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689315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论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论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江明珠 张丁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指出: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所谓心理健康,就是要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特点和发育规律,在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教育和锻炼,来培养儿童的健康心理,坚强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这是健康的重要内涵。社会交往能力是盲生急待加强和培养的一种社会适应能力,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一.培养盲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社会交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互相依存的。所谓社会交往,是指在局部社会背景或微观环境下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接触与往来。简而言之,

2、是指盲生于其他人(包括学校师生、家庭亲属和社会上的人)的接触与往来。简而言之,是指盲生与其他人(包括学校师生、家庭亲属和社会上的人)的接触与往来。盲生除了睡眠之外,其余时间都在直接或间接,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着社会交往。也就是说,盲生的社会交往不但贯穿了他的整个学习活动,也贯穿了他的课余生活。社会交往是多渠道且用各种感觉进行的,盲生除了听觉之外,无法从视觉得到对方的非语言的信息和交往,如生动丰富的表情、借助表达感情的手势和肢体语言以及交往的气氛等,盲生也无法借助表达手势、表情、姿态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限于上述原因和知识的匮乏,势必影响到他们对别人意见的全面理解,造成了盲生社会交往中的被动性,不准

3、确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猜疑和畏惧。造成盲生社会交往中的误区:局限于盲生的小群体,畏惧和社会交往,对其他人产生不信任感等,这样大大削弱了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影响了盲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培养盲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是盲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补偿盲生生活和心理缺损,促使盲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康复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培养盲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能促进盲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能促使盲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对搞好盲生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盲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能进一步培养盲生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回归社会,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使他们真正

4、成为残而不废的社会有用人才。二、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学习中的作用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的知识传授活动,这实质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培养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促进和搞好盲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交流作用。盲生如果具有良好社会交往能力,有利于盲生的知识交流与传导,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掌握。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曾很形象地用苹果互换和知识互换相比较:如果你有一只苹果,我有一只苹果,互相交换了,每个人还只有一个苹果。但知识的互换却不同与此,如你有一点知识,我也有一点知识,我们通过社会交往的知识互换,我们每个人具有了两点或更多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社会交

5、往能力,有助于盲生的知识交流,也有助于盲生的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在当今信息时代,良好的人际交往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其渠道、速度和广度要比死啃书本更快速、更直接、更广泛,盲生的对外接受信息的渠道大都依赖听觉,良好的社会交往对盲生掌握知识更为重要。2互补作用。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知识可以被人创造,也可以被人毁灭。更重要的是知识在创作时有增叙作用,也就是说知识1+12,盲生因为彼此的生活环境和知识积累不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能使盲生产生知识互补作用,使交往的双方都能增长知识,积累知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就是这个意思。盲生由于生理缺陷,良好的人际交往,更能互补知识的不足,增长

6、新的知识。3竞争作用。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盲生之间的相互交往,能引起和激发同学之间的竞争,你这次考了第一名,下次我要超过你。你笛子吹的比我好,我不但要努力学习,笛子吹的比你还要动听,电子琴弹的也要比你好。这种盲生由交往之间产生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引导得当,把握住“度”,就能增添学习气氛,提高学习热情,形成一股力争上游的干劲,不甘落后的效应,也有利于培养盲生的进取心、坚强的学习毅力和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这些,不但有利于盲生的学习,也必将影响到他的整个人生。4同化作用。盲生的学习效果,不但取决于盲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盲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情趣、情绪等其它因素,盲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不但对盲

7、生的感知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有帮助和促进作用,而且对盲生的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绪等也有感染作用、陶冶作用和同化作用,使盲生进一步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毅力,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到学习中去。盲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盲生的学习是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的。除了上述的交流作用、互补作用、竞争作用和同化作用外,交往还具有相激作用、合作作用、传通作用等。总之,盲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利于盲生的学习,有促进学习的正效应。但引导和交往不当,也会产生负作用。因此,培养盲生良好的社能力是很重要的。三、努力培养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盲生的社会交往和学习有着深刻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在学

8、习中培养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活动,有意识的进行多方面的训练、诱导、教育,可以逐渐培养和丰富盲生的社会交往内涵,从而形成盲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1.在教学活动中培养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教学活动是盲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盲生在校园生活与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完成知识的传授任务,也肩负培养盲生能力的任务。社会交往能力也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启发式、讨论式,变“独唱家”为“指挥家”。充分调动盲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盲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相互讨论、取长补短。这样做,不但学习气氛活跃,讲者和听者都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而且改变了以教师

9、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单通运交往模式,从而形成了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的多通运模式。这样做有利于培养盲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盲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和盲生、盲生和盲生的交往。2.拓宽盲生的交往渠道。盲生由于生理缺陷,往往局限在盲校或家庭这个小圈子里,而且往往跳不出这个小框子。这不但不利于盲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盲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在搞好学习的同时,尽量拓宽盲生交往的面,使他们走出班级,走出课堂,走出学校经常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广泛接触各种交往对象,增加盲生社会交往的“面”和“量”。活动前作好宣传教育工作,活动中紧密观察,加强引导,活动后总结表扬,

10、这样也有利于盲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3.养成盲生社会交往的良好心态。客观地讲,在社会交往中盲生的心态是不平衡的,自卑、畏惧、疑惑等心理占了主导。我们要注意培养盲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尽量克服盲生的自卑心理,重要的一步就是我们要尊重他们,把盲生当作平等的社会一分子来对待,鼓励他们和各种人去交往,变被动为主动,并要教育、诱导盲生既要平等待人,又要严于律己,不卑不亢,平等的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培养自身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4.提高盲生社会交往的格调。在鼓励盲生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同时,要引导盲生在社会交往时既要注重自身的人格,身残志不残,身残志不短,又不能有畸形心态和卑琐的心理。同时,还要指导盲生慎重择友,多交“畏友”和“净友”,不交酒肉朋友,要使盲生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鼓励盲生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多听、多想,既要积极主动的进行社会交往,又要持慎重的态度。培养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是盲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的,是完成盲校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促进盲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多侧面、多渠道地培养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使盲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