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区别.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75222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区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区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区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区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区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区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区别.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区别封闭楼梯间: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

2、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2)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平方米;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米;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平方米。(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4)如无开窗,须设管道井正压送风。但是一类高层必须有管道正压送风。 区别:封闭楼梯间无防烟前室,而

3、防烟楼梯间有防烟前室。防烟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防烟楼梯梯间与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楼梯间,均应设置为防烟楼梯间居住建筑楼梯间类型归纳与比较摘要:通过对现行各规范中涉及居住建筑疏散楼梯间形式的归纳整理,使设计者能清晰地对居住建筑的安全出口进行正确地设计。并对归纳整理中发现各规范之间存在相互矛

4、盾之处进行了必要的阐释,关键词:敞开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单元式、通廊式、塔式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筑行业是蒸蒸日上,大量的居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人的生命重于一切的理念下,有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规范防止措施。然而,居住类建筑的类型丰富多样,因而涉及到居住建筑安全疏散的规范目前就有五本之多,相互之间既有衔接又有补充。正因为涉及的规范太多,如果不认真系统地归纳整理,容易使设计人员造成概念的混淆,给设计工作带来偏差。本文就试图对涉及到的各类型居住建筑规范中对安全疏散,特别是疏散楼梯间形式的部分作一归纳比较。一、规范涉及居住建筑安全疏散的现行规范主要有1、住宅设计规范GB

5、50096-1999(2003版)(以下简称住设规)2、住宅建筑规范GB500368-2005(以下简称住建规)3、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以下简称宿舍规范)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二、居住类型、层数与楼梯间形式、安全出口的关系不同层数不同类型的居住建筑由于本身的难易程度,对楼梯间形式及安全出口个数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此特作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居住建筑类型与楼梯间形式比较表单元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塔式住宅通廊式宿舍单元式宿舍备注16层1、敞开楼梯间2、任一层面积大于500M

6、2时设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3、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时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1、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3、建筑层数为2层及以下时,可不设封闭楼梯间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1、敞开楼梯间2、任一层面积大于500M2时设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3、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1、敞开楼梯间2、当建筑层数超过2 层时应设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此条与宿舍规范4.5.2条相矛盾

7、3、耐火等级1、2级,层数3层及3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500 M2,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 100 人,可设一安全出口1、敞开楼梯间(任一层面积小于500 M2)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建规5.3.11条宿舍规范4.5.2条79层1、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普通电梯一台1、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普通

8、电梯一台1、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普通电梯一台1、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2、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普通电梯一台1、封闭楼梯间(当户门或通向疏散走道的门、窗为乙级防火门、窗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此条与宿舍规范4.5.2条相矛盾2、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屋顶(每层居室通向楼梯间的出入口处有乙级防火门分隔时,该楼梯间可不通至屋顶)3、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4、普通电梯一台建规5.3.11条,住建规9

9、.5.1.1条宿舍规范4.5.2条住设规4.1.6条1011层1、敞开楼梯间(楼梯间能采光通风,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2、单元间楼梯在屋顶联通,单元间设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窗槛墙高度大于1.2米,可设一个安全出口3、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O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此处高规6.1.1.2条与住建规9.5.1.2条相矛盾)4、普通电梯一台1、封闭楼梯间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0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普通电梯一台1、防烟楼梯间2、每层超过8户,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

10、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0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普通电梯一台1、封闭楼梯间2、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普通电梯一台1、敞开楼梯间(高规未对其它居住建筑进行说明,但此处宿舍规范4.5.2条与建规5.3.11条矛盾)2、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屋顶3、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4、普通电梯一台高规6.1.1,6.2.1,6.2.3,6.2.4条,住建规9.5.1.2条宿舍规范4.5.2条住设规4.1.6条1218层1、封闭楼梯间2、单元间楼梯在屋顶联通,单元间设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窗槛墙高度大于1.2米,可设一个安全出口,3、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

11、1O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此处高规6.1.1.2条与住建规9.5.1.2条相矛盾)4、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5、单元式高层住宅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1、防烟楼梯间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0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1、防烟楼梯间2、每层超过8户,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0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1、防烟楼梯间2、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建议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高规及宿舍规范均未明确)1、封闭楼梯间2、各

12、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屋顶3、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4、建议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高规及宿舍规范均未明确)高规6.1.1,6.2.3,6.2.4,6.3.1条,住建规9.5.1.2条宿舍规范4.5.2,4.5.6条住设规4.1.7条4.1.8条19层以上1、防烟楼梯间2、单元间楼梯在屋顶联通,18层以上每层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联通,18层及以下单元间设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窗槛墙高度大于1.2米,可设一个安全出口(与住建规9.5.1.3条矛盾)3、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1、防烟楼梯间2、两个安全出口3、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1、防烟楼梯间2、两个安全出

13、口3、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1、防烟楼梯间2、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建议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高规及宿舍规范均未明确)1、防烟楼梯间2、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屋顶3、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3、建议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高规及宿舍规范均未明确)高规6.1.1条住建规9.5.1.3条宿舍规范4.5.2条超高层1、防烟楼梯间2、两个安全出口3、至少一台消防电梯4、宜设避难层,疏散梯在避难层错位1、防烟楼梯间2、两个安全出口3、至少一台消防电梯4、宜设避难层,疏散梯在避难层错位1、防烟楼梯间2、两个安全出口3、至少一台为消防电梯1、宜设避难层,疏散梯在避难层错位高规6

14、.1.1,6.2.6条,住建规9.5.1.3条三、衍生问题通过对列表的观察以及设计中遇到的实际情形,发现仍有许多亟待澄清亟待解决的问题。1、层数的确定层数确定了才能有效地运用楼梯间形式与正确的安全出口数目。根据住宅设计规范2.0.18条,自然层数即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数。由于设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居住建筑有跃层、复式、错层等等设计方式。跃层既是套内空间跨跃两楼层及以上的住宅(6)。而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7),所以才有6+1、11+1、18+1层的概念。中间层为跃层的,要计入自然层,因为疏散的垂直高度是计算在里面的。2、折算层数的概念图 1按照住建规9.1.6注2“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应对这些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规范很明确地指出是“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层数的折算,而非习惯性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