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洗手绢》教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743167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29《洗手绢》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629《洗手绢》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629《洗手绢》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629《洗手绢》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629《洗手绢》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29《洗手绢》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9《洗手绢》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洗手绢教 案执教:茂名石化第五小学 李思娜 课件制作:茂名学院电教中心 丁桂江授课班级:一(1)班 课题:洗手绢课型:综合课教学内容:1 音的高低2 学唱歌曲洗手绢3 歌表演教学目的:1 让学生初步感知和分辨音的高低。2 指导学生用轻松、连贯的声音演唱洗手绢,并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清洁的思想教育。3 通过歌表演,用动作感受旋律的高低,表现儿童们劳动时的愉快情绪。教学重点(难点):1 让学生感知和分辨音的高低。2 引导学生用轻松、连贯的声音演唱。3 培养学生歌表演的能力。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谈话启示法教学手段:利用CAI课件进行教学教具准备:1 电子琴2 打击乐3 多媒体设备教学课时:一课

2、时(40分钟)教学过程:一 课前律动:听着音乐,跟着录像作律动练习。注:课前律动旨在让学生放松和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二 基本练习部分:1 师生问好2 发声练习:要求:让学生用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作练习,边唱边做动作。三 讲授新课:1音的高低(初步让学生感知发声体的大小与声音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小铃(音高) 大钟(音低) 锣(音高) 鼓(音低)2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新课的学习从引导性的谈话开始:(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家有没有帮爸爸妈妈干活呢?干些什么家务呢?”(同学)回答:“。”(老师借助多媒体显现“洗手绢”的图画),然后叫一个同学看图说话,引出新课。接着揭示课题:第八课 洗手绢

3、(1) 读词敲节奏,再走一走,跑一跑。(结合歌曲作相适应节奏训练,其目的为学习歌曲作准备)(多媒体显示)。(2)按节奏读歌词。(3)让学生用心倾听范唱。(4)跟着琴用“O”模唱旋律。(5)跟琴唱谱。(6)唱歌词,演唱时,要求学生唱得轻松、活泼,表现出劳动时的欢乐情绪,结束句要唱得干脆、利落,但不要喊,以表现劳动结束后的兴奋与自豪的心情。3歌表演目的:用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通过模仿劳动的动作,体会劳动时的喜悦心情,同时通过歌表演,让学生用动作感受旋律的高低。动作图示:(1) 学生根据图示动作进行尝试练习。(2) 教师示范。(3) 全班学生跟着录像边唱边跳。(4)分别让两个组的同学敲打乐器,其余两

4、个组的同学边作律动练习边演唱歌曲。4总结深化主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洗手绢这首歌,你们学完之后想到了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接着,老师归纳:我们学了这一课,应懂得从小热爱劳动,爱清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5下课利用第六课小蜻蜓的音乐,让学生做蜻蜓“飞”动作离开教室。教学后记:本课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用轻松、连贯的声音演唱洗手绢,并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清洁”的思想教育。同时,通过歌表演,让学生初步感知和分辨音的高低。教学时,我采用了从引导的谈话方式进行导入新课:即先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进行说话引入新课。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进行歌曲节奏这环节中,我引导学生用“走、跑、停”的方式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音乐节奏的美。在演唱过程中,引导学生联想日常生活洗手绢、洗衣服的情景,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从而渗透“爱劳动、爱清洁”的思想教育。这样,加强了学科之间综合与渗透。在个表演中,让学生通过模仿劳动的动作,体会劳动的喜悦,用动作感受音的高低。同时,通过为歌曲配乐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创编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不足之处:在讲授音的高低这一环节中,未能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的高低,“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与理解音的高低?”有待今后探讨。总结意义: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