苍

2、鹰告诉它只有( )才能看到大海,后来在松鼠的带领下一级一级地( ),终于登上山顶,看到了大海。学生交流 板书:登山顶 跳石阶,齐读。二、学习苍鹰与青蛙的对话1. 苍鹰告诉青蛙只要登山顶就能看到大海,苍鹰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下。出示:“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听起来,苍鹰要登上这座山容易吗?(容易)为什么?(它有有力的翅膀,能够展翅高飞。)请你把这种感觉读出来。2那青蛙觉得可以上去吗?你来读下青蛙说的话 出示 “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1)怎么上得去呢?(意思就是上不去。)为什么它认为上不去呢?(

3、2)品读“天哪,这么高的山!”a.瞧,这就是那座山!(你觉得这座山怎么样?)b.瞧,这座山已经冲入了云层,就连白云呀,也漂浮在半山腰了。是啊, 这座山实在是太高了,正如寇准笔下的华山那样: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c. 可是面对这万丈高山,又小又弱的小青蛙会怎么说?生读:天哪,这么高的山!(评价:我感觉这座山真是太高了!)谁还愿意读读这句话?(评价:真是高耸入云,高不可攀哪!) (3).品读我没有一双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青蛙太害怕了,除了山高,还有什么原因让小青蛙觉得自己上不去呢?指名说,(“我没有一双怎么上得去呢?”)a.谁有一双有力

4、的翅膀(鹰)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马、狮子、鹿)b.青蛙没有也没有此刻它非常的担心,把这种感受读出来。(4)品读“吸了口凉气”正因为害怕担心,所以青蛙做了一个动作a.什么情况你们也会吸了口凉气?(紧张、担心、害怕)b.让我们也做做这个动作,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青蛙的话c.“吸”生字的教学。 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做这个吸的动作时候,把嘴巴张的大大对,吸字是跟嘴巴有关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字怎么写?3. 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1)听了青蛙的话,苍鹰怎么回答的呢?出示句子(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苍鹰的话是什么意思吗?a.感觉山很高 b.不登山

5、不能看到大海。怎么能看到大海呢?换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能看到大海,总结:对呀,苍鹰也觉得这山对于一只小青蛙来说实在太高了!不过要看到大海,必须登上高山。三、学习松鼠和青蛙的对话(一)、过渡:眼看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了,青蛙的心情怎么样?a.交流:是啊,它非常伤心、难受、失望,都快要哭了!b.出示句子“青蛙很失望” 我们一起读读青蛙的心情。(二).这时,一只小松鼠出现了,松鼠它觉得青蛙能看到大海吗?青蛙是用什么办法登上山顶的?请2个同学读下青蛙和松鼠的对话。1交流:(1)松鼠认为青蛙能看到大海吗? a.能,你从松鼠的哪些话感受到的?b.谁能带着这样的感受把松鼠的话读下(2)青蛙觉得跳台阶难不难? a.

6、读句子“这有什么难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不难”(提示感叹号)b.我们来试试看,叫学生模仿小青蛙跳一下,问:难不难?青蛙此时的心情自信(3)班级展示:想想人物说话的语气和心情再来读一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5小朋友们,来,让我们一起做一回小青蛙来跳台阶。举起小手,跟着老师的节奏:一级两级跳跳跳,三级四级跳跳跳坚持跳,一步一步往上跳不怕困难往上跳。6.小青蛙,累不累啊?(累)为什么觉得累?出示句子,引读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了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点红“一级一级”7.过渡:青蛙不但要跳很多很多的台阶,而且还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想象练习:它口干了,喉咙口就像有一把火在

7、燃烧,它跳了几级,它的腿又酸又疼,它跳啊跳啊,它的手脚磨破了皮,鲜血直往下流,它忽然它一不小心跌倒了跳啊跳啊,它累得筋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它交流点红“累了” “渴了”引读句子困难真是太多了,我们还是回去吧!要怎么做呢?板书:坚持不懈8引读: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四 学习12自然段1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青蛙登上山顶后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看到大海 实现梦想)此时此刻,青蛙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它想些什么?会对小松鼠说什么?四、总结延伸 1提升:小朋友们,青蛙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登,终于到达了山顶看见了大海。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在练习3里面学过了一

