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的基本理论讲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788902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值链的基本理论讲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价值链的基本理论讲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价值链的基本理论讲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价值链的基本理论讲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价值链的基本理论讲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价值链的基本理论讲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链的基本理论讲述(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价值链理论及其在电信业中的应用二 价值链的差不多理论1、1价值链理论进展综述价值链(Value Chain)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于1985年提出的理论。波特是在研究跨国企业的战略治理中引入价值链分析工具的。他针对当时战略治理理论缺乏对企业内部环境的考虑,因而无法合理地解释下列问题:什么缘故在无吸引力的产业中仍能有盈利水平专门高的企业存在,而在吸引力专门高的产业中却又存在经营状况专门差的企业?受潜在高利润的诱惑,企业进入与自身竞争优势毫不相关的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最终这些企业缘何大多以失败告终?等等。波特从企业内部环境动身,提出了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战略分析,试

2、图弥补原有理论的不足。波特当时将价值链描述成一个企业用以“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及维护其产品”的内部过程或作业(activity)。同时他将企业的价值作业分为两类:基础作业和辅助作业。前者包括进货后勤、生产经营、出货后勤、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后者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治理、企业基础设施。约翰沙恩克(John shank)和菲哥芬达(V.Gowindarajan)描述的价值链则范围大的多,他们认为“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包括从最初的供应商手里得到原材料直到将最终产品送到用户手中的全过程。” Shank and Govindarajah不但扩大了价值链的范围,同时他们还将会计信息置于价值链分析

3、中,计算出价值链的每一个时期的酬劳率(ROA)与利润,从而确定竞争优势之所在。Shank and Govindarajah也将此种意义上的价值链分析称之为战略性成本治理。价值链的分析方法与会计信息的结合,使得企业战略性成本治理成为现实。随着信息技术的进展,Jefferey F.Rayport和John J.Sviokla于1995年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观点。他们认为任何一个企业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进行竞争的,一个是有形资源世界,称为“市场场所”(market place);另一个则是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称为“市场空间”(market space)。它们通过不同的价值链开展价值制造活动。前者通

4、过有形价值链”,即采购、生产与销售,后者通过“虚拟价值链”,即信息的收集、组织、刷选与分配。两条价值链的增值过程并不相同,有形价值链是由一系列线性作业构成的,而虚拟价值链则是非线性的,有潜在的输入输出点。企业可与依照自己的组织、结构、战略观点对这两个过程进行治理,提出新的观点和技术上的挑战。进一步地,Mercer顾问公司的闻名顾问Adrian Slywotzky在利润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网的概念。他指出由于顾客的需求增加、国际互联网的冲击、以及市场高度竞争,企业应改变事业设计,将传统的供应链变为价值网。价值网是由成员企业和合作伙伴构成的,它把相互独立的客户联系起来,企业本身不是网络,而是提供

5、网络服务。价值网促进了所有成员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联系,这种电子方式的联系可使得各成员按日程表合作,共享资源,结合彼此的优势一起开发和完成业务。对价值链理论的研究为价值链理论的应用提供了专门好的基础,价值链理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链用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通过价值链优化,为决策者提供依据,让决策者看到企业价值作业间的联系对决策目标的阻碍。2)价值链用于战略成本治理。通过判定各种价值作业的成本动因及相互作用,操纵成本动因重构价值链,企业能够更好制定成本降低战略。3)价值链应用业务流程重组。4)价值链用于确定企业利润增长区。5)价值链用于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确立竞争

6、优势。核心能力是建立在价值链的各环节上,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各种要素作用力的集合。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评估以成为企业查找新的竞争策略的一大途径。1、2价值链的内涵和分析方法1、2、1价值链的内涵在价值链分析中,价值那个概念是从用户角度定义的,即用户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认同并情愿的接收的价值,假如用户情愿支付的价值超过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所需的成本,那么企业就有盈余或盈利。企业制造的价值产生于其自身的一系列作业之中,如采购、生产、服务、销售等,这些作业在制造价值的同时也消耗了一定的成本。而价值作业确实是指那些对企业完成目标有关心的而互相之间又有明显区不的那些企业作业,它具有经济性(指完成价值作业

7、本身所需的代价)、价值性(指价值作业对客户有贡献)、可比较性(指价值作业以价值或盈余表现其贡献,因而能够比较)。波特将企业的价值作业分成两部分:基础作业和辅助作业。前者由从投入到产出的转化、交货和售后服务直接构成,是产品或服务在实质上的制造,它包括:进货后勤。有关作业有接收、储存、散发和输入物质到生产中;生产运营。投入到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转化。包括加工、装配、检验、包装、和设备维护等作业;出货后勤。收集、贮存、发货给客户;营销。有关的作业包括提供买主能够买到产品的方法,并引导他们去买,如广告、售货、选择渠道、定价、促销等;售后服务。提供服务以维持或者增加产品价值,如安装、培训、修理、保养等。辅助

