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常规.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71799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外科护理常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常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常规.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科手术护理常规一、病人术前常规准备除急症手术外,病人从术前一天开始进行常规准备工作,到手术日晨完成。主要内容为手术区皮肤准备,配血,药物过敏试验,呼吸道准备,胃肠道准备和麻醉前准备等。1、 手术区皮肤准备(1)、目的:防止术后切口感染。(2)、注意事项:一般在术前一天剃除手术区毛发,范围不可少于手术切口周围1520cm。绷紧皮肤勿剃破,以防感染。各备皮区域的皮肤若有炎症应经治愈后考虑手术。操作过程要注意保暖。备皮皮完成后嘱病人沐浴,修剪指甲,更衣。(3)、皮肤准备范围 颅脑手术:剃去整个头部和颈部的头发及毛发。除前额手术外,可保留眉毛。 颈部手术:自下唇至乳头连线,俩侧到斜方肌前缘。 乳房手

2、术:自下颌至脐平,前到健侧锁骨中线,后过腋后线,包括患侧上臂及腋毛。 胸部手术:自锁骨至脐平,前过对侧锁骨中线,后过背正中线,包括患侧上臂上1/3及腋毛。 腹上区手术:自乳头连线至耻骨联合,俩侧到腋后线,剃净阴毛,清洁脐孔。 耻区手术:自剑突至大腿上1/3前内侧,俩侧到腋后线,剃净阴毛,清洁脐孔。 肾手术:自乳头连线至耻骨联合,前后均过正中线,剃净阴毛,清洁脐孔。 腹股沟部手术:自脐平至大腿上1/3前内侧,俩侧到髂嵴,剃净阴毛。 会阴及肛门部手术:自髂前上棘至大腿上1/3,包括会阴及臀部。 四肢手术:以切口为中心,上下超过20cm的整段肢体,修剪指(趾)甲。(4)特殊要求:阴囊,阴茎手术病人入

3、院后,局部每日用肥皂水清洗,温水浸泡至术前一日备皮。骨科手术术前三天开始用肥皂水清洗,术前日剃除毛发后用70%乙醇消毒备皮区并用无菌巾包扎,术日晨重新消毒后包扎。详见各有关章节。2、 呼吸道准备 吸烟病人要求术前禁烟俩周,以免呼吸道分泌多而引起术后肺部并发症;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感染者应用有效抗生素积极治疗,痰液粘稠者用庆大霉素和糜蛋白酶混合后做雾化吸入,哮喘病人还可以用地塞米松做雾化吸入。3、 胃肠道准备 (1)饮食: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2)通便:一般手术,术前一天给病人服缓泻剂,如番泻叶,石蜡

4、油,硫酸镁等,或术前日晚灌肠。防止术中因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排出而污染手术区,并预防术后便秘,腹胀。结肠,直肠手术病人胃肠道准备的特殊要求见各有关章节。4、 其他有关护理措施(1)根据病人手术要求配血。(2)常规进行药物过敏试验。(3)术前日晚常规服用镇定,安眠药物,以保证病人良好的睡眠。5、 手术日晨护理(1)定时测生命体征,关注病人的主诉。如出现发热,女性病人月经来潮,药物反应等情况,与医生联系,必要时推迟手术。(2)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衣裤,取下眼镜、假牙、首饰等附属物品。(3)术晨按疾病及手术需要留置导尿管,盆腔手术留置导尿管。(4)去手术室前要求病人排空尿液,然后注

5、射麻醉前用药。(5)按术中需要将病历等带往手术室。(6)病人离开后,准备术后的床单位,按麻醉,手术的需要配备如监护仪、抢救车、急救包等用物。有条件的医院,术后3天安置病人与监护室,以便观察病情及处理。二、急症病人的术前护理急症手术前须抓紧时间,根据病情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做好术前准备,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手术治疗。1、 心理护理 病人突然患病,病情变化快且危重,在身心两方面都超出其适应范围,病人紧张、焦虑再所难免,护理工作要见缝插针,在迅速抢救的同时,不失时机地给予心理疏导,稳定病人情绪,帮助病人尽快在心理上适应,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2、 术前常规准备及四禁要求 病人按常规备皮、配血、做药物过

