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规划分析方法.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786039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旱规划分析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抗旱规划分析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抗旱规划分析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抗旱规划分析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旱规划分析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旱规划分析方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3 抗旱规划分析方法分析方法1 旱灾等级划分旱灾等级根据旱灾损失率指标进行划分。步骤1:旱灾损失率计算旱灾损失率指干旱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百分数。干旱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值包括因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影响工业增加值和牧业直接经济损失(资料来源:附表1中第15栏、第19栏和第25栏),地区生产总值为附表1中第4栏的数据,由下式计算旱灾损失率。 干旱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值旱灾损失率(L)100 (1-1) 地区生产总值步骤2: 旱灾等级划分(1)旱灾等级分为轻度旱灾、中度旱灾、严重旱灾和特大旱灾4个等级。旱灾等级划分标准如下表。旱灾等级划分标准表旱灾等级轻度中等严重特大省(直辖市、自治区

2、)2L55L1010L15L15地(市)3L88L1515L30L30县级区5L1010L2020L40L40(2)根据旱灾等级划分标准进行旱灾等级划分,可得到历年旱灾等级系列。分析方法2 易旱季节分析及分布图绘制步骤1: 易发季节的确定根据调查附表1中各年农业干旱发生时间,对县级行政区计算统计期内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及连旱发生频次。选择县级行政区内干旱发生频次最高的季节为该区的易旱季节。例如某县级行政区旱情发生时间为35月的频次最高,则该县级行政区的易旱季节为春旱;某县级行政区旱情发生时间为68月的频次最高,则该县级行政区的易旱季节为夏旱;某县级行政区旱情发生时间为48月的频次最高,则该县

3、级行政区的易旱季节为春夏连季旱;某县级行政区旱情发生时间为35月和78月两个不相连的季节的频次相同,且为最高,可选择作物需水量大或缺水对作物影响程度大的季节作为该区域的易旱季节。步骤2: 分布图绘制春、夏、秋、冬旱及连旱分别用选用不同的颜色,即可绘制易旱季节分布图。分析方法3 旱灾易发地区分析及分布图绘制步骤1:旱灾损失率计算按分析方法1的步骤1得到旱灾损失率系列。步骤2:旱灾损失率频率计算将系列中各年旱灾损失率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按下式计算旱灾损失率经验频率。 (3-1)式中 旱灾损失率经验频率(); i 计算旱灾损失率经验频率的年序号; n 统计年数; 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第m项,即排列

4、序号。在频率格纸上点绘经验数据(纵坐标为旱灾损失率的取值,横坐标为对于的经验频率),并采用目估适线法绘制旱灾损失率经验频率曲线。步骤3:旱灾等级划分(1)旱灾等级划分同分析方法1的步骤2。(2)根据各年的旱灾损失率对照旱灾等级划分标准确定旱灾等级,可以得到不同程度旱灾等级发生频率的范围。根据各地发生旱灾所对应的频率制作旱灾易发地区分布图。(3)对于在轻度旱灾以下的旱灾损失率所对应的频率也应予以统计,作为无旱灾频率。步骤4:旱灾易发地区分布图制作确定旱灾等级及其相应频率后,可以绘制旱灾易发地区分布图。省级旱灾易发地区分布图定义为省区内各县最易发生旱灾等级分布图。对每个县级行政区都可以通过上述计算得到不同等级旱灾的发生频率(包括无旱灾的频率),对比不同等级旱灾发生频率的大小,选取发生频率最大的那个旱灾等级作为该县最易发旱灾等级。在分布图上,可用不同颜色标示各县易发旱灾等级,还可用数字标出该等级旱灾的平均发生频率。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