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形式及写作指导.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75471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作文形式及写作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作文形式及写作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作文形式及写作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作文形式及写作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作文形式及写作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作文形式及写作指导.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作文形式及写作指导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头戏,中考中占三分之一的分数。近年来,提高语文考试中作文分数的呼声越来越高,可见加强作文教学的重要性。综观中考作文形式,不外乎以下四种: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一)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既定题目进行写作。命题作文大体分两种:“导语+命题+要求”式命题文,“开门见山” 式。 命题作文写作要注意: 1、审题要仔细,抓住关键词语,弄明白其含义(包括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以及写作范围的重点。(1)注意文题含义。有的文题的含义很丰富,需要我们细细琢磨一番。如“长大的感觉”,如果能寓

2、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出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在生活中的表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是准确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2)注意文题题眼。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明确了题目的基本 要求,明确了写作的范围,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 2、立意要明确、正确、力求深刻。 确立主旨就是确立一篇文章的中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立意”。我们无论是写哪一种文体,都应在立意上下功夫。对中学生写作而言,究竟何谓立意高远呢?就记叙文来说,应该做到洞察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揭示素材所蕴涵的普遍意

3、义,以小见大,以点滴小事折射时代和社会的影子,并且在文中显露健康高尚的情趣;就议论文而言,就是说理正确、全面、深刻、辨证,不以偏概全,不偏激绝对;如果是供料作文,一定要准确揭示材料的内涵。总之,其要求是健康、新颖、深刻。 3、选材要典型、新鲜,要选自己最熟悉的材料,做到“小中见大”, 富有个性。(1)选精当的材料。材料不能游离主题,也就是要围绕主旨选择材料。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你所组织的材料一定要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而且不能胡编滥造。这就是说,组织材料应力求真实、准确,那些“拾到东西一等几小时”之类胡编滥造的材料只会弄巧成拙,影响文章的质量,材料不能过于狭窄,不要一写“奉献爱心”,就是给“希

4、望工程捐款”;一写“记一件有趣的事”,就是写“捣马蜂窝”,从小学写到中学,仍是“捣马蜂窝”。(2)选新颖的材料。“新”在独具慧眼,材料要新,选材者需要有一双慧眼;“新”在独运匠心,有时你可能对组织的材料举棋不定,这时你最好以你的“匠心”度一度他人之“腹”,再决定材料的取舍;“新”在独辟蹊径,这“蹊径”往往表现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 4、写作的文体一定是自己最拿手的。中考作文题对文体要求的表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明确规定只能写一种文体;二是明确规定多种文体任选一种。一般来说,中学生写作文体不外乎三种: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学生一接触到文题,必须马上判断是写何种文体。最好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5、。 命题作文常见失误是扣题不紧式跑题。要避免这样的失误,关键还是审题。首先明确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写。 当然,要真正写好一篇命题作文,要注意的方面还有许多,比如用词、比如修辞、比如表现手法等等,尤其是要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发和有创意的表达。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写作中,注意总结规律,探究方法,加强训练。在考场上才能处变不惊,沉着对付。 (二)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近年来中考作文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命题形式,命题人只给出题目的一部分,先由考生按照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半命题作文突破了命题作文严格的限题性,给考生留下了一定的选择空间和创造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因此,可

6、以说它兼具限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半命题作文比较突出地考查了考生的构题、审题、构思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半命题作文大体分两种:“导语+半命题+要求”“半命题+要求”。半命题作文除了要注意命题作文的四点注意事项之外,把题目填好则是关键。因为它关系到选材的范围和方向,关系到文章的立意和写作的重点。要填好题目,首先弄清题目的限制点,其次细读题目中的提示语,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思考没有限制的内容,最后通过比较、筛选,确定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把题目填写完整以后再作文。半命题作文常见失误是填写题目时(1)拟题过大,难以下笔。以感悟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这类范围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显然,拟

7、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比如,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大多数 同学的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等,好像大家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又如,以人生路上多 为题写作时,大家拟的题目不是人生路上朋友多,就是人生路上坎坷多。不难看出,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学生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这岂能不 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题目现象!(3)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半命题作文在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相当于一

8、篇命题作文了,因此文章的内容就应围绕题目来表现,但有些同学却抛开题目, 任意为文。如半命题作文我,因为我,有位同学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文题,但这位同学在文章里却大谈一些 名人的独特,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造成失分。 半命题作文的拟题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常言道,题好一半文。美的文题使人耳目一新,使读者一见钟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 个性化,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半命题作文获得高分,固然像其它形式的作文考题一样,取决于考生的作文是否有多个“亮点”,是否张扬了个性,而拟一个切旨、切体,又求真、求趣的“亮丽”标

