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名师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80143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名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名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名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名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名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名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名师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西晋的建立。二、学情分析本课讲述的是一个短命王朝,这个王朝学生知道的不多,且本课内容较杂乱,不利于学生理解。但是学生有归纳整理力,因此,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史论结合进行授课,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本课知识,进而掌握本课重难点。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讲解、问题式教学、示意图展示、情景法教学、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基础知识,并记录疑惑点

2、,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目标2:阅读教材,分析出西晋社会存在的问题,表现,培养学生阅读史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目标3:阅读教材,归纳西晋初年采取的巩固王朝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弊端;归纳出“八王之乱”的影响。(重点)目标4:阅读教材,观察教材插图少数民族内迁分布图,说出少数民族内迁时间、内迁民族、内迁路线、活动区域内迁后的生活状况及结果。小组合作探究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认识到民族团结才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反之,国家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重点)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三国建立的时间?学生回答。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3、(1)目录(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2)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3)合作探究 西晋的建立出示任务:任务二:【小组探究】问题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的司马家族的资料,进行介绍;问题2.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请同学讲讲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问题3.阅读教材及材料研读,概括西晋

4、统治阶层腐化的原因及表现?设计意图:把探究问题全部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本子目需要掌握的问题,接下来逐个探究。教师:本节课要学习的是西晋,西晋是曹魏之后出现的王朝,它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我们先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教师出示问题: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三国建立的时间?学生回答。教师: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的发展状况如何?观看三国后期各国实力表,结合教材说说哪国实力最强?最终结果是什么?教师出示:学生: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教师:蜀国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诸葛亮辅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以至于263年,被魏国灭。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作为俘虏被迁往洛阳居。关于刘禅有

5、一个成语,乐不思蜀。同学们听过吗。这个成语的来历是这样的:有一天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嘱咐演奏蜀中乐曲,并以歌舞助兴时,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只有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司马昭见到,便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 从中也可看出刘禅甘心作为俘虏,不想光复蜀国。可见此人也是一个昏庸的人。教师:魏国曹丕死后,大权逐渐被司马家族掌握,司马家族都有哪些厉害人物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讲解下。(让两三个学生发言后,教师出示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简介)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

6、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司马师(208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懿的长子,司马昭的兄长。与司马懿共同谋划诛杀曹爽。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曾用计击灭吴国诸葛恪的大军。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晋朝开国君主,265290年在位。司马炎是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祖父。

7、他是西晋的建立者。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西晋就此建立。西晋建立后,280年灭掉吴国,至此三国鼎力的局面结束,西晋完成了国家统一。西晋建立后,国家的发展是否是蒸蒸日上,国富民强呢?问题2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请同学讲讲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学生讲述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了解西晋社会。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阅读教材及材料研读,概括西晋统治阶层腐化的原因及表现?原因:统治阶层很多都是大地主、大贵族出身。西晋王朝又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表现:很多大贵族、大地主缺乏雄才大略,处处维

8、护自己家族的权势,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过渡:关于怎么治理国家,晋国统治者是怎样做的呢?这个“病”能治好吗? 八王之乱出示任务:任务三:【小组探究】问题1.阅读课本“八王之乱”正文第1段,思考西晋初年采取了什么措施巩固王朝?这些措施有什么弊端?问题2.阅读课本“八王之乱”正文部分第4、5段,归纳出八王之乱的影响。学生回答: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教师:很对,那么思考下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 学生:西周、东周、汉朝。教师:除了分封诸侯,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守卫州郡重镇,这样会导致什么严重问题呢?最终会使这些诸侯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逐渐增大,对中央造成威

9、胁。在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领导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强调: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八王”仅指主要参与者。这场战乱给西晋带来什么影响呢?【小组探究】阅读课本“八王之乱”正文部分第4、5段,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出八王之乱的影响。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物价飞涨,人民饱受痛苦。战乱历时十几年之久,耗竭了西晋国力。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南迁,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过渡:西晋王朝内部矛盾重重,爆发了“八王之乱”,那西晋王朝外部局势怎么样的,我们来学习下一子目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北

10、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出示任务:任务四:【小组探究】问题1.阅读课本和观看下列图片,说一说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前的生活地点及状况。问题2.阅读教材,回答内迁的时间、少数民族有哪些?内迁后的生活状况和结果是什么?问题3.结合所学,分析归纳为什么西晋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和观看下列图片,说一说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前的生活地点及状况。学生:生活地点:我国北方草原生活状况:水草丰茂的草原上放养着马、牛、羊等牲畜,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写照。教师:同学们想过没有,北方少数民族为什么会内迁呢?教师:向学生讲解。(1)战乱对少数民族的杀伤力没有那

11、么大。各个少数民族已经逐渐迁入中原地带。像南匈奴在归附汉朝之后就大量内迁,史料记载“匈奴五千余落入居朔方诸郡,与汉人杂处”。(2)中原人口减少和西晋时期中原人口的南迁,给游牧民族大规模进入中原提供了条件。(3)三国时期各政权为了壮大自身军事实力,也吸收了一部分游牧民族,这也为其进入中原地区提供了条件。教师:北方少数民族是怎样迁入内地的呢?教师出示问题:【小组探究】阅读教材,回答内迁的时间、少数民族有哪些?(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后回答)教师总结:内迁时间:东汉、魏、晋时期内迁民族:内迁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内迁路线及活动区域:蒙古草原上的匈奴由北向南迁徙,迁到山西一带

12、。鲜卑族一部分迁到辽宁,一部分迁到陕西和河套地区。蒙古草原上的羯由北向南迁徙,迁到山西一带。生活中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到陕西关中。蒙古草原上的匈奴由北向南迁徙,迁到山西一带。内迁后生活状况:五族内迁后,西晋向他们收取重税,征收徭役、兵役,掠卖人口。由于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压迫,由此民族矛盾激化。结果:公元316年, 刘曜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教师:让学生回答西晋建立的时间及灭亡的时间。问题3:结合所学,分析归纳为什么西晋是一个短命的王朝?教师引导学生从西晋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思考。(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讨)教师总结:西晋的统治集团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的皇帝智

13、力低下。八王之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矛盾加剧,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教师:316年,西晋被匈奴灭亡后,公元317年皇族司马睿在长江中下游重建晋朝,都建康,史称东晋。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北方西晋灭亡后,是一个什么局势呢?阅读教材,回答:西晋灭亡后,北方的政治局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北方内迁民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公元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

14、他们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不定期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使得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教师:中原人民与内迁民族之间不是只有民族矛盾,他们的内迁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在经济、文化方面相互影响。阅读教材81页,相关史事,了解下民族融合的表现?教师:讲到这里,本节课讲完了。下面给大家出一道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你能将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准确地对号入座吗?教师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边说出边给出答案。设计意图: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朝代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4)知识结构任务五:【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

15、结构图。(5)课堂小结本节课一方面讲述了西晋从建国到灭亡的过程。另一方面讲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及西晋灭亡后,内迁民族在北方建立的政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民族团结才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反之,国家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6)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随堂训练当堂达标,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学后反思我学到的知识我学到的方法我还要努力的五、课后作业请将课后作业栏目提升训练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发送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六、拓展提升推荐学生查看学生端拓展提升栏目资源或将教师端教学素材和拓展提升资源推荐给学生,以拓展学生知识。教学素材微课:从西晋到十六国拓展提升历史点播:西晋的统一历史点播:北方十六国史料补充: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特点及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