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70136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2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2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2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2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为全面摸清全市森林资源家底,掌握资源现状,科学考核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成效,根据赣府厅字20094号和赣林资字2009138号文件要求,决定从今年5月起,在全市开展第七次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确保顺利圆满完成本次调查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调查目的与任务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划设计、森林分类经营和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等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搞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对准确掌握全市森林资源状况,建立林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及

2、时、快捷进行信息交流和科学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全市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森林覆盖率指标现状,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为调整我市林业发展方针政策,制定林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调查的任务是查清区域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及其消长变化,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营管理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意见,并逐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学考核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依据。以本次二类资源数据为基础,组织完成

3、全市“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加快推动各类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实施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 二、调查范围 全面完成南昌、新建、进贤、安义四县以及东湖、西湖、青云谱、湾里、青山湖、昌北开发区、高新开发区、红谷滩XX县区、英雄开发区和桑海开发区(驻县(区)中央、省、市属单位按属地原则)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总面积约740236公顷。各县(区)区划面积为:XX县区1723公顷、XX县区1897公顷、XX县区1204公顷、XX县区23703公顷、青山湖区17920公顷、昌北开发区13003公顷、高新开发区23100公顷、红谷滩XX县区4921公顷、英雄开发区4460公顷、桑海开发区40

4、23公顷、XX县区161925公顷、XX县区221552公顷、XX县区195186公顷、XX县区65619公顷。 三、技术方法 调查方法采取地面调查为主、地面调查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面调查采用小班调查和固定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固定样地调查(复查),估算总体蓄积、计算间隔期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并控制和平差小班蓄积;通过小班区划调查,把森林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遥感判读作为补充调查,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辅助判读森林地类、林种和树种等重要因子,提高小班调查精度。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编制“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

5、,为切实抓好调查、编限工作,市林业局成立樊三宝局长为组长,徐建平副局长、罗美英副调研员为副组长,罗晓平、曾德庆、李昌阳、欧小青、谢保成、胡友军、黄烜为成员的二类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政资源管理处,曾德庆兼任办公室主任,谢保成为副主任,工作人员有杨家林、杨安、万青、刘颖、黄义松、万颖民。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审查调查工作方案,安排筹措调查经费并监督使用,接待上级来人检查,组织专家鉴定调查成果及其他重大问题的决策。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制定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外业调查操作细则以及质量管理办法;组织全市调查队

6、伍技术培训,统一标准和工作程序;组织完成全市质量检查和调查成果材料验收;接待上级来人检查;完成全市调查成果材料的编制汇总、印刷、存档和上报等工作。各县(区)及有关单位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本地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编制“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工作。 (二)组建调查队伍 本次二类调查由市统一组织管理,以县(区)为单位进行调查。各县(区)应成立外业调查工组和质量检查工组,抽调素质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并参加过森林资源调查、有实践经验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或林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这次调查。每个外业工组,配备23名专业技术人员,挑选参加过2006年一类调查或参加过2003年二类调查的骨干任

7、工组长;每个质量检查工组,由调查经验丰富的23人组成,组长必须具备林业中级及以上职称。 (三)组织实施调查 本次二类调查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由各县(区)林业主管部门或园林绿化主管部门(XX县区)组织实施,提交全面、准确的调查成果。驻县(区)中央、省、市属单位的森林资源调查,由所在县(区)统一领导,单位可自行组织调查,也可以委托当地林业部门组织力量调查,调查经费由驻县(区)单位解决,调查数据按属地原则,归口当地县(区)统计上报。 五、工作安排及时间要求 (一)调查工作量 全市国土总面积740236公顷,按平均10公顷区划一个小班、平均每工组日调查70公顷(含小班区划调查和标准地调查)计算,全市共

8、需区划小班74023个,小班调查工作量为10596个工组日;采取系统抽样调查,11平方公里布设一个固定样地,全市共需布设7443个样地,按平均每工组日调查2个样地计算,样地调查工作量为3225个工组日;根据省厅质量检查规定,需质检小班2991个,调查工作量为826个工组日;需质检样地986个,调查工作量为治理发愣功个工组日。全市外业调查工作量总计为15257个工组日。 按实际开展调查工作167天(5个半月)计算,全市需组建73个外业调查工组,技术人员219名;组建外业质检工组22个,技术人员66人;组建后勤保障工组15个,后勤人员83人;全市共计需组建110个工组,抽调368名人员参加本次二类

