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小白菜害虫表.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746414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小白菜害虫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秋季小白菜害虫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秋季小白菜害虫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季小白菜害虫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小白菜害虫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荆州秋季小白菜害虫调查表 李金鑫1调查方法 以荆州市郊区为调查单位,调查各点小白菜虫害种类。2 调查地点 荆州郊区2结果与分析 害虫所属科目危害特点防治措施菜粉蝶鳞翅目,粉蝶科幼虫危害,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菜青虫仅在大白菜叶背啃食叶肉,形成小型凹斑,三龄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仅残留叶脉及叶柄,并留一下大量虫粪污染菜心。菜青虫的为害可引起软腐病、黑腐病的加重和流行。1、加强田间管理,铲除田间杂草,及时清除菜田内外残株落叶,可消灭一部分虫源。2、药剂防治。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10%除虫精乳油2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0%灭幼脲1号悬浮

2、剂5001000溶液,或5%农梦特乳油2000倍液喷雾。3、生物防治。用Bt乳剂或青虫菌、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1000倍液喷雾。甜菜夜蛾鳞翅目,夜蛾科甜菜夜蛾主要以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4龄以后食量大增,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剩叶脉和叶柄,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甜菜夜蛾危害大白菜,一般89月份处于生长前期的白菜受害最重。受害植株轻者叶片被咬成孔洞或缺刻,重者仅剩下叶脉和叶柄,甚至毁种绝收。1、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2、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消灭杂草上初孵幼虫。3、化学防治(1)、卵期幼虫密度较低时使用24美满3000倍喷杀。(2)、在幼虫盛孵期使用4

3、0安民乐1000倍30阿耳发特800倍或10除尽3000倍或甲氨基阿维菌素如2.5世隆8000-10000倍进行叶面喷施。施药技巧是傍晚施药,同时在药剂中加一些糖醋。小菜蛾鳞翅目,菜蛾科小菜蛾又称小青虫、吊死鬼,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它食害大白菜心叶后,常使大白菜只有外帮而无心叶,对产量、品质都造成一定的损害。1、农业防治:合理布局,尽量避免水范围内十字花笠蔬菜周年连作,以免虫源周 而复始,对苗田加强管理,及时防治。收获后,要及时处理残株败叶可消灭大量虫源。2、物理防治:小菜蛾有趋光性,在虫发生期,可放置黑光灯诱杀小菜蛾,以 减少虫源。3、生物防治:采用细菌杀虫剂,如BT乳剂600倍液可使

4、小菜蛾幼虫感病致死。4、药剂防治:灭幼脲700倍液、25%快杀灵2000倍液,24%万灵1000倍液、5%卡 死克20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交替使用或混合配用,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菜蚜同翅目,长管蚜科在白菜叶背或留种株的嫩梢嫩叶上为害,造成节间变短、弯曲,幼叶向下畸形卷缩,使植株矮小,影响包心或结球,造成减产;留种菜受害不能正常抽薹、开花和结籽。同时传播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清除田园杂草,减少蚜源或用银灰色塑料薄膜驱蚜。蚜虫发生初期,用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 000倍液喷洒防治。斜纹夜蛾目鳞翅目,夜蛾科甜菜夜蛾危害大白菜,一般89月份处于生长前期

5、的白菜受害最重。受害植株轻者叶片被咬成孔洞或缺刻,重者仅剩下叶脉和叶柄,甚至毁种绝收。防治措施主要有用糖醋或发酵物加毒药诱杀成虫;在幼虫进入暴食期前的点片发生阶段喷施敌百虫、马拉硫磷、杀螟松、辛硫磷、乙酰甲胺磷等农药;保护和利用天敌,应用多角体病毒消灭幼虫等。黄宽条跳甲鞘翅目,叶甲科常数十成群集中在一张白叶上为害叶背尤多,使被害叶上布满稠密的小椭圆形孔洞。成虫喜吃植物的幼嫩部分。所以作物苗期受害最重,尤其是刚出土的幼苗,子叶被吃后,可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毁种。成虫在留种地主要为害花蕾和嫩荚。幼虫只为害菜根,常将菜根蛀成许多弯曲的虫道,咬断须根,使叶片由外到内发黄萎蔫而死。1、农业防治(1) 、清

6、除菜地残株落叶,铲除杂草,消灭其越冬场所和食料基地。(2) 、播前深耕晒土,造成不利于幼虫生活的环境并消灭部分蛹2、药剂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1灭杀毙(增效氰马乳油)4000倍液,大面积喷洒,可防治成虫。菜螟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以幼虫钻蛀为害为主。幼虫孵化后,爬向白菜心,吐丝缀叶,取食菜心,造成缺苗和毁种,成株菜心叶被啃食后,形成蓬头菜,多头生长,减产严重。高龄幼虫向上蛀入叶柄,向下蛀食茎髓或根部,蛀孔明显,并有虫粪排出,受害株逐渐枯死或叶柄腐烂。幼虫可转株为害,还能传播软腐病。1、因地制宜调节播期。在菜螟常年严重发生危害的地区,应按当地菜螟幼虫孵化规律

7、适当调节播期,使最易受害的幼苗24叶期与低龄幼虫盛见期错开,以减轻危害。如大白菜、萝卜等在不影响质量前提下秋季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2、结合管理,人工捕杀。在间苗、定苗时,如发现菜心被丝缠住,即随手捕杀之。3、及时喷药毒杀。应在幼虫孵出初期和蛀心前(或心叶有丝网时)喷施21灭杀毙、或40氰戊菊酯5 0006 000倍液,或2.5功夫、或20杀灭菊酯4 0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或40菊马乳油3 000倍液,或50辛硫磷、或50巴丹可湿粉1 5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BT乳剂、或杀螟杆菌、或青虫菌粉剂(微生物农药)1 000倍液。交替喷施23次,隔710天1次,喷匀喷足。1蚜虫: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次左右。2菜青虫、小菜蛾:混合发生,发生程度为中偏重,发生面积合计为130万亩次左右。3夜蛾科害虫: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发生较重。发生面积30万亩次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