6、敏试验及麻醉前准备,立即禁食、水,急腹症者禁服泻药及灌肠,未明确诊断前禁用止痛剂。3、术前急救处理 休克病人,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按时按量输入,注意病情监测,急腹症病人,血压平稳者给予半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症状、体征改变,使用有效抗生素,输液,积极纠正体液平衡;外伤出血病人,应尽快采取措施,如加压包扎、压迫止血或止血带止血;开放性损伤病人,尽早处理伤口,以防休克、感染等严重后果出现。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护士应胆大,心细、反应敏捷、动作熟练、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并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三、手术后护理病人手术完毕返回病房至出院这一阶段称手术后期。护理重点在于重建病人生理平衡,密切观察病情

7、,帮助病人解除不适,积极防治并发症,给予适当的健康指导,促进病人全面康复。(一)病人恢复生理平衡1、 术后返回病房的即刻护理(1) 由34人平稳地将病人平移至病床,减少震动,防止血压的波动。注意保护导管勿脱落。(2) 立刻测一次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3) 观察静脉输液是否通常,滴速是否合适。(4) 接好各种引流装置。(5) 盖好被褥,注意保暖。若用热水袋,温度须低于50度,勿贴身放置,以免烫伤。(6) 与麻醉师及手术医师交班并查阅病史,整理并执行医嘱。2、 安置适当的体位(1) 病人回病房后,根据麻醉方法安置体位。1、全麻未清醒病人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易于排出口腔内呕吐物及咽喉部分泌

8、物以防误吸引起病人窒息或吸入性肺炎;2、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去枕平卧6至8小时,以减少脑脊液外漏,避免头痛;3、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平卧4到6小时,以防止血压波动;4、局麻对机体影响小,术后不强调卧位。(2) 麻醉反应过后,病人血压平稳,可依据手术部位及病情需要调整体位。1、颈、胸部手术后采用高坡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引流,2、腹部术后用低坡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循环及腹腔内渗液、渗血的引流,以防发生膈下感染;3、头面部手术后将头部抬高15度到3度以利血液循环,预防脑水肿,降低颅内压;4、脊柱或臀部术后取俯卧位或侧卧位。(3) 在保证病人舒适的前提下,护士应帮助、鼓励其采用合适的体位并告知目的,争取病人

9、的主动配合。病情平稳后要适当变换体位,防止局部受压过久,并做好皮肤护理。3、 监测并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 全麻或大手术后病人术后每15到30分钟测定一次血压、脉搏、呼吸,平稳后改为1小时一次。中小型手术30分钟监测一次,直至平稳。术后3天内对体温的观察每天3次,在2到3天内体温升高,一般小于38度,临床上称为外科热或吸收热。无需特殊处理。体温大于38度或发热持续不退,以及术后3到5天后发热。要积极寻找原因。4、 保证有效的引流 病人、手术后因治疗的目的可能留置各种引流。无论何种引流,都须保持通畅、有效,要防止外部受压、扭曲、折叠,管内的阻塞可用挤压或冲洗的方法解除。观察引流物的色、质、量,从而判

10、断有无出血,感染或其他并发症;要牢固管道各部位的衔接,防止脱落;另外,妥善固定,保证无菌,并对周围皮肤进行适当的保护也为引流护理中的重要内容。5、 促进切口的愈合 手术后定时观察切口情况,敷料是否脱落、有无被渗血、渗液湿透,如有上述情况要及时更换并记录;切口在会阴部或肛门附近,要防止大、小便污染,增加敷料更换次数;加强病人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早期要注意局部出血情况,后期注意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现象。(二)病人消除了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做好解释,安定病人及家属的情绪,并要求家属配合做好思想工作,护士要多加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的同时更耐心、细致、不厌其烦。(三)病人维持了营养平

