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 八 燃烧质量守恒定律.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695329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复习 八 燃烧质量守恒定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题复习 八 燃烧质量守恒定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题复习 八 燃烧质量守恒定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题复习 八 燃烧质量守恒定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题复习 八 燃烧质量守恒定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 八 燃烧质量守恒定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复习 八 燃烧质量守恒定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复习八 燃烧 化学变化的表示复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明确质量守恒的原因;2、能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课前导学】1、燃烧是一种_、_ _的_。2、物质燃烧一般需要_满足三个条件:(1)_;(2_(3)_。3、灭火原理主要有三种:(1)_ _ 。例如(可举一例)_。(2)_ _。例如_。(3)_。例如_ 4、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_ _。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有 可能改变的有 一定改变的有 用实验验证质守恒定律是必须注意在 容器中进行。5、下列标志的含义 6、正确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1)“碳铵”受热分解 (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3)“铜绿”

2、受热分解 (4)镁带燃烧 (5)红磷燃烧 (6)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7)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8)在空气中加热铜丝 (9)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制氧气 (10)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1)二氧化碳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12)天然气燃烧 (13)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5)通电分解水 (16)点燃纯净的氢气 (17)一氧化碳的燃烧 (18)常温下铝和氧气反应 (19)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 燃烧与灭火例1:燃烧现象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关发光发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可

3、燃物燃烧时一定产生发光发热的现象C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所有燃烧对人类来说都是有利的【方法】练习1:燃烧的火柴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燃烧得旺,其原因是( )A. 火柴梗着火点低 B.空气中氧气不足C.火柴梗与氧气接触面积小 D.火柴梗不易达到着火点练习2: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子上燃烧,用湿抹布覆盖隔氧又降温知识点二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例2: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

4、CH3OH+12O2+6NH3细菌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_。【方法】例3: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中.考.资.源.网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中.考B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中.考.资.源.网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方法】练习3、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 B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

5、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 D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3乙甲甲丙表示A原子子表示B原子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e清洗仪器、整理桌面表示B原子练习4:如右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练习5: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FeS2+ O2= Fe2O3+ SO2 ; C3H8+ O2= CO2+ H2O; NH3+ O2= NO+ H2O 。知识点三 关于质量

6、守恒定律的计算例4:在反应A+3B=2C+2D中,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已知2.8gA跟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8.8gC,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 。例5: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一定含有C、H元素;一定不含O元素;可能O元素;一定含O元素;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2;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ABCD【方法】练6:现将A、B两物质各10g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练习7:将一定质量的a、

7、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6.43.24.0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0.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 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课内练习】1.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使可燃物温度降低

8、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2.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关能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在地球上蕴藏量是有限的 B.使用天然气不会环境造成任何污染C.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减少尾气的污染D.开发新能源可以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3.下列各组物质点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面粉与空气氢气与氮气煤气和空气液化气和氧气4.(2011连云港)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4P+5O22P2O5 B.KMnO4 K2MnO4+MnO2+O2 C.2Fe+6HCl2FeCl3+3H2 D.2Ag+CuCl22AgCl+Cu5.将“神州七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

9、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3N2+4H2O+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 ( ) A N2O4 B NO2 C N2O D CH46.(2011广东广州)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3g物质与1g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物质B每3个物质分子与1个物质Il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物质分子C每3万个物质分子与1万个物质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万个物质分子D每3n个物质分子与n个物质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n个物质分子【课后练习】:1、据反应方程式H2SO4+Na2S2O3=Na2SO4+S+X+H2O,推断物质X的化学式为( )ASO2 BSO3 CH2S DNa2O2、在反应4A+3B=2C中,2.7gA完全反应后生成5.1gC。已知B的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