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讲义必修二.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701349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讲义必修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讲义必修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讲义必修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讲义必修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讲义必修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讲义必修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讲义必修二.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讲义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工具了解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了解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理解“重农抑商”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的主要耕作工具(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原始石器;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松土农具耒耜。(2)商

2、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在农业上很少使用。木制耒耜、石锄石犁仍是重要工具。(3)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铁犁牛耕)(4)汉朝时期: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出现犁壁,发明播种工具耧车;东汉时期耦犁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5)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我国古代耕犁已相当完善,标志着中国耕犁技术的成熟,一直为后世沿用。2.了解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1)古代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都江堰。 汉代:漕渠、白渠、龙首渠。(2)灌溉工具: 三国曹魏:翻车;唐朝:发明筒车,利用水力来灌溉农田。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期:出现

3、风力水车。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3.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制。 (2)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集体耕种。(3)春秋时期:私田出现,土地私有制产生。(国有制、私有制并存)由于生产力发展(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根因)周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4、。(4)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5)北魏至唐前期:为抑制土地兼并,推行均田制。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北魏均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主要形式)、农民土地所有制。4.理解古代中国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1)形成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基本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

5、织)自给自足(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评价: 积极性: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农民拥有一定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在有限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利于稳定社会,维护封建统治。 消极性:具有分散性,容易出现封建割据的局面。 具有脆弱性。经营规模小、封建剥削严重以及天灾人祸等,使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极易破产。 小农经济的落后性,是封建愚昧、迷信和落后的思想文化产生的根源。具有封闭性,明清时期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1.了解古代

6、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特点:由官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产品精美,不计成本产品不流通市场夏商周到明朝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2古代中国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冶金业:(1)冶铜: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冶铜技术。商周: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商朝青铜精品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 礼器等。(2)冶铁和炼钢:西周晚期,已有铁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人工冶铁铁农具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广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时,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钢铁冶炼

7、技术一直领先世界。2.制瓷业中国是瓷器的故乡(1)商朝:烧制原始青瓷。(2)东汉:能烧出成熟的青瓷。(3)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光彩,瓷窑遍布各地,出现五大名窑。(6)明清: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为珍品;出现彩瓷、珐琅彩;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3.纺织业:(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四五千年前,丝织品出现。(2)商周:商朝出现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3)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中国丝绸远销亚欧,形成丝绸之路被称为“丝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丝织精品素纱单衣)(4)唐朝: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8、。(5)宋朝: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6)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推动我国棉纺织业发展,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比例。(7)明清:明朝时,棉布成为普通百姓的主要衣料。(以前是麻布) 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民营丝织业中)使用花楼机。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1.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北宋为转折点)(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设市地域限制严格,坊市分开时间限制严格,按时开市闭市官府直接管理商业(2)宋朝开始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9、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商业市镇多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四大商业名镇。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1)商业城市:西汉:长安(在今西安)、洛阳(今河南洛阳)。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经济重心难移后,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扬一益二)。珠江流域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进行管理。宋朝:北宋开封(河南开封市)、南宋临安(杭州)。元:大都(北京)、泉州(福建泉州市)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明清:广州。清朝前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2)商帮:明清时期,涌现出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著名商帮是徽商、晋商。3.理解“重农抑商”政策(1)背景:社会上

10、出现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机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2)含义: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3)目的: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4)首倡: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后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沿用。(5)发展:西汉:汉武帝A.原因:西汉初年,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B.政策:货币官铸、盐铁酒官营、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征收重税C.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明清:A.背景:工商业空前兴盛,但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B.表现:明太祖与雍正帝劝导农业的旨意;实行专卖制

11、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经营,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C.消极影响: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6)影响维护封建专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积极:在封建社会初期,它有利于农业发展、社会稳定和封建统治的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强化小农经济,明清时期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造成中国近代社会的落后。4.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基本含义和影响(1)实施概况:.明朝初期海禁A.原因:明初东南沿海倭患猖獗;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B.表现:禁止民间海外贸易,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清朝“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A.海禁a.原因

12、: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抗清斗争,厉行“海禁”。b.表现:清初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B.闭关锁国a.原因: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对外贸易。根源于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和封闭性。b.表现: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留广州一口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含义:严格限制中外贸易交流。(3)影响:从短期看,在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从长期看,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

13、的曲折发展测试内容测试要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洋务派近代企业的创办(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如何摆脱内忧外患的窘境。(2)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14、 。(3)代表:中央: 恭亲王奕訢 ,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5)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6)史实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性质:封建性质的企业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军事工业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在“求富”旗号下,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著名的有: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

15、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机器织布局。(中国的官僚资本就此产生)。性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7)影响: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的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背景:鸦片战争后,列强商品输出,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造就中国民族工业需要的商品和劳动力市场。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对民族企业起了诱导作用)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途径(2)兴起概况: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区: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主要东南沿海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