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之我见.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8734122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园林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古典园林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园林之我见.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典园林欣赏结课论文院系 土木工程 班级 09土木Z2 学号0904530225 姓名 陈显雅 成绩中国古典园林之我见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建筑史上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在中外享有盛名。古典园林追求如诗画般的意境,通过设计师的审美艺术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穷的空间效果,层次错落别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氛围以及文化内涵。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文化 清幽 在江南的园林深处,在北国的帝王园囿,或以天然的山水为屏障汲取大自然中最清丽的幽木繁华,或以人工挖掘营造出一处碧波荡漾的私家园林,安享林木树荫和幽幽水波所带来的舒适沁凉,无疑都是夏日里最大的向往。 于帝王之家则美其名曰“夏宫”,于王公贵族则为“别

2、院”,于文人雅士到寻常百姓,则各有智慧,因陋就简,生发出各式各样避暑纳凉的妙招来。之所以有此感悟,是因为昔日同窗和同事朋友们,分别于今夏随同单位到青岛、云南、苏杭等地旅游避暑好不惬意,而各单位也因经营效益和营销部署不同,或注重福利、或精于算计,对于旅游和年假的安排各不相同。仅仅能够为我所带来回忆的,仅仅是2008奥运年随电线厂参加的一次为期三日的承德游。 “千秋功罪任评说”,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中总结清朝十大贡献中,提及到的贡献之九即在于【兴建皇家园林】满族是游猎民族,继辽、金、元后,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国家一统,国库丰盈,大规模地兴建皇家园林。在北京有“三山五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玉泉

3、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和畅春园,圆明园;在京外有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等,将造园艺术推向中国皇朝园林史上的顶峰,并留下珍贵的园林文化遗产。 结合我个人的旅游经历,在回想塞外的承德避暑山庄的旖旎风光,我们无不交口称赞,叹为观止;更加深入探究其灿烂、丰厚的文化蕴涵,尤其令世人倾倒。个人想暂且骈弃满清帝王在修建皇家园林过程中骄淫奢侈、劳民伤财的负面影响,从满清帝国皇帝的角度出发,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谈谈我对承德避暑山庄的认识。 康熙四十二年,在热河的承德始建避暑山庄。这里“左通辽沈,右引回部,北压蒙古,南制天下”,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沟通中原与东北,接连内、外蒙古的必经通道。且,此间北面紧靠着木兰围场,

4、南面离京师也很近,驿差驰马传递文书,往返不过两天时间;如果用“五百里加急”方式传送皇帝诏谕,甚至可以朝发夕至,方便帝王在战争中指挥防御部署,确实是个理想的所在。尽管各界对清十二帝疑案的讲述和结论存在种种质疑,但阎崇年总结康熙十大政绩,其一平定三番、其二收复台湾的观点能够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康熙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历朝历代学习意识最正确、学习态度最端正、学习毅力最坚强、学习眼光最长远的帝王,终生读书不辍,奋发向上。康熙皇帝的皇子也是同父皇一般,每年除却春节和生日能够休息一日,读书习字、弓箭鞍马的演练寒暑不曾间断。此忧患意识可以追溯至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大帝深刻认识到国家民族正处于内忧外患频仍之时

5、,特别是沙皇俄国侵略扩张的触角已经伸向了黑龙江地区,于是及时地把主要精力转向了北方,为此他坚持由顺治皇帝始创的北出口外围场射猎的制度,并圈建了总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的木兰围场,以身作则,倡导娴习骑射,演练兵马。 纵观历朝历代园林之营造,一般的着眼点都在于创造理想的栖居环境,能够供奉皇帝游幸、憩居、享乐、赏玩是为建造皇家园林的目的初衷。而康熙帝营造避暑山庄,则有意突破这一局限更多地出于巩固政权的考虑,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我要赞叹圣祖康熙高度的警觉和深沉的忧虑。 不可否认,康熙大帝在维护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团结方面是做出很大努力和很多贡献的,“外八庙”即是最好的例证,在避暑山庄周围敕建一批如众星之拱月

