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在上海的各项活动以及对上海的贡献.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713630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犹太人在上海的各项活动以及对上海的贡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犹太人在上海的各项活动以及对上海的贡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犹太人在上海的各项活动以及对上海的贡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犹太人在上海的各项活动以及对上海的贡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犹太人在上海的各项活动以及对上海的贡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犹太人在上海的各项活动以及对上海的贡献.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你漫步在南京路繁华的街道,当你驻足于外滩极富异域风情的建筑,当你等待满载着面无表情的乘客呼啸而来的地铁,当你沉醉在黄浦江畔外白渡桥下美丽的日落黄昏,你会不会想到,短短百年之间,风云变幻之中,曾经也有过犹太人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点点滴滴。【旧上海犹太人的经济活动】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 http:/ 潘光,王健: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上海犹太人,第80页。众所周知,犹太人天生就有及其敏锐的商业嗅觉,无论他们出身优渥抑或穷困潦倒,都能寻找并抓住机会迅速为自己积累财富。在这支犹太人中间最为盛极一时的当属沙逊和哈同,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二”。 潘光,王健:

2、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上海犹太人,第91页。沙逊家族因其时代积累的财富以及业已形成的高效集团运作方式,自其在上海开展业务以来,拓展十分迅猛,使得沙逊家族聚集财富的中心逐渐从印度孟买转移到上海。古人有云“守业更比创业难”,俗话也说“富不过三代”,沙逊家族的成功说明了代代犹太人不仅继承了善于经商的民族血液,而且也更能说明其与时俱进,灵活变通的民族天性,不管外界的形势如何变幻,他们总能从中找到保存实力并发展壮大的方法。这大概也是犹太民族数遭劫难,几经灭顶,而依旧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之一吧。而哈同在上海的异军突起则更加富有传奇色彩,【哈同发迹故事】 待补充:上海犹太人,待补充。哈同只身一人,单枪匹马

3、来到上海,短短数十年间便拥有了令人称羡的雄厚资本,甚至能与几代人共同运作的沙逊集团比肩而立。人们常说,“有勇无谋”断不可取,可知“有谋无勇”也难成气候。怀揣着相同梦想的冒险家虽然有着相同的勃勃野心和豪言壮语,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有如此胆色,面对风云诡谲瞬息万变的局势面不改色,一步一步将心中所想尽数收入囊中。犹太民族的坚忍勇敢,无所畏惧,由此便可见一斑了。而以沙逊和哈同为首的犹商进行的经济活动对上海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既使上海早于中国其他传统都市启动城市经济和对外贸易,又使其市政建设得以发展并出现了许多商业繁荣区,引入了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 潘光,王健: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上海犹太人,第12

4、2126页。可知如今万商云集,寸土寸金的南京路步行街,就是犹太商人哈同当年慧眼识珠,由他花重金打造进而发展至今的。可以想见,上海与犹太人的渊源单从经济上来说就是极其深厚的。历史总是螺旋式地上升,过了整整一个世纪,风雨飘摇的上海与无家可归的犹太人在二战的枪炮中又再次重逢。这些来自德国和奥地利遭受纳粹势力迫害的犹太人经过海内外各方势力的共同营救,终于在上海虹口(一块大约1平方英里的区域,英文为Shanghai Ghetto,中文译为上海隔都 http:/ 待补充:上海犹太人,待补充。这样他们就能能够坐享其成,在战争结束后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一个建设一新的虹口。可是日本人的如意算盘只打对了一半,这批避难

5、而来沪的犹太人确实给虹口乃至全上海的复苏注入了生机活力,但是日本人还没等来验收成果的那一天,就已经颓然签署战败协议,夹着尾巴灰头土脸地被赶回岛上去了。在隔都的艰难岁月,犹太难民一边接受海外亲友或者是各国犹太组织的接济,一边继续努力地生活,丝毫没有忘记身体里流淌着的永不言弃的犹太血液,在虹口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犹太人社区,在商业街开设商铺,开展娱乐活动,定期上演歌舞话剧,隔都一改阴沉死寂的氛围,摇身一变俨然成为“东方的维也纳”。 据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解说员口述。【患难之中的友谊】在日军占领上海之后,上海市民自己也沦落为难民,但即使在这种困境下,当大批欧洲犹太难民涌入上海时,上海市民仍然克服种种困难,

6、给予了无私的接纳和真诚的帮助。当时上海底层劳动人民的住房条件极其恶劣,素有“亭子间”,“鸽子笼”之称,而上海市民,尤其是犹太难民聚居的虹口隔都地区的市民克服种种困难,腾出自己本就毫不宽裕的住房给难民居住。 纪录片犹太人在上海虽家徒四壁,在受难的人看来却仿佛来到了天堂:没有凶神恶煞的纳粹军官,没有劈头盖脸的谩骂毒打,更没有近在咫尺的死亡威胁。有的是陌生但和善的笑容,有的是瘦弱但温暖的手心,有的是感同身受,有的是惺惺相惜。世界上最古老的两个民族,一个驻守,一个漂泊,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又再次相拥。上海市民不顾自己早已伤痕累累的身躯,为远渡重洋历经磨难的犹太兄弟擦去泪水,支撑起生的希望。许多被采访的曾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谈及他们当时的上海邻居,都潸然泪下,邻居们所遭受的苦难并不曾比他们轻上哪怕一丝一毫,但却仍帮助他们共同渡过难关。据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解说员口述。这些可爱的邻居不曾高高在上,更不曾幸灾乐祸,他们让流浪了几千年的犹太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