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731961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同点:患者取位,充分暴露,医生站位,检查方法,检查容,两侧对比,恢复设备及体 位,报告结果,触诊前要搓热双手,听诊前握热听诊器体件。一般1、体温检测:患取坐(休息30分钟),医(取消毒后体温计确认处低温位置,甩35以 下),检法(触摸腋窝,体温计头端置腋窝深处夹紧)一报告:(10分钟后读数)被检者 体温,属正常体温;2、脉搏检测:患取坐,前臂自然外展,医站右,检法(示中环三指并拢,指腹置腕部桡动 脉处,适当压力触,至少15-30秒,双侧对比一报告:脉率、节律、紧度、强弱;3、呼吸频率:患取坐,暴露胸部,医站右,检法(观察胸廓起伏30秒)一报告:呼吸频 率;4、血压测量:患取坐(休5-10分钟

2、),脱衣袖肘与平第4肋(卧位时腋中线水平),医 站右(检查血压计水银柱是否在0),检法(袖均匀紧贴皮肤缠右上臂,下缘在肘窝上2- 3cm,气袖中央位肱动脉表面,松紧度约一手指,左手持听件置肱动脉搏动处即中央偏侧尺 1cm,充气音消后再升20-30mmHg,缓慢放气约2-3mmHg/秒,双眼平视看水银柱)一报告: 血压;5、身高测量:患脱鞋站位,检在右,检法(头臀足三点靠测量仪,头顶最高点与立柱垂直 线交叉点读数)一报告:身高cm;6、体重测量:患脱鞋站位,医站右,检法(单衣站仪底座上,中央站直,读数)一报告: 体重Kg;7、头围测量:患取坐,医站右,检法(皮尺从枕骨粗隆经耳颞部至前额,水平围成

3、一圈取 头围最大径)一报告:头围cm;8、体型:正力90,无力小于90,超力大于90;9、皮肤:患取坐,暴露前胸、前臂、下肢等,医站前,蜘蛛痣:检法(棉签或火柴杆压迫痣中心,观察消失、复现),皮下出血(2点,35紫,5 斑),皮肤弹性:检法(手背或上臂侧,示拇指捏松看平复),水肿:检法(拇指指腹轻压,胫骨前皮肤看凹陷)一报告:弹性正常7下降,轻中重度水 肿; 10、淋巴结:患取坐位(腹股沟平卧位),医站前或右,容(颌下、颈浅表、锁骨上、滑 车上、腋窝、腹股沟),检法(右手三指并拢稍弯触,紧贴皮肤,由浅至深,滑动触诊,双侧对比);(患头稍低或偏向检查者)颌下-颈浅表(颈前及颈后)-锁骨上,(左手

4、托左前臂右手 触)滑车上;(左侧检查:左握左臂外展右手检)腋窝的腋尖-中央-胸肌-肩胛下-外侧;(平卧位下肢直站右侧)腹股沟上群(韧带下方水平组)、下群(大隐静脉垂直组)一报告:视诊(隆起、色变、皮疹、瘢痕、痿管),触诊(大小、硬度、压痛、粘连、窦 道)。头颈1、眼球运动:患取坐,医站前,检法(右示指或手执棉签,置患眼前30-40cm,要求患头 不动,眼球随指或物移动,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移动)一报告:眼球运动正 常。2、睑、巩、结:患取坐,医站前,眼睑及眼结膜:检法(闭眼、睁眼,示拇指捏上睑中外1/3交界外过缘,患向下看,顺势 将眼睑向前下牵拉,示指向下压睑板上缘,与拇指配合将睑

5、缘向上捻转),巩膜:检法(患向上看,拇指轻压下眼睑下缘,暴露巩膜及球结膜)报告:容(有无眼睑水肿、上睑下垂、闭合障碍、倒睫、巩膜黄染、睑结膜充血苍白、 球结膜充血水肿)。3、角膜:透明度,溃疡、白斑、软化、老年斑、KF环4、对光反射:患取坐位,医站前,检法(|直接对光反射|:光线快照右侧瞳孔并观察,左 侧同样对比;间接对光反射I:手或遮挡物在鼻梁外遮光线,光快照右侧瞳孔并观察左侧, 左侧同样对比)一报告:光线剌激后(另一)瞳孔缩小,移开光线后复原;5、集合反射:患取坐位,医站前,检法(注视检查者1m的手指,逐渐移至患眼前5- 10cm)-报告:观察到眼球聚、瞳孔缩小;6、咽部及扁桃体:患取坐位