9、调查(全市二类调查工作量、工组、人员统计表详见表一)。 (二)时间安排 1、前期准备(2009年5月中旬) 包括全市二类调查工作方案的制定;各调查单位工作方案的制定、审查;地形图以及有关仪器设备、软件的购置等。 2、技术培训(2009年5月下旬) 组织参加全省二类调查工作启动会、技术培训班;召开工作部署会议,明确调查任务、时间及有关要求;并举办技术培训班,邀请省厅的专家对各调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3、区划调查(2009年6月-10月) 调查单位组建的调查工作组,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文件和规定的要求完成外业调查任务,市、县(区)同步开展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工作。 4、内业计算汇总(2009年

10、11月-2010年1月) 小班属性逻辑检查,面积计算及平差,样地、小班调查数据及代码表输机,数据处理、统计汇总与分析,成果编制等。 5、成果审定(2010年2月1-15日) 完成各调查单位二类调查成果的审定及补充完善。 6、上报成果(2010年2月16-28日) 完成各种成果编制、印刷及上报。 7、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010年3月-11月) 完成小班图形矢量化和属性数据挂库,基本完成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8、总结表彰 全市二类调查结束后,市局将适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完成质量好的单位和工作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 六、经费筹措 全市二类调查统计单位为14个,参照上

11、期工作情况,预计调查总工作量为15258个工组日,调查总经费预算为444.3万元。其中:准备阶段经费37.0万元;外业调查经费300.3万元;内业成果汇编经费39.7万元;总结阶段经费67.3万元。各调查单位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二类调查经费预算,积极争取本地财政资金支持,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经费预算详见表二) 七、质量管理 1、检查验收工作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XX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操作细则及省有关规定执行。 2、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质量管理坚持“实事求是、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校审”三环节管理。 3、实行技术质量责任制和分级检查验收制

12、度,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在检查验收中发现质量问题,必须限期改正或返工;对弄虚作假、不按技术规定执行的,要坚决惩处并责令全部返工。工作中的违法乱纪问题,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4、内业数据录入要坚持背靠背方法,进行数据对比,防止出现录入错误。 5、按国家、省有关规定制订专项检查验收制度和质量检查办法并严格执行。 八、成果提交 提交成果材料包括纸质材料和电子版材料;调查成果需经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后,由林业主管部门行文上报。 1、数据库:以县(调查单位)为单位建立的样地、小班调查因子数据库,乡(镇、场)代码库、村(分场)代码库,小班图形和属性数据库; 2、统计表:按照XX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操作细则要求编

13、制森林资源统计表(附表1-附表33); 3、报告:包括调查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工作总结报告; 4、图件。主要包括森林分布图、分类经营区划图(按五大林种编制)、主要树种分布图等。 第二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依据。 基本调查内容 1、核对

14、森林经营单位的界线,并在经营管理内进行或调整经营区划。 2、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 3、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 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 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和经营成效。 6、调查和计算森林生长量(率)。 以上是调查的基本内容。还分成各小类。每个省的都有点区别。最好参照当地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法。 (一)调查总体思路和时间安排。 总体思路。严格执行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面积调查以小班现地勾绘与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以实地调查为主,结合gps定位技术进行地面校正,获取调查区域的森林资源信息,借助地

15、理信息系统(gis)平台,构建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时间安排。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准备工作阶段,包括编制二类调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和操作细则,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发动工作。二是调查阶段,用三年时间完成调查任务,时间从2007年开始至2009年结束。2007年度,完成南京、无锡、常州、苏州、XX市调查;2008年度,完成南通、扬州、泰州、淮安、XX市调查;2009年度,完成徐州、连云港、XX市调查。三是总结表彰阶段,2010年底完成,对调查成果进行验收、数据汇总、总结表彰和成果发布。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对象是在全省境内生长的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以及农田林网、四旁树等。 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