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评估(DOC37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75704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9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价值评估(DOC3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企业价值评估(DOC3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企业价值评估(DOC3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企业价值评估(DOC3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企业价值评估(DOC3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价值评估(DOC3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价值评估(DOC37页)(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产评估(第八章)第八章企业价值评估(下)【主要考点】1.收益法中的年金法、分段法2.企业收益的界定及不同收益口径的确定依据和方法(重点)3.折现率选择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重点)4.保证折现率与收益额之间口径一致的要求和技术处理方法5.企业价值评估市场法(重点)6.资产基础法的运用本章内容第七节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第八节市场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第九节资产基础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第七节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一、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核心问题二、收益法的具体评估技术思路三、企业收益及其预测四、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及其估测五、收益额与折现率口径一致问题六、收益法举例七、收益法

2、的适用性与局限性一、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核心问题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关键在于以下三个问题的解决:(一)要对企业的收益予以界定。企业的收益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包括净利润、净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息前净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等。(二)要对企业的收益进行合理的预测。(三)要选择合适的折现率。二、收益法的具体评估技术思路 (一)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收益法1.年金法(1)年金法的基本公式P=A/r(8-1)式中:P企业评估价值;A企业每年的年金收益;r资本化率。【注意】和教材第二章48页公式2-14原理一样。(2)年金法的公式变形【例8-1】待估企业预计未来5年的预期收益额为100万元

3、、120万元、110万元、130万元、120万元,假定本金化率为10%,试用年金法估测待估企业价值。解法一:(1)5年收益现值 =100(1+10%)-1+120(1+10%)-2+110(1+10%)-3 +130(1+10%)-4+120(1+10%)-5=437(2)计算5年预期收益“等额年金值” (3),各年收益 即为A 解法二:按照教材的解法如下:P=(1000.9091+1200.8264+1100.7513+1300.6830+1200.6209)(0.9091+0.8264+0.7513+0.6830+0.6209)10%=(91+99+83+89+75)3.790710%=4

4、373.790710%=1153(万元)2.分段法。【例8-2】待估企业预计未来5年的预期收益额为100万元、120万元、150万元、160万元、200万元,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推断,从第六年开始,企业的年收益额将维持在200万元水平上,假定本金化率为10%,使用分段法估测企业的价值。运用公式=(1000.9091+1200.8264+1500.7513+1600.683+2000.6209)+200/10%0.6209=536+2 0000.6209=1 778(万元)承上例资料,假如评估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推断,企业从第六年起,收益额将在第五年的水平上以2%的增长率保持增长,其他条件不变

5、,试估测待估企业的价值。 运用公式:=(1000.9091+1200.8264+1500.7513+1600.6830+2000.6209)+200(1+2%)/(10%-2%)0.6209=536+204/8%0.6209=536+2 5500.6209=536+1 583=2 119(万元)(二)企业有限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收益法 1.关于企业有限持续经营假设的适用一般企业,都应该在持续经营前提下进行,特殊情况下,按照有限持续经营假设进行。2.企业有限持续经营假设是从最有利于回收企业投资的角度争取在不追加资本性投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取投资收益,直至企业无法持续经

6、营为止。3.对于有限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其评估思路与分段法类似。(8-5)式中:Pn第n年(最后一年)企业资产的变现值其他符号含义同前。三、企业收益及其预测(一)企业收益的界定1.在进行界定时首先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企业创造的不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收入不能作为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企业收益。例如税收,不论是流转税还是所得税都不能视为企业收益。(2)凡是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企业收支净额都可视为企业的收益。无论是营业收支、资产收支、还是投资收支,只要形成净现金流入量,就可视为企业收益。不包括营业外收支2.企业收益的表现形式及其选择(1)企业收益基本表现形式及其选择企业收益基本表现形

7、式:企业净利润和企业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及摊销-追加资本性支出应优先选择净现金流量作为企业的收益基础因为企业净现金流量是企业收支的差额,不容易被改变,更客观准确(因为净利润的计算有很多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2)企业收益的其他表现形式:息前净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净现金流量等。3.不同口径收益的选择选择什么口径的企业收益作为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基础 应服从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和目标即需要评估以上三种价值的哪一种应在不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目的的前提下,选择最能客观反映企业正常盈利能力的收益额作为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收益基础 。由于以上三种收益额的所代表的价值各

