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昆明市禄劝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题及答案解析1.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78577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昆明市禄劝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题及答案解析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昆明市禄劝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题及答案解析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昆明市禄劝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题及答案解析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昆明市禄劝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题及答案解析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昆明市禄劝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题及答案解析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昆明市禄劝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题及答案解析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昆明市禄劝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题及答案解析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 (云众教育祝大家学习快乐)1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称为()。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经验课程2()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反思过程D实践过程3()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规定的主线依据。A教师法B高等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教育法4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A受教育权B生命健康权C人格尊严权D人身自由权5某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运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毕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

2、则6“公认的课程定义,已从学程的内容、科目及学程表,变为在学校领导或指导下给学习者提供的一切经验。”这一课程观倾向于认为课程是()。A学科B文化C目的D体验7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差异性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示范性B复杂性C发明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9素质教育的时代特性是()。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面向全体学生10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11德育原则是

3、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A基本规律B基本方法C基本途径D基本规定12“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3李琳花了十分钟就把静夜思背下来了,然后他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属于()。A深度加工B运用记忆术C适当过度学习D机械识记14马克思认为,对的的教育起源论是()。A生物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神话起源论15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A冲动型问题行为B扰乱型问题行为C多动型问题行为D自律障碍行为16“窥一斑而知全豹”是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7为了解

4、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蒽贯彻()。环城西路21号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18由卢扎诺夫创建的()注重强化联想,运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故意识与无意识功能统一,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接受有效的更多的信息。A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B发现法C探究法D暗示教学法19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期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现象,心理学上称为()。A低谷期B高原期C疲劳期D潜伏期20教学工作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二、判断题1先行组织是先于学习任务自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自

5、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能清楚地与认知结构原有的现象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此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纲性文献。()3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启发性原则,一分为二看待学生,对的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与局限性。()4目前,教育理论界主张“你一我”对话型师生关系,认为教师就是学习共同体的一个成员,教师的角色是“平等的首席者”。()以上信息由云众教育提供,添加微信号了解更多考试信息5布卢姆把教育目的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道德领域”三个方面。()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学生是发展

6、中的人?简述理由。2简述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重要特性。3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4简述教师应如何形成和维护自己的威信。四、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刚刚泛读完课文,我发现后排的女生尹洋在偷偷地写什么。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本来是一张小纸!展开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班上一个男生的名字,尚有几句稚气的话我忍不住笑了,这些中学生,真是人小鬼大!我这一笑不打紧,全班学生的好奇心都被激起来了,特别是几个调皮的男生,大声喊着:“老师,念出来!”我瞟了一眼尹洋。这是一个很秀丽可人的女孩,学习成绩也不错的。只见她埋着头,脸涨得通红,多半已准备接受即将到来的难堪了。我转过头来望着全班同学,他们都

7、安静下来齐刷刷地望着,十四五岁,真是好奇的年龄,特别是传纸条这样敏感的话题。“其实是两句再普通但是的话”,“听毛主席的话,做一个好学生!”轰的一片笑声!当然学生也不怎么相信的,但谁都没有再追问。这堂课很顺利地上完了,只有尹洋显得不太专心,先是不断的摆弄那支刚刚用来写纸条的钢笔,后来又在写写划划,但我没有打扰她。下课后,尹洋追了出来,塞给我一个小纸条,什么也没说就跑开了。展开纸条后,几行端端正正的字出现在眼前“黄老师:你是我所见过的最聪明最美丽的老师,我一定会记住你对我的希望:听毛主席的话,做一个好学生!学生:尹洋。”这是一则什么案例?师生关系有哪些表现形式?师生关系有哪些类型。教师如何改善师生

8、关系?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看到同学聚在一块咯咯地笑,她就认为她们在笑话自己;在寝室里,若听到同学在谈论某某长得美丽,会认为是在影射自己;上课未被老师点名发言,也会认为老师嫌自己难看不乐意点自己所有这一切致使她郁郁寡欢,不乐意与同学沟通交流,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请运专心理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张琼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该题考察经验课程的概念。2A【解析】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涉及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其中,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3【答案】D。解析:教育法的总纲规定: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规范我国教育

9、工作的基本法律,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的“母法”。教育法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规定的主线依据。故选D。4【答案】A。解析: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中小学生来说,受教育权是其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常见的学生受教育权涉及:(1)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2)学生参与考试的权利。(3)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4)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5)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故选A。5D【解析】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自己动手研究,这种活动应当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6D【解析】这是一

10、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它强调的是人的体验。7【答案】D。解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意思是人的个性、品行如同自己的面貌同样,各有不同,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个性不同。存在着差异性。8【答案】A。解析: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楷模,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性。9B【解析】作为国力竞争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性。10C【解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教育学最重要、最直接的奉献是他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

11、和理论基础。11【答案】D。解析: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定。12【答案】A。解析:胆汁质的气质类型表现: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故选A。13B【解析】过度学习指学习达成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深度加工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长相关的信息来达成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记忆术指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14C【解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批判了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否认教育的社会性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人与动物最主线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年长一代为了延

12、续种族的生产、生活,有目的地把生产技能、技巧以及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教育就是在这种经验传递中产生的。人在社会中生活,就要在共同的行为规范中行动,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表达意义和情感的语言产生了,人类的大脑、四肢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和协调性不断增强。所以,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也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教育。教育起源于劳动,依赖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15【答案】B。解析:冲动型问题行为,体现在忽然间,比如忽然暴怒打人。扰乱型问题,体现在主观意识或者主观欲望,比如故意识的不听课、发出噪音等。多动型问题行为,体现在行为多样,难以安静,比如,一会翻书,一会说

13、话,一会玩。自律障碍行为,体现在明知道不对,但仍然忍不住去做,比如逃课、上网。本题中的行为属于扰乱型问题行为。16【答案】B。解析:“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引申义为通过局部了解所有,属于知觉的整体性。17B【解析】由教育学中教学原则中直观性与发展理论思维结合原则可知。18D【解析】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建的。其基本原理是广泛运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足运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故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特别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快乐气氛中不知不觉接受信息。19【答案】B。解析:“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

14、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中间的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20【答案】C。二、判断题1【答案】。2【答案】。解析: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并发出告知,规定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告知指出,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此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纲性文献。3【答案】。解析: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4【答案】。5【答案】。解析:布卢姆把教育目的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四、简答题1学生之所以是发展中的人,重要因素在于:(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也许。(3)学生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2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特性是,面对问题情境时,能按照逻辑法则推理,但是这种能力只限于对当前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其重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的具体性。这是指这一阶段儿童思考问题离不开具体事物和经验。假如只用言语叙述问题,则儿童推理就感到困难。(2)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这一阶段儿童已掌握了守恒,思维也具有可逆性。(3)去自我中心。这是指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去看问题,意识到别人与他不同的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