6、头略后仰,医站前,检法(口发长“a”音,压舌前2/3与后 1/3交界处,光照或手电下观察),容(咽部粘膜、扁桃体、软腭运动、悬壅垂、吞咽运 动)一报告:咽粘膜充血、红肿、分泌物、咽反射,扁桃体红肿、肿大程度(1度不超咽 腭弓,2度超咽腭弓,3度达或超咽后壁中线)、分泌物颜色及性状、苔片状假膜,软腭运 动正常,悬壅垂居中,吞咽呛咳。7、颈部血管:静脉:患取半坐,医站前,观察法,一报告:颈静脉不明显(平卧时不超锁上至下颌角距 下 2/3); 动脉:患取坐,检站前,检法(视、触、听,触诊时不能同时触按,双侧对比)一报告: 颈动脉搏动明确(主闭、高血压、甲亢、贫血时),双侧搏动对称,未闻及血管杂音。8

7、、甲状腺:患坐位,医站前(后),容(峡部、侧叶),检法(视诊,触诊,听诊用钟型 体件贴甲状腺部位,双侧对比),峡部:医站而,拇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摸,触气管前甲状腺组织(2-4气管环),吞咽 再次检查,医站后面,用示指上摸,余同;侧吐:医站匾,一手拇指压甲状软骨推对侧,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前挤, 拇指触,吞咽再次检查,医站向,示中指施压推气管,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前 挤,示中指触,吞咽再次检查一报告:视(大小、形态、对称,吞咽上下),触(峡部有 无增厚,侧叶大小结节震颤),听(血管杂音)。9、气管:患取坐,颈处直立,检站前,检法(示、环置两侧胸锁关节,中指气管上,观察 中指是否居中

8、或中指置气管与胸乳肌之间根据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一报告:经触诊及观 察,气管居中。胸部1、视诊:患取坐,露前胸及胸背,医站右,检法(先俯视,后侧视),容(体表标志物、 胸壁、胸廓、呼吸运动,患平卧或坐位),体表标志物(胸骨上切迹、胸骨柄、胸骨角、剑突、肋骨、肋间隙、腹上角、肩胛骨、肩 胛下角、第7颈椎棘突、肋脊角、前正中线、胸骨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 线、肩胛线、后正中线、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肩胛上区、肩胛区、肩 胛下区、肩胛间区);界一报告:有无皮疹、蜘蛛痣、斑痕,胸壁静脉有无曲; 胸廓一报告:形态、两侧对称,肋间隙、有无畸形、局部隆起:呼吸运动一报告:(呼吸运动

9、类型、频率、节律均匀整齐、幅度正常),2、触:患取坐,医站前,暴露前胸、胸背,容(胸廓扩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胸廓扩度:|法:搓热双手,双手置胸廓下方前侧,拇指沿肋缘向剑突,指尖前正 中对称,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两侧前胸壁,嘱深呼吸;|后胸廓|检法:两手平放背部相当于 10肋水平,拇指中线平行,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嘱深呼吸一报告:双侧呼吸强度和一 致性;语音震颤:患仰卧.医站右.检法:搓热双手.双手掌或手掌尺侧缘对称放两侧胸壁.罗 低单调,、,自上而下,从到外,左右反复,交叉比较一报告:两侧相应部位异同,有 无增强或减弱;胸膜摩擦感:患仰卧,医站右,检法:手掌平放前下侧胸部或腋中第5、

10、6肋间,深慢呼 吸,分清吸气相、呼气相,屏住呼吸再检查一报告:皮革样摩擦, 3、叩:患取坐位,检站前或后,暴露胸背部,检法(间接叩诊:左手中指第2节紧贴叩诊 部位余指抬起不触体,右手指全弯曲中指指端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2节指骨远端, 腕关节与掌指关节活动肘不动,方向垂直,叩完即起,同一部位应连续叩2-3次,从第1 肋开始从上到下逐一肋间叩,先前胸,其次侧胸,最后背部,肺部需重叩),容(对比叩 诊、肺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叩诊); 对比叩诊:检查原则(从上而下、左右对比、外对比、上下对比),前胸平行肋间,避开 心脏、肝脏,侧胸平行肋间举手腋窝起叩,背侧叩时患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肩胛 间奁平行脊

11、柱正中线,情胛下区平行肋间,避开肩胛区一报告:双肺叩诊为清音,心肺、 肝肺重叠外为浊音; 肺界叩诊(肺上界即肺尖部叩诊::斜方肌前缘中央起,从向外清转浊时为外侧点,再从中 央起,从外到清转浊时,为侧点一报告:肺尖宽度正常,为5cm(外2.5cm); 肺下界叩诊I:均匀呼吸,指帖肋间隙与肋平行,2肋起逐肋间叩诊,由清变实即为肺下 界,分别在右锁骨中线、左右腋中线、左右肩胛下线一报告:锁中、腋中、肩胛下分别 6、8、10肋间隙; 前界叩诊:右2-6、左2-5或6、上-下、外-), 肺下界移动度:平静呼吸在肩胛下线上叩出肺下界,嘱深吸气后屏气,同时向下叩,清转 浊时做一标记,恢复平静呼吸,再嘱深呼气

