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824569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答案篇一: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一、自主练习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性嗜酒而家贫()造饮辄尽()曾不吝情去留()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颇示己志()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无怀氏之民欤()解释词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不戚戚于贫贱戚戚:不汲汲于富贵汲汲: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俦:衔觞赋诗衔觞:亦不详其姓字。详:亲旧知其如此。旧:或置酒而招之。或:_置:_颇示己志。颇:_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_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

2、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填空。陶潜,时期的文学家和字,号,世称靖节先生,有传世。黔娄之妻有言:“,。”其言乎?,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4把下列译成现代汉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5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性格:生活:志趣:6.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的形象,赞美了他的精神。7“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8.

3、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五柳先生能力提升题答案一、自主练习hzhlnhdnpiolYnpchu某inhngY处,地方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朋友,伴侣口触酒杯,指饮酒详细地知道旧交,旧友。备办,置办很冷清B(是用第三人称叙说的)B东晋诗人渊明五柳先生陶渊明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兹若人之俦衔觞赋诗以乐其志6见译文7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二、阅读延伸(一)往,到酒杯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安贫乐道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

4、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篇二:五柳先生传习题与答案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7分)嗜()酒辄()尽吝()情短褐()晏()如箪()瓢()屡()空黔()娄()汲()兹()俦()觞()二、解释加点字词。(10分)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亦不详其姓字()3、因以为号焉好读书()4、亲旧知其如此()5、造饮辄尽()()6、期在必醉()7、忘怀得失,以此自终()8、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三、翻译。(12分,每句2分)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6、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四、填空(2分)五、简答(19分)1、从文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特征、生活条件、志趣爱好的语句。(3分)性格特征:生活条件:志趣爱好:2、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3、写出本文出现的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现在用来表示什么意思?(2分)4、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2分)5、文中写道:“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请结合你课内外读过的陶渊明的诗文的内容,说说“五柳先生”的“志”是什么(2分)6、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7、“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说说你对五柳

6、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3分)8、本文一反传记明确交代姓名籍贯的通则,以虚写代实写,有何用意?(2分)1、从第一段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特征、生活条件、志趣爱好的语句。(1)性格特征: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生活条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3)志趣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期在必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2、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1)“好读书”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这是他不追求名利的体现。(2)饮酒。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3)著文章。其目的“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

7、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他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3、写出本文出现的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现在用来表示什么意思?(1)不求甚解。(2)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3)现在多用来说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4、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5文中写道:“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请结合你课内外读过的陶渊明的诗文的内容,说说“五柳先生

8、”的“志”是什么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回归自然。7、“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的“不慕荣利”,宁愿淡泊自处,甘于贫困,表现了他不求宦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他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就这一点来说,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这样不问世事的隐居态度,也有消极避世的成分,尤其是想回到过去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里去,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8、本文一反传记明确交代姓名籍贯的通则,以虚写代实写,有何用意?突出主旨,勾勒五柳先生不拘形迹,不慕

9、荣利的特征,表现五柳先生的精神风貌。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好读书()嗜酒()造饮辄尽()短褐()自娱()2说出下列加粗字古今词义的区别。(1)造饮古义:今义:(2)赞曰古义;今义: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现象。(以之)(1)因以为号焉()(2)葛天氏之民欤()以此自终()或置酒而招之()4你怎样理解“不求甚解”一词5“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二、课内阅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10、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筋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2用原文语句回答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分别表现出一个怎样的五柳先生3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参考答案:二、1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靖节先生2.(1)“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一个在读书中探得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2)“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3)“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3、五柳先生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气节高洁傲岸,表现了宁静淡泊,不慕名利的性格特点。如他的饮酒这首诗,名为“饮酒”,实则表达自己清静淡泊的人生态度。4、仿史家笔法加以评论,与前文“不慕荣利”照应,突出五柳先生的性格与志趣,从而达到传赞一体,使人物个性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