8、不相同,且存在互相的计算关系,评估时候可以选择以上3种收益额口径中的一种计算出其中的任何一种价值,再利用三种价值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需要评估的价值。比如:整体价值(所有者权益价值和付息债务之和)-企业的付息债务+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二)企业收益预测1.企业的收益预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对企业收益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与判断。(2)对企业未来可预测的若干年的预期收益的预测。 (例如: 未来3-5年)(3)对企业未来持续经营条件下的长期预期收益趋势的判断。2.企业收益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和判断。(1)对企业收益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和判断的目的对企业正常的盈利能力进行掌握和了解,以便为企业收益的预测创

9、造一个工作平台。(2) 通过对企业收益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判断企业的正常盈利能力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分析的重点对财务数据并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可以作为分析判断企业盈利能力参考依据的财务指标有:企业资金利润率、投资资本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成本利润率、销售收入利润率(分子都是利润总额) 企业资金收益率、投资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收益率、销售收入收益率等(分子都是净利润)。利润率指标与收益率指标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企业的利润总额与企业资金占用额之比,而后者是企业的净利润与企业的资金占用额之比。(3)为较为客观地判断企业的正常盈利能力,还必须结合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内部及

10、外部因素进行分析。要对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与判断要对企业所处的产业及市场地位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可以预见的宏观因素,评估人员也应该加以分析和考虑3.企业收益预测的基础(1)企业价值评估的预期收益的基础,应该是在正常的经营条件下,排除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偶然因素和不可比因素之后的企业正常收益。(2)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应以企业的存量资产为出发点,可以考虑对存量资产的合理改进乃至合理重组,但必须以反映企业的正常盈利能力为基础,任何不正常的个人因素或新产权主体(潜在投资者)的超常行为因素对企业预期收益的影响不应予以考虑。4.企业收益预测的基本步骤(1)评估基准日审计后企业收益

11、的调整。调整剔除非正常因素研究报表附注,揭示影响企业预期收益的非财务因素(2)企业预期收益趋势的总体分析和判断。(3)企业预期收益预测 对企业未来前若干年的预期收益进行预测。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有综合调整法、产品周期法、实践趋势法。预测内容可见下表:教材P344表 8-5(注意,这个是按照老的会计制度给出的,新会计准则的利润表和此表不同) 表 8-5企业2020年收益预测表 20年 20年 20年 一、产品的销售收入 减:产品销售税金 产品销售成本 其中:折旧 二、产品销售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减:

12、所得税 五、净利润 加: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减:追加资本性支出 六、净现金流量 【注意】不论哪种方法测算企业收益都需注意以下基本问题: A.收益预测时应保持企业预测收益与其资产及其盈利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B.要考虑价格需求弹性的制约C.分析企业所处产业及细分市场的需求、竞争情况。D.科学合理预测企业的销售收入及各项成本费用的变化。E.企业收益预测应与企业未来实行的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保持一致。企业未来持续经营条件下的长期预期收益趋势的判断常用保持假设:未来保持不变或者一个递增比例 5.预期收益预测完成后对预测结果进行的检验(1)将预测结果与企业历史收益的平均趋势进行比较(2)对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

13、敏感性因素进行检验(3)对所预测的企业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变化的一致性进行检验。(4)企业收益预测应该与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联系起来,保证收益预测相对合理 四、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及其估测 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在本质上是相同,都属于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 风险报酬率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并不一定是一个恒等不变的等值,他们可能不相等。(一)企业评估中选择折现率的基本原则 1.折现率不低于投资的机会成本。在存在着正常的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条件下,任何一项投资的回报率不应低于该投资的机会成本。 2.行业基准收益率(太低)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但是行业平均收益率可作为折现率的重要参考指标。 3.银行票据的贴现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二)风险报酬率的估测 1.在测算风险报酬率的时候,评估人员应注意以下因素:(1)国民经济增长率及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投资风险; (3)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