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年级12月份月考历史.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698507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年级12月份月考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年级12月份月考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年级12月份月考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年级12月份月考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年级12月份月考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年级12月份月考历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九中2011届高三年级12月份月考历史.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哈九中2011届高三12月份月考历 史 试 题2010年12月4日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5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卷(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子龙鼎” 等四种珍贵文物入藏国家博物馆,“子龙鼎”是已发现的商

2、代青铜圆鼎中形体最大的一件,也是带有“龙”字铭文最早的青铜器。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推测出 ( )A“子龙鼎”是先秦时期形状最大的青铜器B商代青铜器上已出现大量可以辨认的甲骨文C商代重视文物保护,抢救了流散海外的珍贵文物D“子龙鼎”在商代青铜器中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2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C生产方式落后,效率低下 D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3牛耕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并不普遍。下列为牛耕的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技术革新是:( )A冶铁技术的产生 B犁铧的使用 C

3、犁壁的使用 D曲辕犁的创制4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 )A“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分工合作的社会化生产5下列引文中能反映出井田制实质的是: (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6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7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

4、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8晋书食货志记载:“(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汉人遭遇亘古未有的劫难,中原成为胡人牧马之所”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的原因有:( )中原地区社会动乱; 中原地区出现饥荒和瘟疫; 少数民族内迁; 汉族统治阶级内乱ABCD9“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意在揭示:( )A棉布的功劳大于丝织品B棉布的适用范围广C棉布因其实用而广泛流行D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10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是一部以南宋时期民族关系为背景的武侠小说,它多次

5、被拍摄搬上荧屏,下列剧中场景设计符合史实的是:( )A南宋初年,襄阳城内的铁匠普遍流行用焦炭冶铁制造武器B杨康在发脾气时打碎了一个斗彩花瓶C黄蓉为讨好洪七公,特意做了当地小吃烤蕃薯D郭靖到秀水(浙江嘉兴)去接师父,得知苏湖常秀有“天下粮仓”之美称11官营手工业内部生产关系的重大进步是指:( )A征役制B工官管理C匠籍制度D雇募制12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所成,或纱或布 ,侵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日复持以易”。该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资本主义生关系萌芽产生 B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农村C大量的棉纺织品投入市场 D一些城市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6、1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14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是:( )松江有“卖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直”。 “农去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份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缪,此其份事也。” “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A B C D15下列历史现象中,体

7、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16明朝时一条鞭法和清朝时地丁银制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是 ( )A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B自然经济趋于瓦解 C农业手工业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17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造成的后果不包括:( )A市场狭小B原料不足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18下列哪些商品不可能在15-16世纪的欧洲市场上出现( )A中国的丝绸B印第安人的工艺品 C澳

8、大利亚的装饰品 D非洲的可可19荷兰在17世纪上半叶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C地理位置得天独厚D“海上马车夫”的造船技术优势20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的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包括:( )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奴隶贸易中巨额利润的刺激。ABCD21卓别林大师的默片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态和错乱。这最能说明:( )A大机器生产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B工厂制度下工人受精密分工的机器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C大企业时代到来使工人的劳动强度

9、大为增加D工厂制度下流水线作业对工人技术要求很低22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中期23“近年洋货骤赢,土货骤绌,中国每岁耗银至三四千万两,则以洋布洋纱畅销故也。盖其物出自机器,洁白匀细,工者价廉。华民皆乐购用,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材料中的“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的本质问题是:( )A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中国的

10、民族工业遭到外国资本的侵略,举步维艰C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沉重打击,失业人数增多 D中国的专业性劳动力进一步扩大,形成劳动力市场241824年,斯坦福哈尔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世界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风俗思想和信仰,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里“巨大的变化”是指(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25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11、26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的,而且都是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A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 B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C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D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27“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 )A世界市场形成的过

12、程 B殖民活动的进步作用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28下图的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 ( )国家总人口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1800万人48%52%法国(1851年)约3600万人75%25%美国(1850年)约2300万人87%13%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除英国外其他国家还没有开始工业化的进程AB C D29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 ( )A限制外商来华障碍中外贸易B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D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30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到:“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