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700082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1. 应用语言学的性质。狭义:专指语言教学,特指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定 义为研究语言理论在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中的种种应用问题。广义:应用于各实 际领域的语言学,指语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应用语言 学所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 语言有关的问题。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跟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所产生的一门边 缘学科。2. 应用语言学具有学科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1. 有明确的研究任务 ,研究语言 学在一切领域的实际应用问题; 2. 有明确的研究对象 ,形成了像语言教学、语言 规划、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儿童语言学、语言信息处

2、理、神经语言学、词 典学等几个较为成熟的下位领域; 3. 有自己 独特的学科基础 ,如有大量的专业研 究人员、创建了大量专门的研究机构; 4.形成了 专门的应用语言学专业和课程 。3. 应用语言学的特点: a. 相对独立性; b 实用性, 实用性 是应用语言学存在和发展 的基本条件。 c. 实验性,调查和实验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调查包括访 谈调查、观察调查、问卷调查等,比较的方法和统计的手段在应用语言学中较为 常用。d.综合性,由应用语言学学科性质决定。4. 语言学三大分支: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 、应用5. 应用语言学与本体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的关系: 应用

3、语言学首先必须是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不是语言本体的研究。但必须从本体研究的成功出发进行相关研究;应用语言学不是进行语言学理论研究,但必须遵循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应用语言 学的不同分支对语言本体研究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利用有不同的侧重点。6. 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四个领域构成了我国应用语言 学的研究主体。 主要研究领域: 语言教学、 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 对外汉语教学、 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儿童语言发展等。7.1870 ,波兰语言学家杜恩。德。库尔特内提出区分纯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首次提出“应用语言学” 。8. 美国 ,是应用语言学的发源地。世界上第一本应用语言学杂志:弗

4、赖斯、拉多 语言学习 - “应用语言学杂志” ,主要研究语言教学问题。9.1959 ,语言学家弗格森在华盛顿成立 “应用语言学中心” 。1964年第一届国际应 用语言学大会( 法国 )的召开和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应用语言学学 科的正式形成。10. 外国我国对语言应用问题的研究起源于 先秦11. 现代语文运动的三个主要方面:白话文运动、国语统一运动、拼音化运动(起 源于清末切音字运动) 。12.1955.10 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会议”标 志着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以“简化汉字、制订和推行汉 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三项主要任务为代表的

5、现代语文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 高潮。13.1958 年 2 月汉语拼音方案正式施行。14. 中国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的标志:是1984 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成立。简称“语用所”。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应用语言学研究机构。1992 年语言文字应用创刊。 1995 年筹建中国应用语言学学会。15.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一、调查和比较;二、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三、实 验方法16. 一调查和比较: ( 1)语言材料的调查:调查是指收集和考察语言事实、语言使 用者、语言使用环境等材料,调查就是要收集材料。方法有三:1. 访谈法:是一种由调查人员和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谈话的方法,分为:个别访 谈、集体访谈。技

6、巧: 1.念字表、词表、句子或语段; 2.提问; 3. 测验;4. 座谈 会。2. 观察法:研究人员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言语行为以获取语言材料的方法。 分为:隐蔽观察,指调查人员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从一旁 观察人们的语言行为。参与观察,指调查人员深入到被研究的人中去,与他们一起参与语言活动,在其中进行观察和搜集材料。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Labov)关于城市方言的调查就是典型的观察法。3. 问卷法 : 用书面形式进行社会调查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摸底调查。问卷 按所列问题的回答方式不同分为:封闭式(注意选择可测标志)和开放式(主义 提法的中立性)18. 调查是应用语言

7、学最重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和通信调查;全面调 查和抽样调查、口头调查和书面调查,录音录像调查,常用的是:通信调查和抽 样调查。19. 比较使一种根本性的研究方法。分为:一、事实比较,即对现象事实进行的归 纳概括的比较,具有明显的描写性;二、理论性的比较,是关于系统理论普遍原 理在具体语言中的可行性的比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应用语言学研究中 的比较方法主要指对比研究法。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都要 使用比较的方法。20. 定量方法也就是计量方法。科学的本质可以说就是数学。21. 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关系:定性研究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质”的分析,即 对所研究的对象的本

8、质、特征及其联系进行概括;定量研究通过量化,即利用数 量、频率、比例的统计等来说明各种事实。定性方法是综合,定量是分析,分析 是为综合服务的。 定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定性, 定量研究只是一种研究手段 同样,对定量分析所取得的各种数据进行描写和分析,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又属 于定性分析的范畴了。22. 统计是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23. 抽样(又叫取样) ,指从一个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样本来观察,由来自同一 总体的无数组样本数据而获得该总体的某种特征,称为参数。24. 在语言调查的抽样程序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取样的范围;样本的典型 性;选取合适的抽样方法;样本应有足够的数量25. 抽样包括随