8、作业支持基础作业,由企业职员来完成。它包括:基础架构。包括了行政治理、财务、法律、打算和会计制度等。基础架构支持了整个价值链,关心或阻碍成本竞争优势的形成。采购原材料、供应品及其它消费品和资产的购买(这不包括被采购的原料本身);技术开发它包括了与改进产品及生产流程所作努力相关的作业;人力资源治理它包括所有参与了招聘、培训、付酬的作业。图1:企业价值链企业的基础架构 利润采购出售技术开发人力资源治理 利润 进货后勤 运营 出货后勤 营销 售后服务 实际上,现代企业能够看作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有序作业的集合体。各种作业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始于供应商,通过企业内部,最后为顾客提供产品

9、的作业链。而这些作业又伴随着价值的产生和成本的消耗,从而形成了一个价值链。公司内部的价值链通过采购又与供货商的价值链发生联系,直到最初的原材料供应商;同时通过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作业与客户价值链发生联系,直到最终用户,由此形成了产业价值链。如图2总的来讲价值链有三层含义:第一,企业各项作业之间都有紧密联系。如原料供应的打算性、及时性和协调与生产制造有紧密的联系。第二,每项作业都能带来有形或无形的价值。第三,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链式作业,还包括企业的外部作业,如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与顾客之间的联系。1、2、2价值链分析 要应用价值链理论首先就要学会对价值链进行分析。价值链分析能够从企业内部价值链分

10、析和产业价值链分析两方面着手。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能够关心了解内部那些作业图2 产业价值链 产业价值链 企业内部价值链基础作业 辅助作业 供应商 进货 采购价值链 后勤 企业内部 生产 技术价值链 运营 开发分配 出货 人力资价值链 后勤 源治理客户 营销 基础价值链 架构再循环 售后 价值链 服务产生了竞争优势,找出治理的重点;对产业价值链的分析能够关心企业评价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相对强处。一、 内部价值链分析1、 识不内部价值链作业首先,找出非关联活动,即有不同的成本、成本动因、资产和职员等的活动。其次,以更广的观点来看待公司的各项活动,识不并区分出三种类型的活动:结构性活动;过程性活动

11、;经营性活动。最后,将注意力集中于结构性和过程性活动。传统成本操纵方法追求短期的经营成本,容易导致企业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以专门窄的范围。而企业的结构性和过程性成本动因代表了全部成本的长期战略动因,它们专门可能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2、 战略性作业的确定战略性活动的确定,即从识不现有顾客评估的产品特征入手,考虑企业能够实现的最佳特征,为以后顾客制造价值。企业要找出哪些活动与制造吸引顾客的产品特征有关,它们代表了实现竞争优势的战略活动。在确定了战略活动以后,还要对剩余的非战略活动加以识不。3、 各个作业成本的确定会计系统应能追踪每项价值链活动的成本。以这些活动成本为依据,企业能够更好的治理这些价值

12、链活动。4、 价值链作业的改进通过比行业其他企业更有效的治理价值链活动,企业能够实现竞争优势。治理价值链并不是讲一定要降低所有活动的成本。价值链活动是相互关联的,没有任何一项活动能够不考虑对其他活动的阻碍而独立地进行治理。二、 产业价值链分析产业价值链始于差不多原材料的生产者,终止于最终产品运送至顾客手中。产业价值链分析的关键是理解并利用企业在本行业中的相对强处。 为了弄清是什么构成了产业价值链的环节,必须回答下面的问题:产业价值链中的这一环节的产出有市场吗?市场价值的确定是客观的吗?有仅仅在那个环节内生产和销售产品的企业吗?假如回答差不多上确信的,那么那个行业中被考虑的部分确实是产业价值链中

13、的独立环节。在确定产业价值链后,企业要对其在产业价值链中的相对强处进行评估。三 电信业的价值链分析1、1 我国电信业概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我国的电信业也得到了高速的进展,特不是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也大增,因此也带动了电信事业投资的大增。从1978年开始,中国电信业务进展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增长,1984年开始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其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0以上。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通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6亿元,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45万亿元。长途传输、本地交换、和移动通信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02年全国电信业收入达4115.82亿元,在用户方面,固定电话用户2.14亿户,移动电话用户逾2亿,互联网用户新增1313.8万户,达到4970万户。2002年12月要紧通信指标见下表表1 2002年要紧通信指标摘要表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本年本月止累计达到比上年年底(增减)比上年年底累计新增电信业务总量亿元5051.6523.24电信业务收入亿元4115.8214.41电信投资完成额亿元2034.57-20.08光缆线路长度万公里224.642.7长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