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82102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庆安初级中学 宋伟伟教育给予人们的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剩下来的东西”是什么?是科学素养。这就是我们科学教育的意义所在。科学素养是指学习者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必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它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领悟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的科学价值观。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探究教学是科学素养培养的手段,而科学素养是探究教学的最终目标。探究教学的实施,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养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

2、价值观,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意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 1.物理学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好载体古人说“读史可以明智”。如果剥离开历史而只讲纯粹的物理知识,学生也许也能掌握这些物理知识,但仅此而已,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发展却不完整。物理学史包含了大量科学思维形成和发展的案例,且内容又与中学物理教材紧密相连,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学习物理的发展过程和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所以只要教师认真设计,穿插在教学中,不仅使教材内容更加生动,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好方法,还可以以课外知识讲座的形式,充分发掘对物理学史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把物理学史变成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

3、的载体之一。(1)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再现物理事件的发生,使学生体验一下当时的情景,学会象科学家那样去思考、研究,建立起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当学生将来即使忘记许多具体的物理知识时,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观点也不会随之而去,这对学生一生世界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要发展学生敢于提问,勇于创新的精神,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学会构筑理想化模型,要发展学生类比推想思维,发展学生互动思维,告诉学生,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每当有重大概念、规律或理论出现,势必会引发一场大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各自观点各自进行修正,最后逐渐形成较为完整正确的结果。个人的眼界和知识都具有局限

4、性,产生想象的同时,要根据别人的见解加以修正,还可进行若干组合,方能使想象更加完善,提倡学生逆向思维,与传统的、逻辑的、群体的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思维往往能够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2)发展学生的初步探究能力。为了实现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可以通过再现物理学史上的某个适当的情景,如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可以将历史上关于力与运动的各种观点、科学家的各种态度、不同的证明方法,沿着科学发展的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思考、分析和小组讨论,理解和体会牛顿第一定律的实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结论的的形成需要一个去伪存真、去粗留精的过程,从中体会对待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5、,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一般学生都乐于感知客观事物,对感知客观事物感到满足。不少有经验的教师都说,学生认为物理难学,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觉得物理太抽象了,如果加强物理学史的教育,把一堆枯燥的概念、定律变成生动有趣的内容,多数学生都会喜欢它。学生一旦对物理发生了兴趣,就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索,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1)实验是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传统教学中的一个重大弊端是学生的知识几乎全部是从书本文字信息中获取的,学生学习中缺少实验探究,讨论等实践活动,因而学生往往处于一种思维定势状态,对问题的理解和解释经常是借助于教材中现成的知识概念和知识理论,

6、这正是造成他们科学素养低下的重要原因。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元素,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实验有助于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去领悟、去体会、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结论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从客观实际中探求知识,让学生在收集信息,处理、整合信息中获得知识,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既要强调动手能力的提高,更要强调思维能力的发展。实验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其中充满了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方法。在科学实践过程中,除包括观察、实验、分类等一般方法外,还包括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设计并完成实验、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解释实验结果并应用到新情景中、交流实验研究成果等具体方法。在实验教学中,以科学方法组织

7、教学就是让学生按照科学家认识世界的方法去从事学习,学会独立观察,独立提问、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实验是倡导科学精神的有效手段。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科学精神,是一个人探求科学真理的执着品质,而科学精神只有在科科学实践中才能真正养成,因此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科学实验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在科学实践中锻炼,学习和体验,使他们在实践中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在实践中萌生科学精神。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概念的引进、规律的得出都和实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实验的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实验

8、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从中学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科学,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并从学生间的团结协作中感受成功的快乐。(3)实验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怀疑,善于怀疑,才会去钻研,去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猜想,大胆向教师质疑问难,树立起肯疑、敢疑和善疑的优秀品质,整堂课中,我发现:学生动了,学生乐了,学生也得到了。(4)实验有助于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品格。科学精神的精华是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是我们对提出的假设用科学的实验手段去存真的过程,因此实验有助于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品格。传统实验教学中的科学知识主要侧重于以实验现象为代表的经验

9、知识和以实验原理为代表的理论知识,它们是基础。但科学本身在不断发展,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所以,实验教学中就要反映当代科学成果与新的科学思想,使学生了解现代科技对社会建设和物质、精神生活的作用,意识到科学发展和自身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用,在未来社会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一个科学结论的产生都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只有按照科学方法设计的,在严格的科学检查和验证下进行的实验,并且要求在相同条件下实验必须可以重复进行,才具有科学意义。总之,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科学技术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物理教学作为基础自然学科中开展实验教学的主要学科,我们一定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普及现代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