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魏书生老师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评价探讨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78471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魏书生老师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评价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魏书生老师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评价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魏书生老师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评价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魏书生老师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评价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魏书生老师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评价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魏书生老师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评价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魏书生老师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评价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魏书生老师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评价探讨对魏书生老师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评价探讨政法系 00级 3班王海峰王利军等案例:魏书生老师在讲菜园小记时说: “咱们学习课文要体验到劳动乐趣、 田园乐趣, 怎么体验呢?先请同学们看书,看完之后,只在大脑中放映菜园的图像。这图像越鲜艳越逼真,越来越大,好像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在我们脑子里,而在我们的周围。一行行果树下面是一片片的菜园,我们就站在菜园里。站在畦垄上,前后左右是嫩绿的菜茵,是空气中飘来泥土的芳香,花的芳香,菜的芳香。 ” 接着魏书生又问: “踩上畦垄了吗?”同学们闭着眼睛,笑眯眯地说:“踩上了! ”“闻到土香、花香、菜香了吗?”悟性好的同学可

2、以回忆起土香、花香、菜香的味道。于是回答:“闻到了!”“那我们开始间苗吧! ”于是同学们弯下身去间苗。一时课堂上充满了愉快的气氛。同学们在这种身临其境的想象感知过程中,品尝到了田园乐趣,深深理解文章的中心。分析:1 、引导学生自己创设问题情境,因为学生平时肯定能够看到这菜园,有许多同学也参加于菜园上的劳动,所以,魏老师在上讲的时候,先引导同学创设“菜园“这个大的情境,接着再引导同学们一步步“走向菜园” 。最后,老师给同学们讲菜园小记的时候,就像和同学们一起在菜园是边劳动、边讲课一样。2 、精心设计并上好开头课的艺术。老师每上一堂课,内容应该是丰富的,课堂的气氛应该是活跃的。比如,在开始讲菜园小

3、记这一课时,魏老师不是老套路地一开始就给同学分析课文,而是精心设计出一副美丽的田园画让同学们就像“身临其境” ,这样讲课的内容才更可能被同学们所深深地理解。3 、不断用有趣的课堂问题情境为教学开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光讲不问,应该在课授内容的时候,以有趣的间题不断提问学生,让同学们能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达到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闻到土香、花香、菜香了吗?”通过这些有趣的问题,使同学们联想到平时生活中所实际的感受,从而使他们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不觉得乏味,从而为教学开路。4 、使教学内容不断地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魏老师在课堂上讲菜园小记的时候,通过引导,使学生们发挥想象,把课本上的内容与现

4、实生活中的实践联系起来,从而使菜园小记 所要讲述的内容生活化、 具体化、 形象化,从而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这课内容。小结:1 、通过此案例使我们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不能用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 ,应该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一切教学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把握知识,过去种传统模式太死板,不能使学生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当然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找到一条适合于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道路,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更大的想象力,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2 、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做到哪些或者说应该怎样去做呢?我们通过上述案例应该有一些启发。首先,学生应该有一种积极思考的动机和意识,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自己应该积极主动地发挥想象,再把学习的内容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其次,学生应该有一种积极配合的学习态度。老师在引导同学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同时,学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引导,如果不配合甚至对老师的引导产生厌恶心理,一样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最后,学生应该有一种善于总结的能力,老师在讲授完课于内容之后, 学生应该紧密结合实际,及时进行总结, 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内容,才能加深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