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71626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答题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说明文答题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说明文答题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说明文答题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说明文答题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明文答题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答题技巧.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说明方法:举例子:举了 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 (事物的特点)。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

2、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用 和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打比方: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

3、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答题模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相连的几个段落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答题技巧:(1)看所给段落是否与前文总说部分

4、顺序一致。(2)找出相连的几个段落所使用的说明顺序。(3)写出不可调换的理由。答题模式:这几个段落不可以调换,因为它们采取了由 到 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

5、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指出说明语段的作用:答题技巧:(1)从结果方面考虑:首段:引出说明对象,领起下文。中间段:承上启下。尾段:总结全文或前文,呼应开头。(2)结合说明方法谈。答题模式:通过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 。说明文第一段陈述现象或者说一个小故事或者出一则谜语等,有何作用?答题模式:引出 说明的对象;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阅读兴趣;说明说明对象的 特征。品味说明语言 :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答题技巧: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模式:加点词在句

6、中表示 ,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 的特征/事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或某两个或多个加点词的顺序能否颠倒?并说明理由。 答题技巧:(1)表明态度:不可以。 (2)指出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指出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指出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或颠倒后与前文逻辑顺序不相符合。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技巧:(1)表态(删还是不删)。 (2)解释词语的含义。(3)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4)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显得太绝对

7、),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答题技巧:可找表程度的修饰词、代词(“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数字等。答题模式:该词在句中表示 ,说明了事物 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答题技巧: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或几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二、说明文阅读理解聆听植物的心声 秦岭古老的印第安人有这样一个传统:他们在砍树或锯树枝之前,会做上一段祷告,以此

8、来请求树木原谅。现在一些科学家认为,美洲土著居民的这种传统习俗,可能会成为科学家们研究植物也有语言的一种依据。 德国波恩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地对植物进行最新声学研究后发现:人采花时,花朵会“哭泣”;人摘黄瓜时,黄瓜会尖叫“;甚至连正常生长的水果也会发出咯咯的声音。看来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似乎还真为民间的传统提供了佐证。不要以为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法国物理学家施特恩海默说:“20年前也没有人相信鲸鱼会唱歌,而现在鲸鱼的歌唱已经被破译了”。 为了探索植物语言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后来他们发现: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的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反应与动物抑制疼痛

9、和创伤的反应几乎一样。例如在虫咬叶子时,叶子便释放出一种激素,类似于动物受到伤害时释放的内啡呔。它们对待伤痛的化学反应如此相似,在植物表面喷洒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后,就会像在动物身上喷洒此类物质一样,都能消除伤痛反应。对此,纽约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学家伊恩鲍德温说:“这就是植物喊哎哟的方式。” 德国德雷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魏泽教授认为,树木是通过声音来相互沟通和了解的,但由于这种声音频率很高,人耳反而听不到。而波恩大学的科学家弗兰克朱利曼不仅证实植物语言的存在,而且还研制出了能够探听植物语言的激光驱动麦克风。当植物叶子或根茎被切开时,植物就会发出痛苦的声音信号在整个切面释放出乙烯气体。弗兰克朱利曼一直用

10、钟形玻璃容器收集这种气体。这种气体的分子开始轰击标准激光束,然后产生振动,形成麦克风能够探听到的声波。朱利曼说:“植物受到的压力越大,麦克风收到的声音信号就越强。” 还有的科学家认为,植物是通过一种能量进行相互交流的。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它可以被测量出来,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使这种光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光。不管是通过高频声音还是通过光,随着科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最终一定会破译植物的语言之谜。 1文章开头叙述印第安人的传统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段中引用施特恩海默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 3细读第段,根据文中有关语句完成下表。(4分)现象反 应结 论叶子被虫

11、咬 (1) (3)动物受到伤害(2)4从目前研究进程来看,科学家认为植物之间是通过哪两种方式来沟通和交流的? 5根据文章的内容及平时的积累,你认为一项科学研究的成功,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请写出其中的三种。 迷雾探踪(1)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悬浮在空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使视野模糊不清,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有轻重之分。当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时称为轻雾,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500米以下的称为浓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等几种。(2)雾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在做

12、饭时,大家总能看到锅的上方有雾气产生,雾的形成和它形成的原理相同,只是形成的范围大,维持的时间长而已。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白昼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凌晨时分空气温度低,所以大雾经常出现在早晨。太阳升起后,由于温度的升高,小水滴或小冰晶又变成水汽或降落到地面,雾又渐渐消散了。(3)大雾天气不仅对交通影响很大,而且还危害农业。如果连续几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作物

13、生长,诱使病害发生。如小麦抽穗时遇上3天以上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4)专家提醒说,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锻炼或散步,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呼吸会加深、加快,这样就会更多地吸收到雾中的有害物质,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所以,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5)既然大雾能给人们带来危害,那么人们能不能消除迷雾呢?回答是肯定的,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以提高能见度的行为。雾可分为雾区温度高于0的暖雾和低于0的过冷雾。目前一般有三种消暖雾的方法:一、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汽附着在凝结核上成为大水滴。三、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6文章分四个层次介绍了“迷雾”,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一、四层的内容。雾的危害雾的形成7第(1)(3)段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至少举出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