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综合测试二.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78941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综合测试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华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综合测试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华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综合测试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华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综合测试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华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综合测试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综合测试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综合测试二.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综合测试二 语文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赝品/砚台 颓圮/纪年 开花结果/归根结底B喑哑/服膺 皴裂/竣工 供不应求/呈堂口供C咯血/咳嗽 肥膘/飞镖息事宁人/宁缺毋滥D攻讦/劫难 胡诌/皱纹 悄然落泪/悄无声息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白云湖是目前广州最大的人工湖,位于白云区黄金围、环滘村的北侧,三面环山。景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游人熙熙攘攘,兴致勃勃。停车场里停满了来自各地的车辆,湖面上更是车水马龙,游船如织。景区环湖绿道长约 15公里,沿途姹紫嫣红。一路上,记者不时

2、见到游人一大家子结伴而行,年轻朋友则三五成群,欢声笑语,漫步前行。A湖光山色 B车水马龙 C姹紫嫣红 D三五成群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只靠强压,而不深入群众倾听民意,不给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领导干部,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必须彻底改变。B这家羽毛球馆设施齐全,可以为羽毛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拍、羽毛球、球鞋、球衣等羽毛球器材。C从明年开始,多地政府拟启动“以房养老”的试点工作,老人们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银行,以定期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D美国近年来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4.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

3、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是多么衷心地期望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的融合,期盼历史与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_,_,_。_,_,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火交相辉映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4、成59题。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柳宗元先君讳镇,字某。天宝末,经术高第。遇乱,奉德清君1夫人载家书隐王屋山。间行以求食,深处以修业。合群从弟子侄讲春秋左氏易王氏,孜孜无倦,以忘其忧。德清君喜曰:兹谓遁世无闷矣。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先君独乘驴无僮御以出,求仁者冀以给食。尝经山涧,水卒至,流抵大壑,得以无苦。被濡涂以行无愠容,观者哀悼而致礼加焉。既而以为天子平大难。发大号,且致太平。人罹兵戎,农去耒耜,宜以时兴太学,劝耦耕,作三老五更议,斋沐以献。道不果用。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尚父汾阳王居朔方,备礼延望,授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为节度推官,专掌书奏,进大理评事。以为刑法者军旅之桢干,斥候者边鄙之视

5、听,不可以不具。作晋文公三罪议守边论,议事确直,世不能容。表为晋州录事参军。晋之守,故将也,少文而悍,酣嗜杀戮,吏莫敢与之争,先君独抗以理。无辜将死,常以身捍笞箠,拒不受命。守大怒,投几折箦2,而无以夺焉。终秉直以免于耻,调长安主簿。居德清君之丧,哀有过而礼不逾,为士者咸服。服既除,吏部命为太常博士。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后数年,登朝为殿中侍御史,会宰相与宪府比周,诬陷正士,以校私仇。有击登闻鼓以闻于上,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至则平反之。为相者不敢恃威以济欲,为长者不敢怀私以请间,群冤获宥,邪党侧目,封章密献,归命天子,遂莫敢言。

6、逾年,卒中以他事,贬夔州司马。居三年,丑类就殛,拜侍御史。制书曰:“守正为心,疾恶不惧。”贞元九年,宗元得进士第。上问有司曰:“得无以朝士子冒进者乎?”有司以闻,上曰:“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是岁五月十七日卒,享年五十五。(选自柳宗元文集,有删改)【注释】1德清君:柳镇父亲。2箦:竹席。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间行以求食 间:从小道B.人罹兵戎 罹:遭受C.而无以夺焉 夺:夺取D.群冤获宥 宥:赦免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诬陷正士,以校私仇 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B.少文而悍 哀有过而礼不逾C.居德清君之丧

7、至则平反之D.表为晋州录事参军 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B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C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D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柳镇因战乱带领家人逃难期间,有一次独自骑驴外出

8、,希望讨得一些食物,路经山涧时遇到洪水,全身又脏又湿,但他并不因此而恼怒。B. 尚父汾阳王很欣赏柳镇的才能,授予他左金吾卫仓曹参军的职务,后来又升任他为大理评事,但他议论事情确切直接,世人不能容纳他的意见。C. 柳镇在为父亲德清君守丧期间,哀痛异常行为却不失礼节,为人所佩服,鉴于此,吏部命他脱下丧服去担任太常博士的职位。D.柳镇进入朝廷担任殿中侍御史期间,公正执法,平反冤假错案,最终因他事遭人中伤,被贬官为夔州司马。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4分)上问有司曰:“得无以朝士子冒进者乎?”(3分)(2)从哪些地

