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学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801923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颂》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黄河颂》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黄河颂》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黄河颂》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黄河颂》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河颂》教学设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颂》教学设计(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黄河颂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七年级教学形式教 师孙建单 位宣汉县南坝中学课题名称黄河颂学情分析改变以往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尤其是要很好地体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善于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热情;要巧于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生活的内涵有多深,语文的内涵就有多深;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也就有多宽。语文教学应当体现实践性这一学科特点。同时语文学习又是个性化的体验过程。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描写黄河的诗句,使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扩展,深化,加大课堂容量。同时

2、让孩子们在搜集信息的同时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字词,背诵;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注意节奏。过程与方法: :朗读训练 ,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一、 情境导入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要求你们回去搜集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句,不知同学们准备得怎么样了?同学们收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诗句可真多!看来,同学们课前一定下了不少的功夫。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黄河颂这个课题中的关键字眼是什么?那“颂”有什么含义,“颂”什么呢?课文是怎样歌颂黄河、赞颂黄河的?学了课文以后就会明白的。请问我

3、们同学当中有没有见过黄河的?(没有)那我们先一起到黄河边走走。二、感性认识(出示八幅黄河的有关图片,配上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让学生看图片,听音乐,感受黄河。第一幅图片是九曲连环的黄河整体图,第二幅是黄河夕照图,第三幅到第八幅是黄河壶口瀑布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图片)欣赏黄河的美丽壮观,惊涛澎湃以后,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黄河的感受。(大家纷纷举手)三、感悟诗歌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写了黄河的英雄气魄?(生读,师巡视指导)生:我认为描写黄河的英雄气魄的诗句是: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师:你认为这句诗应该怎样读呢?(生读) 师:你能给大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生:因为诗人站

4、在高山之巅看黄河,这“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是“望”统领的内容,所以“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字读的时候应该把声音拉长一点。师: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同学?(生举手)生: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师:读这句诗的时候,应该抓住哪个关键词来读?谁来试试?生:“掀”字应重读。因为“掀”字不仅写出了黄河奔流的动态:掀起万丈狂澜,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惊人,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黄河奔流的高低起伏。(生齐读)(师引导学生朗读)(生举手要求补充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生: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师:谁来为大家读一读这句诗?指名读。师:同学们,你们听出这位同学刚才读这句诗的时候,重

5、读了哪个词?生:劈!(师指导朗读、齐读)师小结:我们学习诗歌不仅要理解它的内容,而且要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描写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注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师生齐读)师:接下来请大家再快速阅读,找出诗人直接赞颂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生读)生:三个“啊!黄河!”的内容。师:哪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第一个“啊!黄河!”的内容?(指名读,生读得舒缓、深沉)师:你为什么这样读呢?生:因为诗人从历史贡献这一角度来赞美黄河,既然是摇篮,那么读的时候就应该读出舒缓与深沉之情。师:好一个舒缓深沉之情!师:第二个“啊!黄河!”呢?谁来试一试?(生读。不等老师问个为什么,他就直接说了:诗人从

6、黄河的地理优势出发把黄河比作巨人,巨人高大威猛,读的时候,应把巨人的伟大坚强读出来)师:你还能为同学们再表演一次吗?(生读,读得有声有色,还真有点韵味。生鼓掌鼓励)(第三个“啊!黄河!”还没等老师说完,就已经有许多小手高高举起来了。其中一个学生以饱满激动的感情读完了第三个直接赞颂黄河的内容。他的理由是诗人从黄河的流域宽广:“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来写,这是诗人抒发感情的高潮,所以他认为读的时候,感情越读越激昂。)师:下面我们分组分角色试着朗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诗人的感情由舒缓到激昂的变化。小组合作,探究朗读(三个“啊!黄河!”的内容)全班齐读(配乐朗读,激发学生情感,增强气氛

7、)师生分角色朗读全文。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黄河颂,我们对歌词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我们对黄河的关注才刚刚开始。我希望大家收集资料、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有机会亲自到黄河去看一看,真正的走进黄河,了解黄河。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到,在我们炎黄子孙的心目中,黄河就是我们伟大祖国。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才能使祖国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板书设计黄河颂序曲黄河伟大坚强主体望颂中华民族的精神 尾声学习精神作业或预习下面请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活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进行研究,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必要时可请老师帮助指导。、为什么说黄河“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你能否具体地说出黄河是从哪

8、儿发源,流到哪里的?黄河有多长,流经哪几个省区?、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习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自我评价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熏陶,有所启迪。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体现了师生角色转变,师生互动的新理念。但我还是感到遗憾:不能放心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孩子们自由活动的乐园,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另外,小组活动不够充分,团体合作意识不强,这些都有待改进。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以诵读有关黄河诗句为序曲,激发学生学习

9、兴趣,导入学习主题;抓住主题的关键字眼,意在唤起学生对黄河的求知欲,为下文的学习打下铺垫。朗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向作者,与作者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朗读中,一面是课文的丰富内涵对学生熏陶、感染,一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做出多元反应。因而,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根据课文内容,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诗歌。下课铃响了,并不意味学习的结束,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学习空间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打通了学科的界限,实现综合性学习。 评议一单位: 南坝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