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衔接教育心得体会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692485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衔接教育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升初衔接教育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升初衔接教育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升初衔接教育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衔接教育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升初衔接教育心得体会 相对小学六年的时光来说,初中三年实在短暂得很,又要面临以择优为目的的中考,许多孩子还没整明白就“被毕业”了,在老师、家长、孩子心里留下的又何止是“一声叹息”。做好小升初的衔接实在是太重要了。 上初中后,很多孩子会发现最难考高分的是语文学科,最难提高分数的也是语文学科。语文老师总是莫测高深地说:“要靠平时的积累。”我想就初中生学习语文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们六年级的孩子该“积累”些什么。 初中语文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看什么。阅读。作文。还有一个被遗忘的那就是背诵。 这看似最基本的要求,恰恰是初中语文考试中最大的失分点。初中课内要求背诵的内容主要指: 、生字词的音形义 2、古

2、诗词背诵默写、 3、文言文(原文背诵默写,要求同古诗词;每个字的注释,严格按课下注解和老师课堂讲解背,有瑕疵均不得分;每一句的翻译,要逐字逐句,有瑕疵都酌情扣分;课文内容理解)。 4、文学常识 5、课堂笔记。 我们现在必须养成背诵严谨的好习惯,尽量做到背诵题一分不丢。在初中语文考试中,阅读、作文一扣扣个10分是很常见的事,读书题再丢分,你就是初中老师说的“活的也不会,死的也不会”了。 背诵内容不熟练,考试时模棱两可,既花费许多考试时间,又影响自己的考试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阅读理解。以初中语文单元考为例,45分钟内要完成5题以上的选择题,10题以上的默写题,一篇文言文阅读,一篇现代文阅读,外

3、加名著阅读、语言运用若干题。你想想,若不把该背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你有时间把那篇要你阅读理解的现代文看上几遍吗。你匆匆忙忙看上一遍,阅读题能答得好吗。所以说背诵准确很重要。 好了,下面我言归正传。初中语文难考高分,不等于初中语文不能提分,下面我想给大家分享下论语中的几句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乎。人不知而不愠(y),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子曰。“由,诲女(r)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4、知,是知(zh)也。”(为政) 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ng),思而不学则殆(d)。”(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学而不思则罔”,“罔”就是迷惑,所以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很多孩子特别怕语文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理解,经常觉得既看不懂文章,也看不懂题目,更不知从哪答起。一进入初中,文章篇幅更长、结构

5、更复杂,“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叙述角度”“点评赏析”等术语满天飞,就更束手无策了。每种类型的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作者写的时候就遵循一定的规律来写,老师设置的问答题也遵循一定的规律,我们读的时候也按这个规律来读,当然,答题也有一定的规律。这规律,我会在后期的课堂中逐渐给大家讲授,但也需要大家勤思考。就要靠我们去思考、去总结。比如说,阅读中经常要你归纳事件,怎样归纳才能既概括主要事实又不会太啰嗦。再比如说,问你“请赏析下面的句子。我们就要知道赏析句子时有那些角度,每种角度该应该怎么回答。 阅读能力老是提高不了的孩子,很多都是不善于思考、总结的,文章随随便便看上一两遍,到文中抄一两个句子做答案,为什么对了,为什么错了,永远凭运气。 记住:今天多问几个为什么,明天就少几个怎么办。我想以为学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用心、踏实,做什么都不怕。 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