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79229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工程。1.1.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单位 兴仁县巴铃镇镇人民政府。1.1.4项目建设地点巴铃镇西街社区。1.1.5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拟建便民服务中心办公楼一幢,总建筑面积145平方米。1.1.6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1.1.7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0万元,预备费5万元。1.1.8资金来源由巴铃镇政府全额投资。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巴铃镇位于东经10519301052730,北纬252830253315。

2、地处兴仁县城东北部,东与回龙镇和贞丰县比邻,南与安龙县和屯脚镇接壤,西南与李关乡、东湖办事处、民建乡相连,北靠大山乡。人民政府驻巴铃镇西街社区,电话区号0859,邮政编码562306,距省会贵阳260千米,距州府兴义86千米,距县城兴仁18千米。2011年巴铃镇被纳入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之一。便民服务中心工作职责:1、 负责制定便民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2、负责对便民服务队伍的监督、管理与考核; 3、负责对进驻便民服务中心服务项目的确定、调整,对各类事项受理、办理和代理情况进行协调、督查和催办; 4、为投资者从事各类经济活动提供相关的咨询、代理服务,协助有关单位做

3、好项目的规划、论证、定点、实施等;5、直接代理代办群众交办的有关事项,为群众提供无偿服务;6、受理有关影响经济发展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投诉,督促有关单位进行查处。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1.3.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89年12月26日主席令第21号);(2)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3)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4)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2009年)(5)国家民政部等十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民发200985号)(6)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1.3.2研究范围(1)论述项

4、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分析与落实项目建设条件;(3)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实施方案;(4)估算项目投资和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5)分析评价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效益等。1.4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1.4.1结论(1)本项目抓住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机遇,提高办公环境,项目建成后对于解决便民服务中心活动场地不足、设施不全的问题,发挥巨大的作用;(2)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选址合理,交通便利,给排水、供电、通讯等配套条件可靠,建设方案符合巴铃镇规划要求,布局合理,资金来源有保障,社会效益显著。因此,本项目建设已具备启动条件,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巴铃

5、镇作为全镇100个小城镇建设之一,社会经济、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如何改进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巴铃镇政府关注的焦点,为此相关领导做了很多工作。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成份、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就业形式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变为城镇社区居民;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以及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社区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给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有利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政府的施政宗旨;有利于扩大就业、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6、、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不断满足居民群众要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在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城镇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并且对社区的社会稳定、为民服务和管理、初级职业技能培训、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同时随着政府转换职能和企、事业单位的改制,政府转换出的服务职能和企业剥离出的社会职能,大部分由便民服务中心来承担。在此背景下,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

7、快,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便民服务中心已成为各类社会群体的聚集点,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各项方针政策的落脚点,居民群众对便民服务中心提出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面对城镇流动人口、退休职工、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人员,便民服务中心的压力不断加大,加快完善便民服务中心体系已成为满足服务需求的紧迫任务。(2)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巴铃镇社会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一个街道社区内几百户人几千人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需要提供方便服务

8、的问题;托儿所用房、老年人、待业青年活动场所问题;居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问题。这些问题都集中反映和出现在社区内,表现在一家一户,光靠政府解决不行,更主要的是靠科生活在社区的领导对居民群众平时的疏导、调解,把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3)是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组织建设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巴铃镇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经济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族居民对卫生、教育、治安、就业、文体等服务工作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快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是满足社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三章 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3.1需求分析阿瓦提县

9、阿瓦提镇文明社区位于阿瓦提县中心,总面积0.85平方公里,总户数1563户,总人口4885人。辖区单位31家。社区工作人员17人,其中在编干部12人,聘用大学生3人,治安员2人。十户长28人、民兵10人。社区办公用房17间(234平方米),其中5间为会议室(90平方米)现已成危房,目前用于办公的只有12间(144平方米)。辖区内有清真寺一处,宗教人士1人,寺管会成员5人。目前,该社区没有独立的居民活动场所,文化活动设备少、陈旧,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文化传播的需求。近几年来,我镇按照建设社区文化阵地总体目标要求加大了对所辖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投资扶持力度,但由于阿瓦提财政困难,仍未从根本上解决个别

