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的》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694494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的》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的》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的》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的》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的》教学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复习氢氧化钠溶液变质问题的教学反思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 郭 欣探究性实验题一般出现在中考“实验探究题”第二大题,即22题,是中考的热点题型,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般条件不完整,结论不确定,覆盖知识面广,从多角度,深层次考查学生思维活动的严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试题对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考查都有涉及,出现试题频率较高的环节是设计实验,归纳分析和得出结论三个环节,对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属于难度较高的题型,针对学生探究性实验失分较严重这一学情,我特设计以“氢氧化钠变质问题”为专题,命题设计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也是初中化学的难点,但又是中考的热点,所以本节课复习的专题主

2、要以氢氧化钠变质这一身边的真实问题为探究课题,创设情境,使学生意识到提出假设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以及对所探究的具体问题会科学地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理性地实施整个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树立对实验探究题的信心。本节专题有一些值得借鉴和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现反思如下:一、利用熟知的场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我先通过设疑激趣的方法提问,在碱的世界里,有一种物质,它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同学们说一说,这种物质是什么?它俗称为什么?学生们踊跃回答是氢氧化钠,再步步追问,一听它的名字就感觉是一个很厉害的物质,可它再厉害,也有天敌,比如,二氧化碳就是它其中的

3、一个天敌,它只要一遇到了二氧化碳,它们就会水火不容,发生化学反应。前几天我们学校实验技能操作考试时,因有同学把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塞未盖,那么大家帮老师考虑一下,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呢?如果变质了,变成了什么物质?我们如何去验证它是否变质?那么它变质的程度又如何呢?如果未全部变质,如何除去杂质得到较纯净的NaOH?用这些真实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诱发探究问题的源泉,因有了问题才能进行探究,而真实的问题情景则必须源于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学生更容易对它产生兴趣,再加上环环相扣的问题,对学生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效果较好二、开展分组实验探

4、究,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在教学探究过程中,根据提出的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了?如何来证明是否变质?”这个问题,先使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的方案,包括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假设(包含理由)、实验的设计(包含实验原理、操作以及实验预期的现象或结果),因对“问题”做出的假设和猜想,不能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这些假设和猜想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目前所具备的知识的基础上,因此学生在进行假设和猜想时教师先做一些有意识的引导,利用“我们要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从微观上来讲,就是只要检验溶液中是否有CO32-?”用这种引导的方式,从而给学生确定一个大致的方向,避免盲目性,再经过他们认真细心的操作实验和细致地观察,通过这个真

5、实问题的解决,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使学生再一次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锻炼,从而找出有力的证据,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提供证据或者做出合理的解释,会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信心百倍,从而培养了他们科学求真的态度。三、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培养他们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以“以生为本”和中考考试说明为导向,利用分组讨论、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为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配合默契,学习氛围浓厚,使他们利用如下三种方案(一)取少量久置氢氧化钠,向其中滴入稀HCl或稀H2SO4,如果有气泡产生,则氢

6、氧化钠已变质。方案(二)取少量久置氢氧化钠,想其中滴入Ca(OH)2 或Ba(OH)2生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氢氧化钠已变质。方案(三)取少量久置氢氧化钠,向其中滴入CaCl2 或BaCl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氢氧化钠已变质,总结照给证明氢氧化钠变质的三种方法及方程式,结论:若有气体产生,表示已变质。让他们在观察实验现象中,掌握如何证明氢氧化钠变质的方法,培养他们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学习掌握氢氧化钠变质问题及其相关知识我为此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实验过程中,因容量大,时间紧,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从而在后面习题演练过程中较仓促。2.因考虑学生的学情,我有针对性地安排了本专项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有意识地降低了某些环节的要求,比如在设计验证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方案环节上,我并没有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完成,而是提供一些现成的方案让学生去讨论它们的合理性,让他们实验操作的机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