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亡曹人定读《三国演义》.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791773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亡曹人定读《三国演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兴亡曹人定读《三国演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兴亡曹人定读《三国演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兴亡曹人定读《三国演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兴亡曹人定读《三国演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亡曹人定读《三国演义》.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亡曹人定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临泉县李大小学 崔世清古人云: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明主亲贤臣远小人,国家繁荣昌盛,因而名留青史;昏君亲小人远贤臣,最后祸国殃民,因而遗臭万年。题记呼风唤雨,驰骋古今,那是大角色;微入土灰,卷如烟尘,那是小角色;流芳百世,恩泽后人,那是美角;永世唾弃,那是丑角。众所周知,色厉胆薄,好谋无断的袁绍,可以说是“乱世枭雄”,官渡一战,他元气大伤,失败于此,想胜利并非兵多将广就够了,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袁绍自以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刚愎自用,一心攻城,导致补给线越来越长,粮草供应效率低,谋士反水后,曹操知道袁绍的粮仓要害意欲烧其粮草,断其根基,让袁绍不攻

2、自破,许攸好言相劝,沮授费尽口舌,却都没有好下场。正是忠言逆耳反见仇,独夫袁绍少机谋啊。最后袁绍失败了,败得一塌糊涂,沮授了解袁绍的性格,输了就从不知卷土重来,只会一而再,再而三找囚犯、下人出气,果然不出所料,沮授死得不明不白。袁绍一介武夫,典型的一个西北军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良莠不分,冷落贤臣,重用小人,为人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而曹操技高一筹,顾全大局,而且洞悉人性,洞察人心,袁绍咎由自取,不自量力,悲哉!悲哉!正是:本初豪气盖中华,官渡相持枉叹春。若是许攸谋见用,山河争得属曹家?我时常默默地注视着学生写作文的情景,认真的学生总是一笔一画写得端端正正,马虎的学生却会乱涂乱画写得潦

3、潦草草。这时,我就会拿一个字迹美观的学生的本子给那个写字马虎的学生看,然后,就会告诉他不要马虎,要多练习写字,把字写端正。可是,在第二次写作文时,我发现他仍然没有任何的变化。那时,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说教的苍白无力。当然,我并没有灰心。在他的作文评语中,我这样写到:“你的字迹清楚了许多,如果能再端正些,可能会更好。”我知道我在自欺欺人。可我万万没有想到,此后,他的字果真端正了。慢慢的,他对写字、写作也越来越重视了,并且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效应问题。其实,语文教学也要讲究一些唯“心”主义。俗话说,心诚则灵。记得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

4、去。我想,其中的那一颗心不仅是他对教育的极大热忱,更是他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和期待;他也正是用那颗心赢得了人们的景仰。当然,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也没有理由只顾教书,不顾育人,也更不该只顾知识的传授,不顾心理的疏导。当学生的各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时,我也曾声色俱厉的批评指责,可这对学生的成长又有何益呢?强硬的批评教育只能招致强烈的反感和叛逆。当代著名作家余华说过,越是禁止的事情,越是让人跃跃欲试。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表现,我仅仅依靠“堵”与“罚”的手段,很难让学生接受。如果不细细分析探究学生的心理、想法,恐怕我会感到徒劳无功、束手无策。 不妨换一种角度来思考,只要多给学生一点理解和沟通,他们就可

5、能会给我一些欣慰和惊喜。我试图把每一位学生想象成一座冰山,只不过有的冰山露出了海面,有的冰山还隐藏在海底。作为一名教师,更多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发现、挖掘隐藏在自己身上的潜能。潜能的挖掘,需要老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想到这里,我自然而然的想到那些课堂上趴在桌上睡觉的学生,他们的浑浑噩噩不正是他们内心中缺少学习热情的有力证明吗?可能他们并不想这样,可能他们的身上蕴藏着潜能,只是一时的消极情绪左右着他们的行为。如果多提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多获得一些心理的满足,可能他们将不再会蹉跎岁月虚掷光阴了。最近常常看到关于语文教学中“

6、平等对话”的说法,我想平等对话更加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以及教师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当然,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就应给学生应有的信任和鼓励。每次作文课时,我时常听到学生因为写不出文章而抱怨,可是,我却意外的发现那些说自己写作水平差、写不出的学生,往往被“逼”而做的文章并不差,只是他们自己认为差罢了。可他们为什么形成这种错误的自我认识呢?清楚的记得一位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到:“我不是缺少学习的能力,而是缺少学习的动力;我不是缺少学习的动力,而是缺少学习的毅力。”老师又能给学生提供多少学习的动力和毅力呢?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多少汗水心血,只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赞扬的话而已。可能就是因为我那一句评语使那位学生拥有了写字和写作的动力,并且有了进步。善意的谎话中包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可能就是这种信任促使着学生不断的努力进取。我也在不经意中在学生的心间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我相信这粒种子会生长出更多的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