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然环境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78526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自然环境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利用自然环境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自然环境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自然环境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自然环境,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环境课程就是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环境提供的各种信息、材料、机会、经验、情景,根据幼儿的个性特征和个体发展的需要,采用幼儿容易投入的方法构建的教育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而科学活动是探索、解释、检验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对幼儿来说就必须依赖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实践、检验。环境课程为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提供了适宜的内容和方法,在我们开展幼儿科学活动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幼儿具有好奇心,这是他们对事物产生探究兴趣的动力源泉, 他们常对周围的事物产生许多疑问:“老师,喇蛄河为什么没有喇蛄?”“花朵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教师只要在这些问题上适时点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活

2、动的兴趣,适当启发,孩子们就会被更深层的问题吸引,产生继续探求下去的欲望。这不仅使兴趣保持下去,而且对幼儿参与科学活动大有益处。以往,有些科学活动都是教师在教室中利用图片进行呆板的灌输式教学,幼儿主动学得少,兴趣不高,如果让孩子们走出教室直接接触事物,事态就会有所变化,孩子们的思维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开拓、敏捷,他们的智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会越发的浓厚起来。如:户外活动中幼儿在揉挤花瓣的汁液时会主动产生问题:“花为什么有五颜六色?”教师这时再告诉他们答案,他们听得都很专注,幼儿在兴奋的探索中,脑中的疑问得到了解释,也为他们继续探索新问题奠定了基础。幼儿在接触环境过程中能学到远比从

3、成人那里讲述的更易理解和记忆的知识和经验,他们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强。 利用自然环境进行教学能为幼儿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幼儿以自主性和选择性,使幼儿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入手,积极加入到科学活动中来。然后在活动中从环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通过环境自身变化让幼儿作解释,让幼儿在环境中检验问题,寻求答案,不仅让幼儿了解生物的形态,还启发他们找出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如:幼儿观察植物生长为什么长势不一样。他们通过观察、对比,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答案:肥沃湿润的地方长势好,贫瘠干旱的地方长势差,人们经常踩踏的地方存活难,在活动中感受环境与动植物生长的关系。我们就是这样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增强幼儿的科学意识,开发出丰富的环境课程,使幼儿不仅学会了观察的方法,也激发了观察兴趣,使他们的知识面拓宽了,科技能力增强了,参加科学的兴趣更浓厚了,求知欲望更强烈了。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第一幼儿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