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五毛泽东词二首同步练习3苏教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781552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五毛泽东词二首同步练习3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五毛泽东词二首同步练习3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五毛泽东词二首同步练习3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五毛泽东词二首同步练习3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五毛泽东词二首同步练习3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五毛泽东词二首同步练习3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五毛泽东词二首同步练习3苏教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五毛泽东词二首同步练习3苏教版毛泽东词二首同步练习1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C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竟折腰。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立刻)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白色的象)C须晴日(必须)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数得着,称得上)3对下列句子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

2、春到。A(1)对偶 (2)比喻、拟人 (3)互文(4)拟人B(1)夸张 (2)拟人 (3)互文(4)拟人C(1)对偶、夸张 (2)拟人 (3)对偶(4)对偶、拟人D(1)对偶、夸张 (2)比喻、拟人 (3)对偶、互文(4)对偶、拟人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B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C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D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5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_。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

3、花素雅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6对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并说明这首词是运用陆游的原题而作,“反其意”的意思是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B革命的形势,虽然有“风雨送春归”的曲折,但“飞雪迎春到”毕竟是主流,它体现了词人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胜利充满信心。C这首词的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内而外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D这首词通过咏梅,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豪迈之情。7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句诗运

4、用新颖奇特的比喻,描绘出眼前梨花满树、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这两句诗慷慨激昂,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这两句承上启下,前一句对上片的写景做出总评,后一句引出对历代英雄的评论。D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作者借助“海峡”这一物象,来表现两岸相隔的,断肠离情,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8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

5、业上的不足。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9读沁园春雪,对本词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采用了互文见义的写法,意思是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这样写意境开阔,气魄宏大。B“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属于动态描写,前者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色,后者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想到昔日这条母亲河滚滚滔滔的气势。C这首词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一个“望”字,既有力地领起下文,又准确描绘了诗人正登高望远。一个“惜”字,把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的情感委婉地表达出来。D这首词既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又抒发了诗人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的

6、自信和抱负。10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少文采的惋惜这一主题思想。B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C星星变奏曲表达了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生活的执着追求。D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11关文本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中,上阕概括描写了北国的壮丽雪景。下阕评论历史人物。B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用静物写动

7、态,写出了北方群山和高的雄伟。C卜算子咏梅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但是立意和陆游的词意不同。D卜算子咏梅中作者仅仅是表达对冬天梅花的喜爱之情。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D当外国友人来到长沙时,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烈欢迎。13选出下列句子中语气停顿错误的一项( )A望长城内外B千树万树梨花开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看红装素裹14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 妖娆 烂曼B风骚 悬崖 莽莽C逊色 文彩 娇俏D原驰腊象 红妆素裹 山舞银蛇15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莽莽(mn

8、g) 滔滔(to) 沁园春(xn)B惟余(wi) 蜡象(n) 素裹(gu)C妖娆(ro) 折腰(sh) 风骚(so)D天骄(jio) 悬崖(y) 烂漫(mn)16下列句子中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一个“惜”字委婉地指出历代帝王的不足,但对成吉思汗在“文治”方面的批评要严厉些。B“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以速写的形式对杨利伟出征这件事进行了报道,角度独特,内容新颖,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也更为丰富多彩,在众多报道中显示出明显的独特之处。C松鼠从总括松鼠特点入手,生动具体地分说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最后补充说明松鼠的用途。思路清晰,结构严密,语言生动。D木兰诗北

9、朝民歌,这首长篇叙事诗,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详写了木兰十年征战的生活。17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迎风招展,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各方的早春游人。B“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厌烦了城市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向往富春江那千金难买的宁静。C红船从嘉兴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九十年。其间,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但始终坚定不移,顺乎潮流。D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的社会改革之中呢?18下列关于文学

10、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用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来正面衬托当今的“风流人物”。B纪念伏尔泰逝世100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他的小说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C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塑造的陈涉是一个有远大志向和叛逆精神,敢于反抗、善于组织起义的农民领袖。D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蝈蝈与蛐蛐中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则用夜一诗赞美了夜的静谧、美好。19对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并说明这首词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而作,“反其意”的意思是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B革命的形势,虽然有“风雨送春归”的曲

11、折,但“飞雪迎春到”毕竟是主流,它体现了词人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胜利充满信心。C这首词的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内而外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D这首词通过咏梅,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豪迈之情。答案部分1.试题解析:C项中“骄”应为“娇”,“竞”应为“竞”。答案:C 2.试题解析:C项中“须”的意思应为“等到”。答案:C 3.试题解析:解答本题,需对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运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意思是“千万里一派冰封雪飘的景象”。答案:D 4.试题解析:解答本题,要根据词语的意义划分节奏,表达完整意义的

12、词语不能断开。B项应为“俱往矣,教风流人物,还看今朝”;C项应为“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d项应为“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答案:A 5.试题解析:抓住“各有所长”这一关键词,衔接的语句要将两者的长处都表现出来。不能厚此薄彼。对比四个句子,C项最恰当。答案:C 6.试题解析:C项中“由内而外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表述不妥。梅花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只为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抢夺春天的美景,表现出的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答案:C 7.试题解析:A项中写的是冬天的雪景,不是实写梨花。答案:A 8.试题解析:这首词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秦皇汉武

13、、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唐宗宋祖重视文采,而秦皇汉武、成吉思汗武艺超群,所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侧重点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故A、B两项错误。而C项所说到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词中是持肯定的态度答案:D 9.试题解析:“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属于静态描写,不是动态描写,是写大雪覆盖高原河川冻结的景象。答案:B 10.试题解析:沁园春雪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了作者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的宏伟抱负,以及对革命前途的自信和乐观。答案:A 11.试题解析:这首诗里表示了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答案:D 12.试题解析:B项用词不当,“语文教学质量”只能“提高”。C项取消“否”,D项中缺少主语,应去

14、掉“当”。答案:A 13.试题解析: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答案:C 14.试题解析:A中应为“烂漫”,C中应为“文采”,D中应为“原驰蜡象”。答案:B 15.试题解析:A项中“沁”应读qn,B项中“蜡”应读l,C项中“折”应读zh。答案:D 16.试题解析:D略写了木兰十年征战的生活。答案:D 17.试题解析:“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中间不用标点符号。C分号改为逗号。D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答案:B 18.试题解析:A中应是一种对比。即反面衬托当今风流人物。答案:A 19.试题解析:A项是将此词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进行比较,从全词的内容和立意看,确实与陆游的不同,故A项对。B项分析词的开头两句,从成词的背景看,此刻我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新中国面临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