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配置课后服务课程服务“双减”落实.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79817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配置课后服务课程服务“双减”落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合理配置课后服务课程服务“双减”落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合理配置课后服务课程服务“双减”落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合理配置课后服务课程服务“双减”落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合理配置课后服务课程服务“双减”落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理配置课后服务课程服务“双减”落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配置课后服务课程服务“双减”落实.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理配置课后服务课程服务“双减”落实01“点面结合”课程时间分阶段今年秋季开学,全国中小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5+2”模 式,即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至少开 展2小时”不一定是每位学生的刚性需求。在今年7月教育部推广的案例中,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榜上有名, “城区大规模学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实行错时制,将放学时间改为4 个时段。”课后服务时段可根据多数家长下班时间“点面结合”分为 两个时段。第一时段服务“面”,即所有有需求的学生;第二时段服 务“点”,即部分有额外时间需求学生。学校分两个时段弹性放学, 一来做到了“与家长下班时间相衔接”“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 应提

2、供延时托管服务”,二来减轻了长久以来家长集中接学生导致的 校园周边交通压力。02“动静结合”课程内容分种类“双减”出台后,各地各校都在努力探索建立如“1+X” “基础+ 特色”等多元化课后服务课程。可见,做好课程设置才能为课后服务 立柱架梁。我们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应该是课后服务基本职责, “辅导作业”(静)是此阶段课程主要内容。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 庭作业,或者今天作业量少、已完成又怎么办?这里的“作业”应该 不仅仅是显性作业,还包括隐性,如文段的背诵、公式的记忆、课后 复习及课前预习。学校如能利用此时段在学生知识点的理解上下功夫,

3、将更容易夯实学生学习的基础,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第二阶段:“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 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在这些选项里,能够普遍实现的是体育(动) 和阅读(静)。在班级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集体 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不仅让学生“动”起来,掌握 1至2项运动技能,更是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阅读让学生“静” 下来,不仅让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中的“名著阅读”变得可行可为, 更能增长知识见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政教、教 务、团(队)部门可每周或每月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 读心得,增强综合素质。第三阶段:此阶段仅服务“点”上学生,

4、以“看护”为主。可将 学生集中在学术厅、体育馆等空间较大的地方统一看护,由学生自主 决定活动内容,可以自主阅读(静),也可进行简单体育运动(动), 营造个人成长空间,锻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日照市案例,“将午饭后至下午上课前这一 段时间,列入课后服务时段”,解决了中午时间家长接孩子难问题。中午时间段也纳入学校课后服务统筹安排看护范畴,值得去关注、去 思考。“动静结合”的课程设置,使课后服务不止步于“衔接家长接娃 时间”目的,更唤醒学生阅读能力(读物),锻炼强健体魄(体质),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世界和阅读世界的意义(手机),最关键的是作业 按时保质完成使得学生的休息权、健康权得到尊

5、重和保障(睡眠), “五项管理”的意义在课后服务平台得以彰显。03 “内外结合”服务人员分类型“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 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可见,不是所有的服务都需要校内 老师提供,可“内外结合”拓宽师资渠道。“作业辅导”阶段,理应由校内学科教师提供服务,而“体育锻 炼”和“阅读”阶段,则可以适当向校外延伸,邀请体育专业人士、 青少年活动中心辅导员等到校提供专业指导,也可尝试引入第三方社 会机构等教育资源,共同开展服务。看护阶段,则可由学校行政人员、 安保人员,配以学生干部、社区志愿者来提供。从长远来看,“内外结合”的方式直接减轻校内教师的压力和工 作

6、量,也有利于完善课后服务的设计,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课后服务质 量的高需求。切实做好课后服务保障01重激励保障师资如何调动教师主动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保障课后服务可持续 发展?学校可予以参与教师“三大激励”:一是时间激励,学校可实行 “弹性上下班制”,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可以弹性坐班,让老师也可协 调好工作与生活,不必再为延时服务而满面忧愁;二是物质激励,按 照相关规定,予以一定劳务补贴,让教师劳有所得;三是评职晋级激 励,“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 资分配的重要参考”。学校应成立课后服务专门管理团队,要设置专项管理员,除主要 负责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运转、后勤保障和安全保卫工作外,应着重 对课后服务质量进行过程性监督。02建机制保障经费一是规范经费筹措,根据学校所在地域差异,可采取积极争取政 府财政兜底、全额买单的方式,或探索建立争取政府支持,学校、家 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的机制等。二是规范经费使用,按照“科学统筹、兼顾差异、优绩优酬”的 原则,落实人员合理取酬,经费还应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推进课后服 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三是规范经费管理,学校应根据实际支出列支,专账核算、专款 专用,同时主动向社会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