9、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抽样最基本的办法是随机抽样。应用语言学 研究中最有效的随机抽样方法是分层抽样,指把总体按一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再分层抽样。跟分层抽样相关的是多级抽样,即在调查中先按一定的标 准把对象分组,在各组中抽取样本形成样本组,最后再在样本组中抽样。26. 多级抽样和分层抽样的不同在于:分层抽样是在各分层中直接抽样,而多级抽样是在分层抽样的基础上进行再抽样。多级抽样适合范围较大的调查。27. 在统计方法中,百分比统计法是较为常用的。28. 实验方法的特点:系统性(组织严密的系统);逻辑性;经验性;简约性;重复性和传递性。29. 实验的步骤:实验的设计;实验的实施;实验的解释30

10、. 实验实施方案包括:a.实验的目的和意义;b.实验的时间和地点;c.实验的对象; d. 实验的内容和指标; e. 实验队伍的确定和培训; f. 实验报告或总结。第二章 语言教学1. 语言教学:指运用特定的方法,将语言知识和相关的理论通过教育者有目的、 有计划地传授给学习者,以达到是学习者掌握一门具体语言并用于交际目的的教 学活动,它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 语言教学作为一种以语言为内容的教学活动,包括本族语教学和外族语教学, 即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3. 语言教学的目标: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4. 教学类型:是根据语言教学的某些综合特点划分出来的与教学对象、 教学

11、目的、 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有关的类别。 a. 按语言教学的内容,分为:第一语言 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 b. 按教育性质,分为:常规教学和业余教学; c. 按学习期 限,分为:长期教学和短期教学; d. 按教学组织形式,分为:班级教学和个别教 学;e.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分为:儿童教学和成人教学;f.按学习语言的程度, 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教学等5. 语言教学的基本过程:a.制定语言教学政策(在我国,汉语无论是作为第一语 言教学还是第二语言教学, 都必须教授 和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其依据就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 b. 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 c. 编写语言教学

12、的教材; d. 师资选拔和培训、 e. 课堂教学、 f. 语言测试、 g. 语言教学研究6. 教学法流派根据所体现的主要语言教学特征分为四大派: a. 强调自觉掌握的认 知派: 语法翻译法、 自觉对比法、 认知法等; b. 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 直接法、 情景法、 听说法、 视听法; c. 强调情感因素的人本派: 团体语言学习法、 默教法、 暗示法、全身反应法等, d. 强调交际运用的功能派:交际法等。7.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假说:对比分析假说;中介语假说;内在大纲假说和习得顺 序假说、输入假说、普遍语法假说、文化适应假说等。8. 我国的语言教学包括:汉语教学、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外语教学、对外

13、汉语教 学等多种类型。9. 我国语言教学的历史:a.萌芽阶段: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代就幵始了;b.传统阶段:从秦汉到清末; c. 变革阶段:从 1919 到 1949; d. 改革实验阶段: 1949 年 以后;e.繁荣发展阶段:1978年以后。10. 特殊群体语言教学: 指因生理上有一定的缺陷而无法对其实施正常的语言教学 的人群,主要包括聋哑人(手势语和指语)和盲人(盲文) 。11. 语言自身的发展是语言教学改革自由力的动因。12. 第一语言:指一个人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一个人的第一语言通常 是他的母语。母语指父母乃至多代以前一直沿用下来的语言。第一语言和母语是 从不同角度对语言进行

14、的分类,第一语言并不等于母语。13. 本族语:指语言习得者自己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称民族语。本族语也并不 一定是母语,母语的转用和本族语的死亡是很好的证明。14. 第一语言的获得分为两个阶段:早起的潜意识的语言习得;入学后课堂上有意 识的语言学习。习得:指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 得语言,以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最为典型。学习或学得: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有专 门的老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通过讲练等环节有计划、有系统、有 意识地去获得语言。15. 第一语言教学:通常是本族语教学或母语教学,它主要是指儿童习得第一语言 之后有意识地继续学习第一语言而进行的正规的学校课堂教

15、学活动。16. 第一语言教学的特点: a. 学习者有一定的语言基础; b. 师生之间交流无语言障 碍;c.时间充裕,有很好的语言环境,练习实践机会多;d.注重语言形式;e.掌握文化主要靠习得。17. 第二语言:指一个人掌握了第一语言之后所学的另一种或多种其他语言。18. 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语言。19. 外语:指外国的语言。第二语言与外语之间是包容关系,第二语言所指的范围 比外语要广。20. 动机是学习过程的决定因素和催化剂。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21. 第二语言教学:指人们在掌握了第一语言之后,在学校环境里进行的正规的学 习其他语言的教学活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16、教学包括:我国国内少数民族进行的 汉语教学;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 。22. 第二语言教学包括: 外国学生在目的语国家的学校里进行语言学习的教学活动; 学习者在本国的外语院校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教学活动;本国某一民族的学生在 本国学校里学习本国其他民族语言。23. 第二语言教学包括两个方面: “教”:课堂组织、课堂教学技巧、教材的编写、 成绩测试;“学”:学习者的心理和学习规律。24. 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a. 以培养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交际能力为目标b. 以技能训练位中心,通过大量练习和反复实践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c. 以集中强化训练为主要教学形式。内容密集,进度较快,班级规模相对较小。d. 重视基础阶段教学。e. 注重语言对比,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