10、社区,尤其是文明社区活动场所不足、设施不全的问题。因此,新建文明社区阵地十分必要,并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集维护稳定,初级职业技能培训,科技,文化,为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阵地,以适应现代先进文化不断发展和前进的需要。3.2建设规模本项目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框架结构楼房,建设内容为社区组织办公用房及居民群众活动场所建设,包括结合新疆维稳工作对辖区居民分批开展的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民族团结等内容方面的培训大厅(能容纳200人以上),集社会保障、党员服务、计划生育、为民全程代办等为内容的便民服务窗口,集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统战宗教、社区警务等为内容的综治中心,活动健身室,图书阅览室,

11、司法和人民调解室等,总面积3050平方米。第四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4.1 项目选址4.1.1地点与地理位置项目选址于现阿瓦提镇文明社区。4.1.2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项目用地土地权属为国有土地。土地使用权人为阿瓦提镇政府 ,使用权类型为划拨。本次项目用地范围内土地权属清晰,无争议。41.3部门意见根据阿瓦提县建设规划及国土部门对项目建设的意见,项目建设符合阿瓦提县城镇总体规划,项目用地符合阿瓦提县土地利用规划。4.2 主要建设条件4.2.1 地理位置 阿瓦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南麓,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下游冲积平原上。地处北纬39314050

12、,东经79458105之间。东、北与阿克苏市相连,西与柯坪县为邻,西南与巴楚县交界,南部伸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和田地区洛浦、墨玉两县接壤。东西宽100公里,南北长150公里,全县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县城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064公里,距行署所在地阿克苏市公路里程67公里。4.2.2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阿瓦提县在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下游冲积平原上,海拔1 0201 064米,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绿洲平原,南部为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部分),南北两部交汇于叶尔羌河河床,是县境内最低地带。绿洲与沙漠之间是原始胡杨林、灌丛、野草荒地,其中绿洲面

13、积1 89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4.26%;荒漠、半荒漠和森林、草原面积2 780.27平方公里,占20.96%;沙漠面积8 586.53平方公里,占64.75。(2) 气候条件 阿瓦提县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0.4,1月平均气温8.3,7月平均气温24.2,10积温3 987.7,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5以上。年降水量46.7毫米,年蒸发量1 187.5毫米。年平均浮尘日51.6天,年平均大风日11.5天。年日照2 570.3小时,无霜期211天,冬季最大冻土深度80厘米。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春季气温回升快,不稳定,天气多变,气候干燥,多风

14、沙、浮尘天气;夏季炎热,降水集中,多阵性天气;秋季凉爽,晴朗少风,气候稳定;冬季寒冷少雪,晴稳少风。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37145千卡平方厘米,比同纬度的华北地区多15千卡平方厘米,比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多3050千卡/平方厘米,也高于阿克苏市,仅次于青藏高原。全年光合有效辐射值为68.672.5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2 5702 778小时,最高年份可达3 000小时以上。日照率年均58%62%。(3)水文阿瓦提县是塔里木河的发源地,境内河流有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及阿克苏地区最大的淡水湖-艾西曼湖。水资源丰富,年均引水量13.9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水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

15、.013倍。且地下水位高,储量巨大,绿洲区平原地下渗入补给量为3.23亿立方米,地下排泄量约为1.16亿立方米,天然补给量为2.04亿立方米,地下储水量在7.03亿立方米左右,综合补给模数为106.93立方米/亩,埋藏深度基本在3米以内,易于开采。(4)工程地质本项目所在区块地势基本平坦,交通便利。参考周边地块地质勘察资料,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分布较稳定。项目设计前业主须委托进行地质勘察,并以本项目实际选址区域的地质勘察报告为依据。(5)地震根据地震资料,本地区没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记录。根据200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年颁发的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为0.40s。4.2.3社会经济条件阿瓦提县辖3镇(1个城关镇、2个建制镇)、5乡、3个国营农场、1个良种场、1个林场、1个牧场,共有118个村委,477个村民小组。2009年,阿瓦提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96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