9、题是十分重要的。拟标题,是考生遗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拟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出击”。 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拟题法: 一、具体事物拟题法。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上面提到的半命题作文难忘的 ,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当我面对 的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此外,像我好想早点结束这堂课、我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等,均为具体事物拟题法。 二、抽象事物拟

10、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例,可以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为题,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可以当我面对妈妈的唠叨的时候为题,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感悟则可以感悟初三生活为题,抒写对紧张、忙碌的“冲刺阶段”的学习生活的种种体验;可以感悟春天为题,豪情满怀地谱写充满勃勃生机的春的乐章。此外,像寻找心灵的伊甸园、寻找人生的方程解、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三、特定情景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絮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好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当我面对心

11、灵的抉择的时候、当我面对寒风凛冽的时候、我梦见范进参加中考、我梦见妈妈下岗等标题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采用特定情景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另外一种奇妙的效果。 四、特殊符号拟题法。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以当我面对“A”、“B”、“

12、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以当我面对“1”(哆)、“2”(来)、“3”(咪)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立音乐的感悟。此外,我好想得到一个“A+” 、感悟81 8 、明天,我飞向行星等,这类题目形象生动,醒人耳目。 五、条块分割拟题法。这种拟题法是从形式上来说的。为避免半命题作文拟题或内容上的严重“撞车”,不妨依据所选的体裁,将内容“裁”成几个小“条块”,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如某考生的半命题作文寻找失落的昨日,将“昨日”一分为三,用小标题“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逐一“回放”给读者。另一考生的感悟生活中的美,则是先设一“题记”,下拟三组小标题:“母爱之美”、“劳动之美”、

13、“运动之美”,截取生活的三个画面,表现对美的热爱和感悟。再如关注我们的家这一关注大自然、抒写环保之歌的半命题作文,巧妙借用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写秋景的名句做小标题,这种拟题形式富有创意,实在是新得“逼你的眼”。 总之,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追求的同样是务求准确、生动而有魅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文化知识,正确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提示、“另一半”导引的内涵,并且掌握一定的拟题技巧,就能拟出让读者“怦然心动”、击节叫好而一见钟情的好标题。 (三)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多种多样:可以是一段或几句名人、伟人、哲人的话,可以是名人的

14、家书(一封或某个片断),可以讲一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或全市一个字,可以展示一种情境或叙述一种现象等等。材料之后,命题者提出写作要求。材料作文一要“读”,既读材料,理解材料,又要读文题,明确写作的范围和要求;二要“析”,即分析材料,把握中心,提取、整合相关信息;三要“联”,由材料产生联想和回忆;四要“定”,确定感受最深的一点和相关文体,依据文题的要求,紧扣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常见的失误是对材料理解不准确。要避免这种失误,在写作前,特别是写议论文的时候,务必在做人、法制观念、传统美德等方面作必要的思考,做到观点正确,论述有利,努力克服偏激、片面的观点,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表明自己对事物、对社会现象的正

15、确观点与认识,以理服人。如何写好材料作文呢? 第一步,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这是写好此类作文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往年考生写此类作文容易偏题离题,就是因为没有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所致。那么,如何准确地把握材料的主旨呢?现介绍几种容易掌握的方法。1.注意材料(文章)的标题(若有标题的话)。有的文章,标题就是文章的主题。2.注意材料(文章)的开头,有的文章,开头就点出了文章的中心。3.注意材料(文章)的结尾,更多的文章在结尾点题。4.注意材料(文章)里议论抒情的句子。作者往往在文章里借助议论抒情句点出文章的中心。例如有一则中考作文材料,它先写两个书法家的故事,一个一笔一画力求酷似古人,另一个一笔一画力求自然。材料的最后一段是:“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天地。”这段话就是议论。结合故事想这段议论,就不难看出材料的主题:要敢于创新。4.注意材料后面的要求或提示语。例如一则中考作文题,它先附原文,后提出要求:“读了一棵树三堂课一文,我们受到了很多启发。请你就其中的一方面(如成功与失败、诱惑、机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熟读材料后再看要求提示,不难发现,材料中的三层含义“成功与失败”、“诱惑”、“机遇”是写作的三个范围,可根据其中的一个方面立意作文。5.注意材料里内容的前后逻辑关系。 (四)话题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