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两首 (3).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71202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古诗两首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5古诗两首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5古诗两首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5古诗两首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古诗两首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古诗两首 (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尔多斯希望小学教师教学设计主备人:潘学 年级:四年三班 学科:语文 时间:8.29课题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修改教学目标1、 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古诗,默写两首古诗。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难点1、突出“远、近、高、低、横、侧”几个字的展示的画面。2、通过“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纯普热情、乡间的风光习俗。3、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感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2、。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生说风景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生谈感想二、学习课文(一)解诗题,知作者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二)抓字眼,明诗意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

3、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4师:你们能通过朗读让这座山展现在我们眼前吗?远近高低各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看到_。说一句话吗?不识庐山真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三)多诵读,悟诗情多诵读:

4、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

5、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五、板书设计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 当局者迷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旁观者清第二课时一、引入走出令人迷惑的庐山,我们再跟随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到美丽的浙江绍兴的山西村一饱眼福,好吗

6、?(板书诗题)二、学习古诗(一)解诗题,知作者说说陆游的生平?(陆游,字务观,好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的诗词内容丰富,气势恢弘,感情炽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爱国主义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其表现有反抗外侵,抒发壮志未酬,揭露腐败当局及关怀祖国人民之多。陆游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家庭、社会环境,及其自身的高贵品格决定的。)(二)抓字眼,明诗意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前两句讲: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足了丰盛的饭菜。品味“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

7、热情和朴实;后两句写诗人的感觉: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前面无路时,忽然柳绿花红又出现了一个美丽的村庄。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吗?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三)多诵读,悟诗情1、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从中悟出道理。(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对农家款待客人的丰厚和热情,历久不忘。这个村庄的风光更给了他深刻的启示: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出现坦途。)三、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这是容易看出来的。作者先叙事,后写景,寓情于景。整首诗无一字写“游”,但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作者的身影。这种影随人移,情景交融的写法使每两句都构成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而诗人的风格也如诗人描绘的对象一样朴实纯真。学习时要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法。四、作业1、背诵默写游山西村2、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意思。五、板书设计游山西村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叙事) 绝境逢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