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历史岳麓版教案: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含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820801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历史岳麓版教案: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修版历史岳麓版教案: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修版历史岳麓版教案: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精修版历史岳麓版教案: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精修版历史岳麓版教案: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历史岳麓版教案: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历史岳麓版教案: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含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单元概览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主要内容科技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意义的科技成就;我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科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中国的核技术和空间技术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中国对世界农业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国在计算机和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学经历了春秋诗经、战国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过程,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扩大文学艺术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使中国的科技和文艺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受“

2、左”的路线影响,“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遭遇曲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文艺事业再次呈现繁荣局面书画汉字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发展演变历程;中国绘画与文字相伴而生,经历了战国的成熟、魏晋的完善、隋唐的高峰、两宋的全面发展到元明清文人画成就突出的发展历程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遭到重大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重获生机,“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推动着教育的持续发展戏曲艺术中国戏曲由原始歌舞发展而来,经历了元杂剧的成熟、明朝昆曲的广泛流传、清朝京剧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单元主旨中国古代的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文学辉煌灿烂;书法、绘画、戏

3、曲等异彩纷呈,绚丽多姿新中国成立以后,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吸取和总结第29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1|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1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发明发明过程传播造纸术 发明: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改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4世纪传到朝鲜,后来传到越南和日本,又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以后又出现木活字、金属活字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火

4、药 发明:唐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孙思邈所著的丹经最早记载了炼制火药的方法应用:唐末开始用于战争,五代和北宋时广泛应用于军事和生产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指南针 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司南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有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易误点(1)中国古代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传统科技领先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毕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因为隋唐时期就已有了雕版印刷术,他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蔡伦也不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人,西汉时已出现纸,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2天文学成就(1)战国时期的甘

5、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2)汉代张衡发明了浑象仪和候风地动仪,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 000多年。(3)唐代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僧一行还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4)元代郭守敬制成了简仪,比欧洲要早300多年。3数学成就(1)先秦数学成就:九九乘法口诀、筹算计算法。(2)数学专著: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3)圆周率: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1 000年之久。4古代农书(1)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2)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3)明

6、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吸收古今中西农业科学知识,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徐光启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5医学成就(1)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2)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也被后世称为“医圣”。(3)东汉华佗发明了中国早期的麻醉药剂“麻沸散”,发明了中国早期的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4)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代表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领先世界的古代中国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

7、代科学的原因史料一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信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 马克思史料二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和推广。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读史史料一中马克思指出了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对古代科技的影响。是指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说明了小农经济封闭性的影响。史料二中李约瑟指出了儒家思想对古代

8、中国科技的影响。说明中国古代重视人文问题的研究。学会用史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科技对近代欧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命运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思维拓展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2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原因(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缺

9、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才短缺。(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重要因素。1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测向技术【解析】从材料“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可知该法是活字印刷术。【答案】C2(2016锦州质检)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都有官方印记B没

10、有理性思维C长期领先世界D强调实用价值【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古代科技有官方印记,故A项错误;没有理性思维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可以看出其强调实用价值,故D项正确。【答案】D3我国的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下关于四大发明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孕育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促进了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兴起有助于世界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ABCD【解析】本题考查历史问题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四大发明影响。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兴起是在1517世

11、纪,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没有关系。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答案】B考点2| 中国古代的艺术1书法艺术(1)汉字的发展发展阶段表现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一些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成熟商朝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统一秦朝秦始皇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又推广书写简便的隶书(2)书法朝代时代风貌代表艺术特色魏晋南北朝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改进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讲究神韵隋唐封建社会繁荣张旭、怀素的草书狂放不羁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注重规范法度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苏、黄、米、蔡四大家追求个性、有意无法明代

12、社会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化中国古代书法艺术2绘画艺术(1)历程新石器时代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战国时期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西汉时期汉代帛画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魏晋时期文人画出现,东晋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唐代创制法度,体现盛唐气象,代表人物是吴道子宋代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到注重意境;北宋的画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南宋政权偏安,构图不追求对称;民间风情画兴起,最著名的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清时期文人画受时代影响,出现风格独特的画家;木刻版画成为小说的插图;出现百姓喜闻乐见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2)特点既有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又有注重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

13、画、印为一体。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中国古代的文字和书画(1)我国最早的文字不能说是甲骨文,甲骨文只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有人认为比甲骨文更早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2)古代中国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书法艺术、文人画等水平高超,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3)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抒情写意。3戏曲艺术(1)萌芽傩戏:原始社会,傩戏有角色表演和故事情节,有娱乐功能。(2)形成宋代南戏背景: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流行区域:浙江温州一带

14、流行,所以叫南戏。特色: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3)成熟元杂剧兴起时间:元朝。特点: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形成了中国戏曲时空自由和以象征虚拟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代表剧作家:关汉卿、王实甫。(4)百戏之祖昆曲(5)繁盛京剧背景:明清时期,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清乾隆年间,徽戏剧团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形成:徽班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在北京形成新的剧种京剧。艺术特色:京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形成一套独特的艺术体系。地位:被誉为“国粹”。京剧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的书画和京剧艺术史料一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史料二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 元代倪瓒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