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_1.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784918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_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_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_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_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_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_1.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1 教材简析:来自北国的同学们或许对海底森林红树林很感兴趣,那里是另一番绚丽多姿的景象,海风吹来,绿浪翻滚,真是美妙的人间仙境。课文就带着学生畅游这神话般的大花园,感受祖国的伟大。教学目的:1、认识并正确、标准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林是什么颜

2、色的吗?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林吗?激发学生兴趣。2、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红树林板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3、师:你喜欢海南的红树林吗?4、小结。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局部。1.指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树林的?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喜欢红树林的理由吗?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适时板书4.指导朗读:美读四、总结全文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六、

3、布置作业作业超市:1、摘抄生字新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课外阅读第二课时一、总体把握: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红树林的风光的句子。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红树林的认识和理解。二、内容讨论:你喜欢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吗?为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四、小练笔: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板书设计:红树林神奇美丽奉献课后札记: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2 教学目的:1、自学本课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水泄不通、悦耳动听、哀伤凄婉、千古佳话”等词语的意思。理解成语“四面楚歌”的出处。2、想象说话,感受名将刘琨在困境中的心境,对他“一曲胡笳救孤城”的智慧之

4、举产生敬仰之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研读重点语句,根据胡笳曲所表现的情感,动笔写家书,体会家人的思亲之情。4、拓展古诗登幽州台歌和春望,感悟诗的意境,体会刘琨的心情。(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经典的力量)教学重点:以故事情节的开展为线索,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展说话,对刘琨“一曲胡笳救孤城”的举动产生敬仰之情。教学过程:课前:出示资料四面楚歌楚汉相争时,项羽的楚军被刘邦带着的汉军重重包围,刘邦让汉军唱起楚歌。楚军听见四周传来的楚歌,军心动摇,战斗失败。最终项羽在乌江边自刎。一、一座孤城1、齐读课题释:胡笳孤城:孤,孤立无援。课文中的“孤城”就是晋阳城2、晋阳城是

5、怎样成为一座孤城的?(板书:一座孤城)请同学们读读课文12节交流(兵力悬殊、援兵未到、兵力减弱、粮食减少)3、出示相关的句子,指导朗读有一年,匈奴骑兵五万人马入侵,将晋阳城围得水泄不通。当时晋阳城里守军不过两千,刘琨一面调集军队准备死守,一面派人出城求援。几天过去了,援军还将来到。城里的兵力在减弱,粮食在减少。二、一声声长啸1、眼看守城即将被攻破,作为总指挥的刘琨怎么不急呢!(板书:急)2、刘琨急得寝食难安,一天晚上,他登上了城楼。(出示:这时,城里城外一片寂静,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月光下,远处匈奴骑兵的营地隐约可见。刘琨凝视远方,面对边塞的冷月、荒漠、山丘、孤城禁不住发出一声声长啸。)刘琨登上

6、城楼,看到了_、_、_ (根据课文的描写交流朗读)然而他看不到_、看不到_、看不到_(交流)3、出示比拟:刘琨凝视远方,面对边塞的冷月、荒漠、山丘、孤城刘琨凝视远方、面对边塞的月亮、沙漠、山丘、晋阳城同样是这些景物,为什么在刘琨眼中,月亮是冷的,沙漠是荒的?课文的用词简单凝炼,但用意非常深入。这些景物其实是刘琨内心的真实写照。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做借景抒情。此情此景,大将军刘琨怎不伤感、怎不忧郁啊!再次指导读好句子。4、刘琨禁不住发出一声声长啸(板书:一声声长啸)和“啸”搭配的词一般有“虎啸、海啸、北风吼叫”,此情此景,刘琨要像虎啸一样喧泄,像海啸一样呐喊,像北风吼叫一样表白那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叫

7、声。(出示:似乎在说:“ _”。)(交流)一声声长啸,就是一阵阵“忧”啊(板书:忧)5、此刻的刘琨,正所谓报国无门,有家无回,他怎么不郁闷,怎么不忧愁,怎么不伤感啊!结合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体会大将军刘琨的心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ng)然而涕下。)三、一曲胡笳1、一声声长啸,把匈奴兵惊醒了,也启发了刘琨,他叫人取来匈奴人最喜欢的乐器,朝匈奴兵营地吹奏起来。(板书:一曲胡笳)出示:胡笳曲是那么悦耳动听,又是那么哀伤凄婉,就像是年老的慈母在呼唤久别的孩子,又像是年轻的妻子在思念在外的丈夫轻声读读这句话,曲能传情,胡笳曲里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情呢?(板书:情)(交

8、流,变换各种不同的句式朗读)(音乐起)听,这就是悦耳动听,哀伤凄婉的胡笳曲,那声声乐曲就像是那声声乐曲又像是匈奴兵听到那些悦耳动听,哀伤凄碗的胡笳曲,就好似听到了又像是看到2、一曲胡笳寄深情,一封家书传亲情,假设你是匈奴兵的父母,你会说假设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假设你是匈奴兵年幼的儿子,你最想说(分别出示)我亲爱的儿子:_我久别的丈夫:_我慈祥的爸爸:_同学们,请你选其中的一个角色,为远在他乡的匈奴兵写一封家书吧,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交流(再次指导读好课文中的句子)3、是啊,这胡笳曲就像是这一封封情深意长的家书啊,那是一份思乡念亲的深情啊。正如杜甫在春望中写到(出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

9、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d)万金。白头搔(so)更短,浑欲不胜簪(zn)。)四、千古佳话1、齐读第7、8节,体会千古佳话的含义(板书:千古佳话)2、根据板书谁能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34一曲胡笳 救孤城一座孤城急千古佳话 一声长啸忧一曲胡笳情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3 一、激趣引入。1.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主人公是西汉名将李广。李广驻守边疆的时候,让敌人闻风丧胆,号称飞将军。2.哪位同学给大家复述一下这个故事。3.谁能只用短短期20个字,把它复述下来呢?(卢纶可以)二、品读古诗1.板书课题、作者,指名读,齐读。2.小组内先处理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

10、诗读几遍。(注意指导“塞”、“曲”、“棱”的读音)3.小组展示(到达目的:通顺无错误)4.划节奏读-小组再试读-再次展示(到达目的:有明晰度、表现力。适当的停顿)停顿是表达语意的重要手段使得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5.【关键词】:p 语重读-加着重号-再次重读展示(能说明重读它的理由,渲染环境,读出意境)6.师生在理解的根底上演绎(配乐朗读)7.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仰,试背塞下曲三、全诗整合。1、诗中的将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印象?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吗?请大家跟我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好不好?师生合作。

11、四、拓展延伸。李广作为我国历的一代名将,赞颂他的可不止卢纶一个,其中唐代的王昌龄也写了一首诗出塞。五、作业办一期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手抄报。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4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假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会发光,

12、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外表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亲密。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假如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亲密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似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分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

13、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拟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拟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太阳光有杀菌的才能,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假如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得意的世界。xxxxxxxxxxxx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5 教学目的: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3、把握将军的形象。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

14、诗,并背诵古诗。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带。一、激趣引入今天我想给大家举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进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老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1、板书课题、作者,理解题目。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3、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作出评价。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1

15、、想详细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吗?不过在学习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回忆一下,要想学好古诗,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方法?2、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3、交流。A、说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诗的意思。抓住“引”字总结联络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从“惊”字体会,感受气氛的紧张。老师指导朗读。B、说说“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两句诗的意思。抓住“没”,并且利用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气大,勇武。读出赞叹之情,指导朗读。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生评价。两个人对读。师生对读。四、全诗整合1、刚刚我们学习了古诗,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下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