6、的豪华寺庙,营造一种浓重的神秘的宗教气氛,用以象征边疆各民族心向朝廷。“外八庙”各具特色的建筑格局,形制华美、壮观、威严、肃穆,成为北部、西北部和西南边疆各个民族礼佛、朝觐、向往之所在,其用意何其深远。康熙帝更深层的考虑,乃是通过围场开展习武射猎活动,保持与发扬他满族的尚武精神,满族原本是一个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以“马上制天下”的勇猛精进民族,可是八旗军进关之后的数十年,承平日久,渐远干戈,昔日那种勇武剽悍的传统已日渐式微。史料记载在平定吴三桂叛乱的战斗中,许多将帅已无攻城拔寨之志;甚至昔年久战沙场的名将,竟然托病请求免征;如此势力发展下去,在战斗中不难出线丢开队伍,临阵脱逃的情况。好

7、在这一危险的兆头,及时被帝王所洞悉,使康熙帝深感忧虑。终于下决心要对八旗将士严加整饬,把这里看作是训练军队的战场,磨炼皇子皇孙意志和体力的熔炉。规定从康熙二十年开始,每年都要定期北巡,组织骑兵、射手去木兰围场习武射猎。首先由皇子皇孙、宗室子弟带头,先行严格训练。 于此总结,康熙创造承德避暑山庄,是弘扬祖上尚武传统加之帝王独具慧眼弘扬中华大一统精神,于巩固疆土的同时强化政治军事部署。与康熙时代“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沙场秋点兵”刀剑争辉的场景相对应,乾隆皇帝对于承德避暑山庄的功用,逐渐转化为赏赐封爵,召见各民族首领,开展外交活动。离宫里有名的景观,凡四字的,如“南山积雪”、“北枕双峰”皆是

8、康熙所题,孙弘历不敢超过圣祖,题的都是三字,如“松鹤斋”、“水心榭”等。圣祖高宗共题七十二景,加之御题外百十多景。此际的笙歌彻夜、舞影蹁跹的承平气象,成了山庄的另一类风景线。“一座山庄,半部清史”。自康熙1703年始建此园,一直到慈禧陪着咸丰的棺材离开承德,清朝一百多年里的大事,都跟承德避暑山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此强烈推荐大家观看金铁木导演的史诗纪录片圆明园。万园之园圆明园,痛史中的痛史,一个最辉煌也最悲愤的记忆,一种既骄傲又屈辱的心情,因为不可复原而在时间中永恒屹立,因为不可申诉而向世世代代永恒言说。依据大批皇家密档、清代史料、英法联军当事人日记,独家解密一个帝国的荣辱,一部史诗电影的诞生

9、,以及圆明园一百五十年凄美故事的真相。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之异曲同工之处在于,老年的乾隆帝,饱食终日沉迷享受,看不到帝国的衰落和他国的崛起,不思笼络各方,强化统治,日日迎宾宴集,歌舞承欢。 承德避暑山庄,一部多姿多彩的浓缩版清史。于今作为旅游景区的风景名胜,山庄本身也归属于国家管理和使用,在游览怡人景色的同时,游人旅客极少注重感受到当日创建者的深谋远虑,良苦用心。但,哪怕就是那园内假山叠石,静水流深,径廊幽雅,景趣盎然也足以令我们心旷神怡;哪怕就是看那身后爬满了藤蔓的青瓦石墙的老屋,岁月历练后的苍凉感,也同样拓展了观景的视野。我们要感谢那些圣人先贤,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奠定了山庄景点三字、四字的题名才情,我们要感谢康乾盛世的帝王君主,在守土开疆的同时,将皇家园林艺术推上极致,打造出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我们要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广大劳动者,是他们用自己的一双双巧手和智慧,兴建出集承载人文文化和民族精神于一身的历史文化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宝贵的文化历史财富,愿我们国家56个民族一如你创建者所构想的初衷般,让我们的精神与灵魂有所依附,让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团结统一,强盛壮大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