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去》教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73233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心归去》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心归去》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心归去》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心归去》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心归去》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心归去》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心归去》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心归去教学设计(讨论稿)教学目标: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情思;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3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学会自主阅读。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寓说理于形象的写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准备有关故乡的诗文 2你对故乡是怎样理解的? 3搜集有关韩少功的资料 4阅读课文,在对话栏内写下心得。 (怎样写评点?可以就内容、情感、手法写,也可展开联想,写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生背诵有关思乡的诗歌。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

2、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 故乡是可大可小的。到了县城,家乡是一个村庄,是村头的千年香樟,是一味熟悉的菜肴香气。到了省城,家乡是麻石铺的鱼圆,是溱湖的会船【设想:或取老姜堰记忆中更深刻更典型的意象】。到了国外,家乡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美丽的汉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韩少功笔下

3、的家乡,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设想:也可以以歌曲导入,课前播放费翔的故乡的云或者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二、解题本文题目叫“我心归去”,写作本文时作者身在何方?心归何处?【明确】身在法国,心归故乡。三、整体把握 问:作者身在法国,心归故乡,必然要写到在法国的生活和对故乡的思念,据此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明确】1-4 写在法国生活的孤寂空虚。5-9 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四、研习课文1、作者在繁华的法国圣纳赛尔市仅仅呆了一个月便归心似箭,难道那里条件不好么?作者在圣纳赛尔的居住条件如何?【明确】法国环境和条件好,“雅静的别墅”、“两层楼”、“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蓝海”、“绿公园”可见作者在

4、法国的生活条件是相当的风雅奢华。2、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作者的感受是什么?【明确】“难耐的冷清”问:为什么会感到难耐的冷清?(指名朗读第2小节)【明确】(投影)没有熟悉的声响冷清没有熟悉的环境、人群无所适从感受 没有熟悉的语言无处逃遁没有熟悉的文化无可入手 3、身处异国他乡,虽然物质环境极其优越,但是作者的内心却怀有无边的寂寞、孤独与空虚。文中虽然没有文字直接提到自己的无聊与孤独,但是我们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那么,作者是如何渲染这种心情的?请赏析你最欣赏的语句。【提示】“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无聊至极的举动,六次已经让人倍感无聊了,何况是六十次。这个夸张手法的运用,说明无聊的日子将作者

5、几乎逼“疯”了。【补充资料】(投影)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鲁迅社戏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秋夜体会这两个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何方”,两个“不知道”说明这里的一切都那么陌生,人群陌生,环境陌生,这是直写寂寞。“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连用三个“法语”用反复来渲染心中的烦闷,熟悉的母语离你而去,就像被囚禁在

6、监狱里无处可逃。“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运用反复的手法渲染自己的孤独感。“悬崖”“深谷”运用比喻修辞,将抽象的无形的情感孤独与空虚,写得具体化、形象化。4、作者心归故乡,难道就只是因为害怕那里的孤寂冷清吗么?【明确】不是,还有惦念亲人,思念故乡从哪里看到的?“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5、作者是怎样表现对家人的思念的?(齐读第5段,赏析)【明确】作者通过对亲人生活场景的充满温情的想象,抒发了自己在异国他乡对亲人的强烈思念,抒情、议论与叙述相结合的笔调使语言充满

7、感染力。6、作者如此思念故乡,除了以上所说的原因,是不是因为故乡很美呢?他的故乡怎么样? 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了表现故乡的特点的?【明确】对 比 异乡:繁华 静谧 风雅 冷清 孤独 空虚欲扬先抑 故乡:贫瘠 脏乱 拥挤 惦念 亲切 激动问:故乡的哪些风物让他魂牵梦萦?故乡的小径、月夜、草坡、小羊、犁头。想象越是具体,想家的感觉就越强烈。特定的意象、真实的细节使故乡有血有肉,可感可触。家乡的存在,使时间获得了可以捉摸、可以保存、可以复活的形态。问:你有过想家(思乡)的感觉吗?想家(思乡)时你最想念家里(家乡)的什么?说说你心中的家或故乡。【设想:这里可以安排一个学生活动,要求学生写一段文字描述

