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重点名校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715659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重点名校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重点名校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重点名校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重点名校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重点名校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重点名校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重点名校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可燃性B挥发性C氧化性D酸碱性2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除去氯化镁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铜: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B验证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观察现象C制备氢氧化钠溶液:将碳酸钠溶液与适量的饱和石灰水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D鉴别硫酸钾、硫酸钡、碳酸钙三种白色固体:取样,加入足量的水观察固体是否溶解3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点燃可燃性气体

3、前要验纯,所以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4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Y、X、ZBZ、X、YCY、Z、XDX、Z、Y5苹果中富含苹果酸,苹果酸的化学式为C4H4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含有12个原子B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1.4%C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D苹果酸中C、H、O三元素的质量比为4:4:4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NaOHBCuCCO2DK2CO37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4、燃烧燃料B砍柴伐木C裁剪布料D冲洗碗筷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D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9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还原性B导热性C挥发性D溶解性10今年6月5日将在中国浙江杭州举办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D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1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食物腐烂C粮食酿酒D铁钉生锈12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B2H2CHDH213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

5、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大CM点表示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t2时,将55g的a物质放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55g溶液1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馏水B将一张pH试纸撕成两张测两种溶液pHC蒸发食盐溶液D 量取9.5mL水15Al与NaOH溶液反应会生成NaAlO2和一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COBSO2CNH3DH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中若含有难溶性杂质,一般可通过_的方法清除。(2)日常生活中要降低井水的硬度,同时对其进行消毒杀菌, 多采用_的方法。(3)通过

6、电解水能得到绿色能源氢气,并能证明水由_组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请按要求填空:(1)海洋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材。鱼虾富含的_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海带富含的_可以预防 甲状腺肿大。(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可采取的方法是_(填字母) ;A 过滤法 B 蒸馏法 C 吸附法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 (填字母序号)。A 分子个数B 分子质量C 分子间隔D 分子种类(3)为了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可按照下列实验步骤进行:加过量BaC12溶液加过量

7、NaOH溶液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加入适量盐酸。其中步骤加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4)利用苦卤制取镁,主要流程如图:步骤II中的试剂a的化学式是_;步骤是一个分解反应,则另一生成物的化学式:_。(5)下表为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结合表中数据回答:温度/C305070100溶解度/g36.337.037.839.8配制200克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50C氯化钠饱和溶液中质量为_ g(精确到0.1克)。18(8分)某学习小组用下图中的装置A和装置B分别进行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B中夹持装置省略)补画装置A通入氢气的导管_,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B中用足量一

8、氧化碳还原0.01摩尔氧化铜,可得到铜多少克?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关于装置B的说法正确的是_;A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B 本装置中尾气处理的目的就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C 玻璃管减少的质量一定小于石灰水增加的质量D 根据石灰水增加的质量可算出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从反应物角度看:装置A和装置 B的不同之处是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杨敏在实验室进行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采用酒精灯加热(图A)与书本实验(图B)现象相同,发现在得到的黑色粉末中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杨敏就图A实验中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铁粉及铁的几种常见氧化物的颜色

9、及部分性质。物质铁粉Fe2O3Fe3O4FeO颜色黑色红棕色黑色黑色能否被磁铁吸引能不能能不能实验室酒精灯的温度为400500,酒精喷灯的加热温度在1000左右。当温度高于300以上,Fe2O3容易被还原成Fe3O4;当温度高于600以上,Fe3O4容易被还原FeO;当温度高于700以上,FeO容易被还原成Fe;图A实验得到黑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黑色粉末的成分是:FeO、Fe3O4FeOFe3O4;FeO、Fe3O4、Fe2O3。猜想_错误,理由是_。装置A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_。请写出澄清石灰水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由对比实验可知,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产物与_有关。将图A实验得到黑色粉

10、末倒在一表面皿中,用磁铁接触黑色粉末,出现_现象,说明猜想正确。实验B最后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是Fe和Fe3O4,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海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成分,请帮助他完成该探究过程。定性研究:取少量的图B实验得到的黑色粉末于一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振荡,出现_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有铁。定量研究:取B实验得到的黑色固体20g,设计如图C实验:试推测黑色固体的成分是_。有同学试图通过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来确定黑色固体的成分,你认为可行吗?(假设氧化铁在反应中完全反应)_(填“行”或“不行”)理由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

11、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挥发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C、氧化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酸碱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2、C【解析】A、除去氯化镁溶液中的少量的氯化铜,加入过量的铁粉,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反应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除杂要求。A错误;B、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无论二氧化碳中是否混有氯化氢,将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都会看到有气泡

12、产生。B错误;C、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过滤后,沉淀物碳酸钙被除去,剩余的为氢氧化钠和水,即氢氧化钠溶液。C正确;D、硫酸钾能溶于水形成溶液,而硫酸钡、碳酸钙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所以通过加水观察是否溶液的现象无法区分。D错误。故选C。3、C【解析】A、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只说明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错误;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错

13、误;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氢气是可燃性气体,所以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正确;D、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错误。故选C。4、D【解析】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Y的活动性最弱,如果把X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说明X的活动性大于Z。故选D5、B【解析】A、根据苹果酸的化学式为C4H4O4可知,应该为1个苹果酸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故错误;B、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故正确;C、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4+164=116,故错误;D、苹果酸中C、H、O三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4:

14、4;故错误。故选B6、C【解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NaOH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Cu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K2CO3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K2CO3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7、A【解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燃烧燃料会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砍柴伐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裁剪布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冲洗碗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