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信心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831336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自信心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自信心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自信心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自信心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自信心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自信心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自信心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自信心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摘 要】自信心是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成人、成才、成业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本文分析了幼儿自信心的现状,探讨了影响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因素及培养、发展幼儿自信心的教育措施。其重要意义在于把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引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关键词】幼儿自信心 现状 培养策略一个完整的人必须是自信的,及早观察与发现幼儿自信心形成的趋向,注意培植和塑造,防止骄傲、固执与退缩、自卑等性格的发展及不良影响的侵袭,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把自信心的发展引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从我多年的幼教工

2、作经验来看,鼓励为主,因材施教,是提高幼儿的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一、从幼儿在集体中的表现了解其自信心现状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幼儿自信心的强弱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有些幼儿情绪愉快,行动积极,比较活泼,能专心致志地去达到目的,并能积极提出建议,坚持自己的主张,有分歧时能据理力争,能说出自己做过哪些事,能评价活动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的幼儿则情绪不太稳定,喜欢独自游戏,极少提出意见建议,对别人粗暴干预自己的活动,从不坚持,有分歧争论时,较易退缩、让步、放弃主见,喜欢顺从与模仿别人,说不清自己作过哪些事,也不善于评价。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自信心较弱的幼儿并给予必要的个别教育和帮助,使每个幼儿的个性

3、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二、探析影响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因素(一)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和自立、自主精神的早期培养是形成自信心的前提。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为幼儿自我意识的健康成长准备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及时地放手,让他们练习独立地去完成简单的委托事务,愉快地与别的孩子接触,并机智地给予幼儿一定范围内做自我决策和选择的权利,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信任与检查他们管理自己衣物,实行自己决定的能力,无数次实践就会促进幼儿的自主、自立精神,锻练幼儿的体力、智力和社交应变能力。这样的孩子往往能够相信自我的力量,自我评价就高,自信心就强。(二)幼儿取得成功的体验是建立自信

4、心的基础。在集体活动中幼儿经历的事情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却是不平衡的。有些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经常能得到自我选择和决策的权利,克服困难,实现目的,获得成功的喜悦,幼儿的自信心就强;反之,经常得到的是挫折和失败,幼儿就会怀疑自己的力量,自我肯定少,自信心减弱。如果教师不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发展自信心是很困难的。(三)积极的评价与反馈是发展自信心的重要教育手段。幼儿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的,积极评价对幼儿的志向、情感、行为起着持久铭刻的作用。通过爱抚、鼓励、点头微笑、语言夸奖、图片表彰、给予特权与委托重任或送给礼物等恰如其分地给幼儿良好行为以积极的评价与反馈,不但能使幼儿体验到快乐

5、和满足,提高幼儿在集体中的地位,激起继续上进的愿望,也会增进幼儿的成功感,使幼儿肯定自我,从而促进其自信心的发展。三、增强幼儿自信心的教育措施。(一)及时鼓励,积极有效的评价是帮助幼儿形成自信心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幼儿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由于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发展起来,缺乏自我评判的能力,所以,他们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每完成一件事,很想知道成人的态度,期望得到成人的肯定和认可,这是幼儿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根据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合理使用奖惩的强化手段,会对幼儿的行为起到积极的作用。正强化最直接的功效在于激发幼儿对事物产生更大的兴趣。让幼儿产生“我行,我是一个有

6、用的人”这种感觉是最重要的,它是幼儿产生自信的基础。鼓励幼儿最重要的是:一不要讽刺他们,以免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二不要过分赞扬他们,以免使他们产生骄傲情绪。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鼓励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鼓励的目的是让幼儿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由此发现自己的能力。如“继续下去,你会成功的”、“我相信你的妈妈看到了一定会为你高兴的”等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使幼儿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应该告诉幼儿,只要他们肯尝试、肯努力,就会感到乐趣无穷。(二)因材施教,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是幼儿产生自信心的重要源泉。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对于幼儿来说则可能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失败之母”。活动

7、中的成功与失败,往往会给幼儿以自信或自卑的客观刺激。成功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自信,失败的实践活动则可能让幼儿产生畏惧心理,幼儿更不敢在集体中有自信的表现。有过成功体验的幼儿才有自信的本钱。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为幼儿提供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并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归因。引导幼儿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共同做,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这对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大有益处。另我们可以对幼儿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和要求,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经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如幼儿从高处往下跳的距离同时安排100厘米、80厘米、60厘米等不同的高度,孩子就

8、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并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高度冲击的信心。(三)扬长避短,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方法。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幼儿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教师应分析每个幼儿发展的特点,扬其长,避其短。根据每个幼儿的独特性,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帮助幼儿在某些领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为他们选择一条最能发展其特长的道路,使幼儿树立自信心。如我班有一个小女孩胆子特别小,但是我发现她的形体动作做得好,模仿能力也很强,于是,我建议她参加舞蹈训练班。开始她很害怕,但一个学期下来,情况大有改观,她的性格变得开朗、活泼、自信,还能积极举手发言。“六一”表演那天,她穿着演出服兴奋得像只百灵鸟,和原来那个害羞、缩头缩脑的小女孩简直判若两人。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孩子的潜力,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了自信,这份自信就会迁移到其他方面。(四)持之以恒,在教育中长期引导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关键。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不在智力,而在于他对成功的信心与潜能的发挥。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幼儿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长期引导,及时调整好他们的心态,使他们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和排除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坚定信念,向确定的目标奋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