8、记忆中的家或家乡,注意意象的选择,注意声、形、色、味的兼顾。】例:家乡是鞭炮的硝烟,是青葱碧绿的田野,是清澈见底的秋水。拖着鼻涕的孩子,爬树,掏鸟窝。那里未必有“激情燃烧的岁月”,但铺满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问:“这哪里对呀?”什么东西不对?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想象到的却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月夜、草坡、小羊、犁头不对。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太过思念自己的故乡了,即使舒伯特的独唱曲是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他却认为它应该是献给故乡的。这正如对话栏中王国维所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投影)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这里的“月”

9、、“花”、“鸟”都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就像他相信所有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种欢快的曲调也是带泪的笑。7、作者对故乡的爱可以说是到了一种执爱的境界,那么什么是“故乡”呢?现代汉语词典对故乡的定义: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老家;家乡。问:作者呢,并没有对故乡作客观性的定义,而是用形象化的语言对故乡进行个性化的阐释,请同学们好好找找,作者他所认为的故乡是什么?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是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故乡的美总是含着悲伤。【明确】自己的生命与故乡融为一体,自己的喜怒哀乐甘苦荣辱都与故乡丝丝相连,所以这付出的“悲”才会使人留恋,与这“悲”

10、水乳交融的地方,才会更使人留恋,故乡因留恋而美。可是这种美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甚至消逝,因此你会为此感到伤悲。例如鲁迅的故乡中就这样写道:“在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作者离开家乡二十多年始终惦念故乡,圆月、沙滩、西瓜地,还有欢快的少年,终于回到家乡,但是却没有活泼可爱的小伙伴闰土,没有淳朴自然的民风,这一切的变化都让作者感到悲伤。)故乡不是商品,不是旅游景区,不是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故乡比旅游景区多了血、泪、汗水。【明确】这里的“血”是指“血浓于水的情感”;也可以是我在故乡奋斗拼搏留下血泪;“泪”里

11、有成功或者失败;“汗水”就是我们的艰辛劳作、奋斗与耕耘。故乡有你曾经的苦难、挫折与拼搏,所以让人留恋,让人难以忘怀。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明确:三个“失望”其实饱含对故乡繁荣昌盛的期望,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这种期望会成为对故乡奉献的动力,这种动力能使你为故乡流血、流泪、流汗,引发你为故乡创造有价值的物质(金麦穗)与精神(赶车谣)。【设想:这里或可安排一个仿写“我会对故乡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那种失望能”,如果前面已经安排片段写作,这里就从略。 】

12、【课堂拓展】:赏读艾青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尽管遭践踏受蹂躏,但依然是自己的祖国。)人是要有一个守望精神的家园的。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拥有故乡的人才拥有心灵回归的无限幸福。五、总结全文【设想:或省?】主题升华:人与故乡是怎样一种关系?故乡是人的精神寄托,拥有故乡的人才拥有心灵回归的无限幸福;人只有对故乡付出艰辛劳动,才拥有真

13、正意义上的故乡。 感慨: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可是今天,“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无论是以开发的借口还是以城市化的名义。我们只能在故土上想象故土,只能在家园里怀念家园。那么,不妨在投奔那个面目全非之地的时候,用残留的乡愁酿一坛酒,让自己发出醉后的呓语吧!六、结束语:思乡是一曲永恒的歌谣,尽管忧伤,却不改灿烂。尤其是身在异乡他国,这种思念更是刻骨铭心,销魂蚀骨。著名作家韩少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切身之感。【或:对故乡的爱,铭刻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流淌在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无论走多远,依然忍不住回头眺望。】【再或:最后用韩少功的话来结束这堂课,“我们无论走出多么

14、远,故乡也在我们血液里悄悄潜流,直到有一天突然涌上我们的心头,使我们忍不住回头眺望。回望故乡,是每一个人自我辨认的需要,也是远行的证明。”】七、布置作业以“想家”为话题,通过联想和想象,通过具体的意象来抒写你的思乡之情。板书设计我心归去韩少功异乡:雅致奢华冷清、虚空、发疯对比 我心归去故乡:贫瘠脏乱亲切、激动、幸福附录: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设想:主体部分或者不按以上步骤研读,可以综合起来,将巴黎和故乡比照着赏析】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