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布置.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868724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布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布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布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布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布置.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布置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布置能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动态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和谐教学,教学相长。一、预习作业:搜集信息,整理资料,注重体验,激发求知欲。课前预习作业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通过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熟悉教材内容,激发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在讲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新学校新同学”时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说说你来新学校遇到的新鲜事。同学们都有亲身体会,课堂上,有的说:原来的学校好小,只有两间教室,这儿的楼真多,刚来时还迷了路,幸亏有高年级的大哥哥指点才找到了本班的教室。有的说:吃饭时没见排过那么

2、长的队伍。有的说:第一次进入这所中学感到一切充满了神秘也很好奇。有的还说一下子发了那么多的书,好担心学不过来,忙了这头又丢了那头。在同学们充满激情的交流与体验中我及时归纳:“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里,我们站在一个新起点上。让我们珍惜这个新起点,体验成为一名初中生的快乐吧。”二、课堂作业:形式不拘一格,贯穿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习激情。课堂作业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形式不拘一格。可用小品表演的形式,提问的形式,做习题的形式等等。传统的课堂作业常常是在一节课上完后才在最后的环节中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这比较牵强附会,死板。将作业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达到边学边领会边巩固。

3、在师生互动中,在学生探索中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我为集体做贡献”时就布置了一个即兴作业:“你能为集体做些什么呢?”有的说:“我短跑很厉害,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得很多荣誉。”有的说:“我值日很认真,把我们的教室打扫得很干净。”有的说:“我学习很好,可以当学习委员帮助班上学习差的同学,使大家在学习上共同进步。”等等。这时也有另一种的声音传来:“我没什么特长,我什么也不会,我没什么奉献集体。”这时我对大部分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对个别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的观点,也请同学们各抒已见,大家来评论,抓住时机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点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长处,只是有时我们

4、没有发现或过分的夸大了自己的缺点或不足,每个同学都是组成集体的必不可少的一分子,靠集体中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使集体成为良好的和谐的集体。用自己的特长为集体争光或促进集体的进步是奉献,认真值日带给集体美好的环境是奉献,上课不迟到不旷课,认真听讲也是为集体奉献,因为每个人都遵守纪律就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等。然后让同学们来评评刚才说没什么奉献集体的那位同学的行为,有的说他扫地很认真,有的说他看见班上同学有困难爱帮助,有的还说他从来没迟到过,有的还说班里开展活动他总是很积极,等等,那位学生后来在下课后对我说:“老师,真想不到我这么平凡的学生居然也能为班级作那么多奉献!”我对他说:“其实只要你生活

5、在集体中就能为集体作奉献。”灵活的课堂作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在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做自信的人”时,我让学生到台上即兴表演小品:“分数”。面对同一个分数:“90分。”不同的人,不同的反应,不同的表情,不同的言语,叫学生来判断,哪个表现的是自信,哪个表现的是自负,哪个表现的是自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因势利导,再让学生把自信,自负与自卑的区别写在作业本上。同座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老师及时点评。这样的作业形式活泼,学生在活动中既动了脑又动了手,激发了学习的激情,也达到了愉快学习,巩固知识的目的。三、课外作业:以生为本,个性化,创新知识,升华自我。作业

6、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体验生活的过程,学生要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消除困惑、生成新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升华自我。作业的布置应“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无视学生差异的“一刀切”的作业,不利于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牺牲大部分休息时间的题海作业更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扼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能力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在作业内容、数量、难度和完成的时间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 更应注重行为作业,实践作业,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能达到学以致用。例如,我在布置八年级思想品德:“如何孝敬父母?”这个作业时,就根据学生的差异作出了不同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

7、及的事。”争对农村的孩子,因体力稍好些就布置了:“回到家里为父母担一挑水,如果一挑太重半挑也行;和父母下一回地;主动承担一些体力劳动,找一些苦差事做做。”体会父母劳动的艰辛,学会理解父母。争对城里的孩子,条件好甚至被父母溺爱着任性自私的心理较重的情况,平时都是父母为子女做事,为孩子服务心甘情愿,而孩子却很少想到要为父母做些什么,我布置给他们的家庭作业就是:帮父母削一个水果,给父母倒一杯水,吃好饭后主动收拾碗筷,主动打扫家里的卫生等等。作业的批改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也可课堂交流体验,使学生架起与父母沟通理解的桥梁。实现知识的升华,自我的升华。总之,新课程改革下,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布置,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学生的灵气得以展现;使思想品德教学充满了魅力。这样,思相品德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实现科教兴国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