9、方可以看出柳镇是一个很重视教育的人?(3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注】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侉(ku)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1)诗歌最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王勃滕王阁序)而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10、。(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但见悲鸟号古木, 。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小题。论续书的不可能俞平伯红楼梦是部没有完成的书,所以历来人都喜欢续它,从八十回续下的,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两种:(1)高鹗、程伟元续的四十回,即通行本之后四十回。(2)作者姓名,及回目均无考,从后人的笔记上,知道曾有这么一本的存在。至于从高本百二十回续下的,如红楼圆梦、绮楼重梦却一时也列举不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从高鹗以下,百余年来,续红楼梦的人如此之多,但都是失败的。这必有一个缘故,不是偶合的事情。自然,

11、续书人的才情有限,不自量力,妄去狗尾续貂,是件普遍而真确的事实,但除此以外,却还有根本的困难存在,不得全归于“续书人才短”这个假定。我以为凡书都不能续,不但红楼梦不能续;凡续书的人都失败,不但高鹗诸人失败而已。我深信有这一层根本的阻碍,所以我的野心,仅仅以考证、批评、校勘红楼梦而止,虽明知八十回是未完的书,高氏所续有些是错了的,但决不希望取高鹗而代之,因为我如有“与君代兴”的野心,就不免自蹈前人的覆辙。我宁可刊行一部红楼辨梦,决不敢草一页的续红楼梦。凡好的文章,都有个性流露,越是好的,所表现的个性越是活泼泼地。因为如此,所以文章本难续,好的文章更难续。为什么难续呢?作者有他的个性,续书人也有他

12、的个性,万万不能融洽的。不能融洽的思想、情感,和文学的手段,却要勉强去合做一部书,当然是个四不像。故就作者论,不但反对任何人来续他的著作;即是他自己,如环境心境改变了,也不能勉强写完未了的文章。这是从事文艺者的应具有的诚实。至就续者论,他最好的办法,是抛弃这个妄想;若是不能如此,便将陷于不可解决的困难。文章贵有个性,续他人的文章,却最忌的是有个性。因为表现了你的个性,便不能算是续作;如一定要续作,当然须要尊重作者的个性,时时去代他立言。但果然如此,阻抑自己的才性所长,而俯仰随人,不特行文时如囚犯一样未免太苦,且即使勉强成文,也只是尸居余气罢了。我们看高鹗续的后四十回,面目虽似,神情全非,真是可

13、怜无补费精神的事情!而且续红楼梦,比续别的书,又有特殊的困难,这更容易失败了。第一,红楼梦是文学书,不是学术的论文,不能仅以面目符合为满足。第二,红楼梦是写实的作品,如续书人没有相似的环境、性情,虽极聪明,极审慎也不能胜任。文学不是专去叙述事实,所以虽知道了事实,也仍然不中用的。必得充分了解书中人的性格、环境,然后方才可以下笔。但谁能有这种了解呢?自然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作者而已。再严格说,作者也只在一个时候,做书的时候。我们生在百年之后,想做这件事,简直是个傻子。高鹗亦是汉军旗人,距雪芹极近,续书之时,尚且闹得人仰马翻,几乎不能下台。我们哪里还有续红楼梦的可能?如果有这个精神大可以自己去创作一

14、部价值相等的书,岂不痛快些。高鹗他们因为见不到此,所以摔了一跤。我并不责备高鹗的没有才情,我只怪他为什么要做这样傻的事情。我们看高氏续书,差不多大半和原意相符,相差只在微细的地方。但是仅仅相符,我们并不能满意。我们所需要的,是活泼泼人格的表现。在这一点上,兰墅(高鹗字兰墅)可以说是完全失败。高鹗的失败,大概是如此,以外都是些小小的错误。我所以每作严切的指斥,并不是不原谅他,是因为一百二十回本通行太久了,不如此,不能打破这因袭的笼统空气,所攻击的目标,却不在高氏个人。这篇短文的目的:一则说明我宁写定这一书(红楼梦辨)而不愿续红楼梦的原因;二则为高鹗诸人,作一个总辩解,声明这并非他们个人的过失;三则作“此路不通”的警告,免将来人枉费心力。12-13题为选择题,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