11、衡术后应根据病人病情给予输液、恢复饮食,补充营养,防止内源性能量和蛋白质消耗。1、非消化手术 视手术大小、麻醉方法和病人的反应决定开始进食的时间。局麻小手术后如无特殊不适,一般即可进食;大手术病人因生理干扰较大,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决定进食时间;其他病人术后6小时开始进食,从半流质或流质逐步向普食过渡。2、消化道手术 一般情况下禁食2到3天,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腹胀消失后可进流质,从少量向全量过渡,术后5到7天可进半流质,10天左右改为普食。开始进食早期,避免服用牛奶、薯类等胀气食物。食道手术后为预防吻合口瘘,禁食时间可达7天左右,开始进食后,食物量和性状的过渡更为细致、严格。术后禁食病人

12、须从静脉获得水、电解质和营养素,如禁食时间较长可考虑肠外营养支持;开始进食后,早期仍从静脉途径得到适当的补充,以保证充足的液体和营养摄入。禁食期间须注意口腔卫生,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若有溃疡或真菌感染,给予积极处理。(四)病人脱离了不适状态1、切口疼痛(1) 特点:切口疼痛于麻醉作用消失后出现,24小时内最强烈,一般2到3天后逐渐减轻。疼痛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休息、睡眠甚至身体器官的生理功能,不利于病人的恢复。(2) 处理:根据手术情况,术后48小时内可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或强痛定,必要时隔4到6小时重复,不可多次使用,以防成瘾。尽可能提供能缓解疼痛的方法,如鼓励病人进行愉快的交

13、谈等方法。2、恶心、呕吐(1) 发生原因:恶心、呕吐常见原因为麻醉和手术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其他原因可能为电解质紊乱、糖尿病酸中毒等,腹部手术后可能由于急性胃扩张或肠梗阻引起。(2) 处理:根据不同的病因做相应的处理,对症处理可使用镇静止吐药。对频繁呕吐者应稳定其情绪,注意观察呕吐物的色、质、量,保证病人口腔清洁和床单位整洁,教会病人在呕吐时注意保护切口以防张力过高影响愈合。3、腹胀(1) 发生原因:腹胀常由于术后胃肠道功能受抑制,以致积气过多所引起,一般术后2到3天随胃肠道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以自行缓解。严重的腹胀可使膈肌抬高、下腔静脉受压,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此外,由于局部张力增高,影

14、响胃肠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并加剧疼痛。(2) 处理:半卧位,避免胀气食物。必要时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非肠道手术可用新斯的明肌内注射或穴位注射。在无禁忌的情况下,应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如果腹胀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警惕是否有肠梗阻、腹腔感染等情况,须对因处理。4、尿潴留(1) 发生原因:尿潴留多由于麻醉后排尿反射未恢复,肛管、直肠等盆腔手术后以及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所引起。术后病人有尿意但排尿困难,叩诊膀胱区呈浊音,说明有尿潴留。(2) 处理:对尿潴留的病人,如病情许可,可以通过改变体位或协助病人坐器、站立排尿。亦可在耻区按摩、热敷,给病人听流水声诱导排尿,女病人可用温水冲洗会

15、阴。以上措施无效后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导尿,一次导尿量少于1000毫升。如导出尿量多于500毫升者,应留置导尿管1到2天,有利于膀胱逼尿肌收缩力的恢复,留置导尿期间做好导管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如考虑到前列腺肥大或术中可能损伤骶丛神经丛神经则在手术前即留置导尿管。5、呃逆(1) 发生原因:呃逆为神经中枢或膈肌直接接受刺激所引起,一般多为暂时性。(2) 处理:可采用压迫眶上缘,短时间吸入二氧化碳,给予镇静安眠或解痉药物。6、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评估术后早期,机体生理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特别是术后三天,应严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处理。二、健康教育(1)告之病人和家属,安稳的情绪、充足的睡眠及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并注意督促执行。(2)为适应手术后的变化,要求病人术前练习在床上大、小便;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以及如何在咳嗽时保护好切口以免加重疼痛,督促吸烟病人禁烟两周;胸部手术病人,要求掌握腹式呼吸方法;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前要练习头颈部过伸仰卧位,以保证能耐受手术体位;胃肠道手术病人,更要强调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刷牙,以防口腔炎症。(3)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和手术过程中的配合。(4)结合病人的特点,解释术后三天内常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处理方法。 王浩屯中心卫生院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