12、后屏气,自下而上叩清转浊时做一标记,测量 两标记之间距离一报告:被检者肺下界移动度为6-8cm(低4cm高3cm)。4、听:患取坐,暴露前胸或胸背,医站前,检法(嘱患轻微口均匀平静呼吸,必要时深呼 吸、屏气或咳嗽后再听诊,医握热听诊器体件,右手拇指和中指捏拿听诊器体件,膜型体 件听诊,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左右对比、避开心脏,沿锁骨中线和腋前线听诊前胸,腋 中线和腋后线听诊侧胸,肩胛下线听诊背部,每次听诊2呼吸周期),容(正常呼吸音、 异常呼吸音、罗音、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报告:正常(气管1: 1胸外,支气管1: 3呼长喉、胸骨上窝、背6/7/1/2椎,支肺 1: 1胸骨两侧、背3/4椎、肺尖

13、,肺3: 1吸长大部);异常(肺泡强弱,肺泡区听到 支,肺泡区听到支肺);罗音(干高调哨笛低调鼾,湿粗中细捻);语音共振:嘱患用一般声音强度重复发“ yi ”音,从上而下,左右两侧对称部位,对比听 诊一报告:有无增强/减弱胸膜摩擦音:膜型听件置前下侧胸部或腋中线第5、6肋间,注意呼气相、吸气相,嘱屏住 呼吸或深呼吸后,再次重复听诊一报告:吸气末或呼气初明显,屏住呼吸后消失,深吸气 时增强。5、乳房:患坐位,暴露前胸,检站前,视诊:一报告:两侧是否对称,皮肤有无发红、溃疡、橘皮样改变,乳头位置、大小、对 称性,乳头有无陷和分泌物;触诊:手指及掌平置乳房上,指腹轻施压力旋转或来回滑动触诊,由浅入深

14、,先健侧后患 侧,外上象开始,左侧顺时针,右侧逆时针,最后触乳头一报告:双侧乳房有无包块部 位、大小、外形、硬度、压痛、活动度,乳房有无红肿、触痛,乳头有无触痛,硬结、溢 液,弹性有无消失。6、心脏视诊:患仰卧,暴露前胸,医站右,检法(首先站右,弯腰低头侧视,观察心前区 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然后,取坐位,正俯视整个前胸,观察心尖搏动围及位置),容(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一报告:胸廓有无畸形,心前区有无隆起, 心尖搏动在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0.5-1.0cm,搏动围约2.0-2.5cm,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7、心脏触诊:患取仰卧,暴露前胸,医站右,容(心尖搏动、心前区搏动、震颤、

15、心、包摩 擦感), 心尖区搏动:左乳头下方心前区,先右手全手掌,然后示、中指指腹并拢准确触诊心尖搏 动最强点的位置和围;心前区及震颤:各瓣膜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右手全手-手掌尺侧小鱼际或者示 中指指腹 心包摩擦感:患取坐稍前倾,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右手小鱼际或并拢四指掌 面,嘱屏气后再次检查 一报告: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侧0.5-1.0cm处,搏动无增强或减弱,心前 区有无触及震颤和心包摩擦感,(心、包摩擦感于收缩期呼气末明显) 8、心脏叩诊:患取仰卧(坐位时板指肋间垂直),暴露前胸,医站右,容(左右两侧相对 浊音界),检法(间接法,轻叩,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由

16、外向,逐肋叩诊,清变浊时做 标记,每次移动不超0.5cm),四:左侧第5肋(男性乳头下1肋)即心尖搏动外2-3cm开始,由外向叩,余肋从锁骨 中线由外向叩,清变浊作标记,叩至第2肋) 右界|:右锁骨中线第2肋起下叩,清变浊为肝上界,上移1肋从右锁骨中线,由外向叩, 清变浊作标记,叩至第2肋);一报告:心脏相对浊音界表格有,左侧8 (5肋)/6 (4肋)/4 (3肋)/2 (2肋),右侧4 (4肋)/3 (3肋)/2 (2肋),(前正中线至胸骨边缘约2cm),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8-10cm;9、心脏听诊:患取坐,暴露前胸,医站前,五区及顺序(二尖瓣区即心尖区:心尖搏动最 强点一肺动脉瓣:胸骨左缘第2肋间一主动脉瓣:胸骨右缘第2肋间一主第二听:胸骨左 缘第3肋间一三尖:胸骨左缘第4、5肋间,逆时针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