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霞已发表)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阅读的体验.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869929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建霞已发表)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阅读的体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陈建霞已发表)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阅读的体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陈建霞已发表)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阅读的体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建霞已发表)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阅读的体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建霞已发表)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阅读的体验.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阅读的体验新课程强调了阅读体验的理念,目前的小语教学课堂重视了阅读的体验,但在理解和操作上走入了新的误区,教师的引导出现了偏差。一、误区A:走马观花式的感知感受调适策略:依托关键词句走进文本,顺藤摸瓜切中作者的思想脉搏。整体感知为阅读教学走出繁琐分析提供了科学决策,但有的教者抓不住根本,对该精读的文本匆匆读几遍而过,表面上看重视了朗读促理解,学生学得快乐,教者教得自如。实质上,学生收获无几,教师引导“无所作为”。每篇文本都有一个中心内容,作者必有一个根本的思想态度。教者在组织学生初读课文几遍后,在整体感知文本大意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来整体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悟文本中心和作

2、者的思想态度,在扣住这个中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态度的基础上再读文本,筛选出重点句段,设置启发学生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内涵,然后有感情地读出文本,最后对文本进行二度创造,这样,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等互动中尽情张扬。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第八册燕子这篇课文时,笔者作了这样的引导:1、 扫除阅读障碍后,反复阅读课文23遍。2、 谈谈议议课文大意,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合作讨论,综合归纳出课文的中心内容。4、 课文中的哪些词句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态度?并在合作讨论中用一句话概括出作者的情感。在这样的思考题的引导下,学生较顺利地抓住了文本的中心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性,再次读课文

3、就自然有了相应“喜爱燕子,喜爱春天”的感情,并能扣住“燕子的外形、飞行、休息时的特点”这个中心来赏析相关的句子。感悟文本就有了明确思考的方向和探究范围,避免了走马观花式的泛泛感受。二、误区B:蜻蜓点水式的赏析感悟调适策略:紧扣作者思想脉搏,层层剖析思想内蕴。赏析文本本应是最精彩的课堂流程。可有的教者走入了流程平面推移、赏析对话浅尝辄止的误区,给人浮光掠影的感觉。阅读体验追求走进学生的心灵,产生课堂中的生命互动。首先应走进作者的心灵,紧扣作者的思想脉搏,与其“同呼应,共命运”,在“此棵树”的基础上去摇动学生“这棵树”,推动学生“这朵云”。其次,在作者思想脉搏的引导下探究文本写了些什么,哪些内容是

4、作者心灵的印证,进而设计相关情景和氛围,引导学生层层剖析,组织展开多种形式的对话,让学生充分表达阅读中独特的见解体验,从而去“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在执教苏教版第八册第八课三顾茅庐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的第二部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师:通读全文几遍以后,你觉得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尊重人才的人。生: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的人。生: 师: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才?生:奇才。生:难得的人才。师:对,大家说得都对。这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的目的,看来,我们已走进了作者的心灵,让我们来围绕“诚”字探析作者写了些什

5、么?默读24小节,思考问题:1、 哪些词句表现了刘备的尊敬人才,诚心请才?2、 哪些词句表现了诸葛亮确是旷世奇才?带着以上问题默读课文2-4小节。学生找到课文中相关语句并不困难,关键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文本的意蕴。生:(如: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师:课文写的是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应围绕刘备的事情,关羽张飞只是陪同,为什么要写张飞、关羽的不同意态度和张飞的嚷叫,并说“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引导学生理解对比的方法,进一步感受刘备的诚心和尊重人才。)生:把张飞跟刘备对比,更可以看出刘备的尊重人才。师:第三小节对隆中的一段景色描写,是不是多余的?这里只是

6、为了写景吗?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这里可补充有关诸葛亮先生“卧龙”的雅号及性格品质方面的背景知识,进而引导学生体验景色描写与人物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和比喻句的巧妙之处。)生:师:在拜访的过程中,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生:(学生找出了表示动作的词)师:这些是动作的细节描写,怎样来读出这些细节,再听老师范读。生:(进行感情朗读练习)师:你想对诸葛亮说什么?谈谈你的独特想法。生: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再开展编演文本。对课文所蕴含的人文情素的体验必是深刻的,语言形式的学习也必是硕果累累,为阅读后的拓展延伸打下基础。三、误区C:乱敲边鼓式的拓展延伸调适策略:结合文本特点,准确定位生发点。一篇文

7、本的知识点很多(包括语言形式和人文意蕴),可拓展延伸的空间很大。可有的教者为了体现拓展延伸的教学理念,拓展延伸的生发点没抓住,表现为两个方面:1、过度拔高拓展。2、重复无效拓展。可以说,拓展延伸的误区是语文耗时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拓展延伸的内容应是必要的又可行的,必须结合教材特点,找准知识点在本学段知识体系中的定位,进行二度创造。如引导学生学习三顾茅庐第4小节的语言表达方法,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拓展题:1、改写第4小节,想象关羽、张飞等候诸葛亮时的情景,增添相关动作。2、以改写的内容为剧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排练表演。3、回忆一次你走访亲戚或同学等人家的经过,写一段话,抓住动作细节,表现你的礼仪修养。学习通过抓住动作细节来叙事,是四年级习作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本课第四小节中成功的动作细节叙述,是有效的范例,可作为课外拓展延伸的生发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既激发兴趣,又切实可行,学生必对动作细节的叙述有较深的个性体验,在改写剧本和表演中充分张扬自己的阅读体验,为最后的迁移仿写作业铺就了平台,迁移仿写又充分反馈了阅读体验。 综述之,学生阅读体验的张扬在于教师的准确、有效、灵活的引导。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