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采访社区成功人士.doc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2.01KB
约13页
文档ID:558777658
采访社区成功人士.doc_第1页
1/13

采访社区(校园)成功人士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⑴进一步巩固、掌握有关采访的有关知识⑵学会选择访问对象、时间、地点学会做好采访前的准备⑶了解些采访报告的基本技巧2、能力目标⑴初步学习整理分析采访记录和撰写采访报告⑵进一步掌握一定的与人沟通的技巧,培养大方与人交往的能力⑶进一步培养制定采访计划的能力3、情感目标1、养成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2、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不怕困难,敢于面对现实的情感3、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活动重点难点:如何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及怎样撰写采访报告活动准备:1、照相机、笔记本和笔 2、信息准备:想一想,开展“采访社区(校园)成功人士”这一主题活动,我们要做哪些准备?首先我们得弄清哪些是成功人士,他们的一些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他们在哪方面获得了成功) 活动时间:10周活动过程:一、活动准备阶段活动时间:4课时1、 引出主题 生成本次活动的主题 2、 讨论课题 围绕采访,确定被采访的人士,通过学生讨论,制定活动方案3、复习有关采访的技巧及注意事项4、制定活动方案 (1)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教师在学生人数、能力及家庭住址等方面应做好协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什么是成功人士进行讨论、交流,摸清社区或校园有哪些成功人士,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活动方案教师随机参与各小组的活动,对小课题活动设计进行参与、合作、指导①确定采访对象可以是小区里从事普通工作的名人,可以是会做生意的老板,也可以是大学里的科学家到教授,还可以是校园里成功的同学,要有代表性,只要他们获得了成功,受到大家的尊重的都行②选择访问地点考察被采访人家附近,征求被采访人意见,小组讨论决定③选定访问时间既要我们有空的 时候,又要被采访人有时间,不影响休息和学习④了解被采访人的情况,组员一起讨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访谈表,预设好访问提纲5、完善访问活动方案(1)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活动方案,请其他小组成员评价、提议2)教师指导评价,评价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选人是否合适,他是否愿意接受采访,若不接受准备采取什么办法?如努力了仍不能接受采访,就只能另外选采访对象②采访前应做哪些准备?采访时应该注意哪些礼仪?怎样让被采访人高高兴兴地接受采访?③强调安全的重要性,采访的路上及地点也应注意安全问题3)模拟采访: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采访的问题是否明晰呢?我们还有注意什么?① 模拟演练,围绕“走向成功”主题你可以采访同学、老师、家长等。

② 想一想,通过模拟采访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想到解决的方法是:③交流评价模拟采访的情况,小组修改、完善采访活动方案,使之更趋合理4)落实采访的时间和地点,准备好采访所需要的东西采访社区(校园)成功人士活动方案活动主题:小组名称:组 长:小组成员:指导老师:访问对象:访问地点:访问时间:访问形式:活动目的: 访问内容:访问工具:笔记本、笔、照相机、录音机或录像机人员分工:资料呈现方式:活动步骤具体完成时间以及负责人的安排1、具体采访对象及采访者2、设计好采访表3、做好采访前的物质和知识准备4、进行采访5、整理采访记录并写好采访报告6、总结此次活动的情况访谈表课题名称指导老师访问者负责人被访问者工作单位专业(专长)联系访问时间访问地点访问方式访问提纲1、2、3、4、访问记录结论记录员二、课题实施阶段活动时间:5课时(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外的实践活动1、活动前的准备:学习采访的有关知识,进行合理的分工,准备好活动所需器材,明确访问目的,事先设计好所提问题,事先预约等等采访提问要注意的问题:作为一名记者,人物采访是经常要面对的一项工作在采访人物过程中,提问显得尤为重要高质量的提问离不开采访前的充分准备。

采访对象做了哪些具体事情?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潜在动因是什么?他行为的背后有哪些深层社会原因?包括他的性格和为人,这些都要在采访前做好提问准备,还要尽可能通过各大新闻媒体、政府部门、网络等渠道多获取一些资料,多查、多看、多思考,明确采访主题记者在采访中要围绕采访主题提问,层层剖析,步步深入那么究竟怎么提问呢?要通过提问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从而拉近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被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的很容易调动情绪,有的却很拘谨,这时可以用拉家常的办法来拉近距离在采访武汉市杰出进城务工青年徐月英时,她始终是一幅面带微笑客客气气的面孔我们意识到作为一家大型饭店的执行经理,她把对客户的应酬也习惯性地用在了采访上我们没有单刀直入,而是先和她拉起了家常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 -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

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

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二、消极应付采访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

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放(国际大奖获得者)时,他因为反感采访,加之紧张,采访无法进行笔者就问古典吉它与民谣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问题,使他放松 四、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轻罪重判重罪不将至也"的看法,自然而然他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进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原只限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五个小时。

五、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六、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七、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