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霞公开课《拉萨的天空》.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78541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樊霞公开课《拉萨的天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樊霞公开课《拉萨的天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樊霞公开课《拉萨的天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樊霞公开课《拉萨的天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樊霞公开课《拉萨的天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樊霞公开课《拉萨的天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拉萨的天空课型:阅读课 备课人:樊霞 授课时间:2014.9 审核人: 【教材分析】一、全文分析这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日光城”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课文的总起部分;第二自然段写拉萨的天空在白云和草地的映照下越发纯净、明洁以拉萨的自然景物做好衬托;第三自然段写拉萨的天空蓝得令人神往以人物的情感再次衬托;第四自然段写一年四季拉萨的天空总是蓝晶晶的,也把布达拉宫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以雄伟的建筑作为衬托,没有这样的天空,不会有布达拉宫的雄伟、壮丽;第五自然段写湛蓝的天空像圣地拉萨的窗帘以此比喻来总结强调

2、出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二、逐句细读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所谓“日光城”:拉萨全年无雾,每天平均日照时间可达8个多小时。“日光城”这一陈述性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获得,那获取资料的过程,其实就是程序性知识的体现。此外,教师可以相应拓展:“羊城”广州、“泉城”济南、“冰城”哈尔滨、“山城”重庆,对于知识点的举一反三,学生的积累过程,也是程序性知识的体现。)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湛”从水甚声,意思和水有关,即如水一样清澈、通透。在这个词语中,“湛”用来修饰“蓝”,意思是“蓝的很纯,很通透”。理解了湛蓝的意思,那感悟这个比喻句将不是难点,天如蓝宝石

3、,突出天空的湛蓝、纯净、透亮。)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写拉萨之高,可引用李白的诗句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来帮助学生感受这种夸张的手法表现拉萨之高。)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掬”提手旁,捧起的意思,那为什么作者用“掬”而不用“捧”?文字推敲中,明白:文中用“掬”字更体现出一种圣洁,轻轻用手捧起仿佛就能碰到蓝天,用这美丽的蓝天流泻的“透亮”洗脸,这是多么奇妙的啊!带着这种奇妙的感受去读课文,学生会在读中仿佛身临其境。这是一个值得品味的知识点,除了积累引号里的这句话,即陈述性知识外,还可通过推敲文字来感

4、受语言表达的精妙,这就是程序性知识。如何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可以动作体验、可以深情并茂地朗读,可以发表自己的感慨等等,这种自己对学习方法的选择,不正是策略性知识的体现吗?)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详细写出了拉萨湛蓝的天空特有的美景,显然,这句是积累的又一妙句,作者是如何写出拉萨天空蓝的?用了映衬的手法。这个知识点值得教,也就是第二次作业提到的教学价值所在。对于这个知识点,学生如何感知?可以想象、可以看插图,可以从文字与图片上感受拉萨的天空之纯净、明洁。)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这么

5、美的天空,怎能不让人为之心动,不让人神往呢?导读过渡到下一自然段教学。)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对此归类进行词串教学本课中关于天空的词语: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可供学生积累运用。)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又是一处用了映衬的写作手法,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建筑,到那里的游客络绎不绝。本来这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就非常雄伟,蓝天映衬后,布达拉宫更雄伟、壮丽。学生或许难以理解,可以介绍一些数据、配上图片帮助学生感受。教师上课渗透的这种查资料、看插图的方法,学生是可以借鉴学习的。)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

6、的窗帘了。(“圣地”,既是藏传佛教的发祥地,又是信徒们的朝圣之地。天怎么成了窗帘了呢?又是一处比喻,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拉萨的天空非常神往,其实是对拉萨的喜爱,对祖国的热爱。)【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3 、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特点的描写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朗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难点: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篮、净、近的特点。【预习准备】自学生字词,读课文。【教学

7、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3 、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朗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难点: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预习准备:1、自主练习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生字和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地意思。2、查阅资料,了解西藏。3、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准备质疑。【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看第一幅图,了

8、解西藏海拔高、温度低、日照时间长的特点。(相机板书)2、看第二幅图,了解拉萨是西藏的首府。3、板书课题:7、拉萨的天空 一起写题、读题。4、看图,简单介绍布达拉宫,再读题5、看几幅图,说说拉萨天空的特点。相机板书二、检查预习情况,培养好习惯。1、自由读老师画的词语2、幻灯检查,开火车读,争取全班读一遍。3、及时纠正读音,易错字。3、先练读课文,再把你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三、学习第一段1、指读2、说说为什么拉萨是“日光城”,说说引号的作用,特指拉萨。有名,说几个近义词:举世闻名、世界闻名、出名。3、理解“湛蓝”就是特别蓝,相机板书。“透亮”就是干净,相机板书。理解“总是”就是一年365天全是

9、这样。指导朗读,读出特点。4、看图“蓝宝石”,再读课文,读出特点。四、学习第二自然段。1、谈话导入: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拉萨的海拔高这个特点,文中是怎么说的呢?指读。2、区别“碰和摸”,读出不同。3、介绍引号的作用引用。指读,这句话又说出了拉萨天空的什么特点?(干净)读出感觉。4、在最后一句话中找出3组近义词。(映衬、对照)(越发、更加)(纯净、明洁)5、体会这些词语的用法,思考可不可以对调。区别他们之间的异同。如:映衬:衬托,对照就是对比。6、看这句话的分号用法。这两句说的都是拉萨天空的特点。7、集体朗读这段。五、作业摘抄自己喜欢的描写拉萨天空特点的句子,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板书: 拉萨的天空 海拔高 蓝 温度低 净 日照长 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