8、句古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师送: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功夫不负有心人。 2总结:小朋友们,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也会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希望你们也能像青蛙那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五、学习生字1、解决“吸”字剩下的内容2、引出“级”的生字教学。教学反思:课堂上愉悦和谐的氛围,老师激情而又富有理性的教学,学生们澎湃的学习激情始料不及。这是一篇生动活泼的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一些教学策略的实施习。一、

9、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而恰当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在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课教学中我在情境的创设上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 1.体验感受情境 这课要让学生充分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和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顶。课中,我让学生将自己就看成一只小青蛙,试着跳一节台阶、两节、三节、直至跳得气喘吁吁、精疲力竭的真实感受迁移到青蛙身上,体会青蛙的累与苦,更感受着他的一往无前,以及有志者事竟成的深刻道理。学生当时跳完以后个个累得叫苦连天,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愿起,

10、有的直喘气,还有的在半路停下来跳不动了。看的出来学生对此感受是深刻的。这样,上课时学生都会联系自己的经历来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也体会出登上山顶要靠不懈地努力,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走,这样才能成功。二、以读为本,奏响课堂主旋律朗读是学生学习语言、体悟内涵、发展语感的基本方法,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教材文本的朗读训练资源,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指导和扎扎实实的训练,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时,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利用“自读、引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地朗读带领学生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其中有几处是亮点,值得我们借鉴。1分角色朗读青蛙看海

11、一文对话较多,采用这种朗读方式,学生将自己融入到自己所“扮演”的人物内心世界中,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课堂上我让孩子通过自学画出小松鼠和小青蛙说的话。分角色读文。这是整节课的朗读指导的重点。层层深入的指导朗读,读中感悟。老师指名一个孩子扮演松鼠读:“你想看海吗?”师提示读出热情的感觉了吗?你也来演松鼠,再热情的读一读。一个孩子扮演青蛙读:“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师:“你心情怎样?”“失望”“你生活中有过失望的时候吗?来说一说。”“再把这种失望的感觉送到课文中去,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谁也来当小青蛙?”“老师从你的表情中已经感受到失望了!谁再来试一试?” (通过

12、层次性的朗读指导,使孩子在读中品悟。感受青蛙的心情由渴望失望高兴实现愿望的心理变化过程,还关注到文中多次出现的感叹号,问号的语气变化。)分角色朗读是孩子们最容易进入情感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孩子们一旦进入角色,情感就被激起,情感与角色交融,就开始了丰富的想象。并把自己的理解通过“角色朗读“展示出来2.表演朗读课堂上,我抓住时机,为学生搭建自由表演舞台,让学生上台表演朗读,这无疑给课堂带来一泓活水,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当指名上台表演朗读时,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逼真的表演,加上老师适时的点拨鼓励,孩子们的表演朗读恰到好处。这时全班同学潜心品读美的语言与适当的动作配合,形成了一个表演的舞台,

13、把阅读教学推向了高潮。 4.联系生活情境读课堂上我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感悟朗读,努力让学生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在读到青蛙“吸了口凉气”,让学生做做动作,说说什么时候“你也会吸了口凉气,”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意思,培养语感,熏陶情感。词句训练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展开。如在教学“苍鹰指路”时,联系苍鹰的话“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进行“只要就”的句式训练;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一级一级”、“不知不觉”的意思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建构知识,将理解语言、积极语言、感悟语言融为一体,知、能、情的培养在相应结合中进行。 学完这一课应该让孩子懂的就是要学会青蛙的这种不怕困难的品质,我想我们老师不正如带领青蛙登上山顶的这只松鼠吗?只有通过我们正确的引导和不断的鼓励,每个孩子才会实现理想,到达成功的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