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地湾遗址看秦安远古文化的价值和影响.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68457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大地湾遗址看秦安远古文化的价值和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大地湾遗址看秦安远古文化的价值和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大地湾遗址看秦安远古文化的价值和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大地湾遗址看秦安远古文化的价值和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大地湾遗址看秦安远古文化的价值和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大地湾遗址看秦安远古文化的价值和影响.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大地湾遗址看秦安远古文化的价值和影响 刘天明 秦安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属渭河支流葫芦河流域。这里是西北史前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古代文化最早产生、发展的地区。秦安史前文化遗址,特别是大地湾遗址的发掘证明,秦安这方热土上的远古先民,曾书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开篇,奠定了民族文化形成的千秋基石,创造了令世人唏嘘赞叹的人间奇迹!研究、宣传以大地湾为代表的秦安远古文化,对于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大地湾遗址是一座规模宏大,年代久远,珍藏丰富的“史前文化博物馆”大地湾遗址位于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葫芦河支流清水河与阎家沟小

2、溪交汇处的山前台地及长虫梁缓坡地上, 分为山下(河边台地)和山上两部分,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 大地湾遗址是1958年甘肃省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62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经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复查后,列为重点发掘项目之一。 同年7月,由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秦安县文化馆组成大地湾发掘组,对大地湾遗址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 至1984年8月告一段落,1995年又进行了补充发掘。先后历时八年,虽然只发掘整个遗址的十分这一,但仍取得了重大收获: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房屋遗址241座,灶址104个,窖址35座,墓葬71座,灰坑和窖穴321个,壕沟9条

3、,出土文物近万件。1988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地湾遗址发掘出的木炭标本, 经C14测定,最早年代距今约7800件,最晚距今约4800年,包含了长达3000年的古文化遗存。其文化内涵主要分为五个时期:即大地湾一期(前仰韶7800-7300)、仰韶文化早期(6500-6000年) 、 仰韶文化中期(5900-5500年)、仰韶文化晚期(5500-5000年)和常山下层文化(5000-4800年)。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面积之广,保存状况之好,文化内涵之富,延续时间之长,均为全国罕见,它不仅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某些空白, 将中华文明史推进了2000多年,而且为研究中

4、华远古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完全可以说,大地湾遗址是研究中国原始社会人类活动,特别是远古文化形成及其发展的一座宝库,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颗宝珠”。 二、大地湾一期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年最早的文化之一大地湾一期文化属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在这一期的文化层中,专家们采集了炭化的植物种子,出土了众多的陶器, 在一些器物内 壁及残片上,还发现了10多种彩绘符号,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表明: (一)、以大地湾为中心的陇中黄土高原东南部地区是中国农业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在大地湾一期的灰坑中,采集到了碳化的植物种子,经鉴定分析有两种:一种是禾本科的黍子,俗称糜子,为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业品种,是最古老的粮食作物

5、;另一种是十字花科的油菜子,比陕西半坡山土的油菜籽要早几百年。这两种农作物是当时人工栽培的作物。所以,“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清水河谷是中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地,也是中国旱作农业黍、稷的发祥地,它无疑是中国农业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二)、大地湾先民创造了我国最早的文字。 中国文字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规范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而象形字的前身便是各种较为简单的图形符号。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器及其残片上就发现有10多种不同纹样的记事符号,有类似水波状的,有类似生长植物的,还有直线、曲线相交的等等。这些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符号,比陕西半坡和山

6、东大汶口陶器象形文字早1000多年,更早于甲骨文字。郭沫若认为:“彩陶上的那些刻划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是中国文字孑遗。”有关专家也认为:纵向看,从彩陶符号到刻划符号是循着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规律发展的;横向看,当时散居渭河流域的部落、民族,使用着一些共同的符号。所以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符号是我国文字的起源,是大地湾先民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三)、大地湾彩陶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最原始的彩陶之一。 大地湾一期遗址中出土的彩陶,经C14测定,距今7800多年。这就把我国彩陶文化推进了上千年。世界上最早的彩陶是古巴比伦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出土的耶莫有和哈孙纳彩陶文化。大

7、地湾一期彩陶年代接近两河流域,同属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彩陶文化。在大地湾出土的文物中陶器最多,先民们用它来烹饪、饮食、汲水、洗涤、储物等,极大地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早期的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彩陶较少,纹样简单,但它是制陶工艺和原始装饰艺术发展的标志。中晚期彩陶数量多、图案杂,以半圆文、变体鱼纹、变体蛙纹、连续旋纹为主。陶器器形有圜底盆、小口瓶、三足钵、三足罐、圜底碗、半底瓶、四足鼎、平底釜、条形盘、深腹罐等首次发现的仰韶文化器型。有些是世所罕见的彩陶精品:如圜底鱼纹彩陶盆、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四虎护鱼纹壶等。 大地湾一期文化的成就是原始先民对祖国辉煌历史文化作出的卓越而积极的贡献,它显示了大

8、地湾文化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重要地位。三、大地湾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存是我国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存分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与半坡类型大体相同,中期与庙沟类型接近,晚期与半坡晚期类型相当。F901房址和F411地画是这一时期最为显著的文化成就,它的发掘出土表明: (一)大地湾编号为F901的房屋遗址是中国“官殿式”建筑的雏型。 大地湾房屋遗址种类较多,有200余座。早期的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建筑,面积小,多呈长方形或正方形。中期的房址数量较多,面积有所扩大,形状仍为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建筑。晚期的房址以平地起建为主,半地穴式很少见,多为长方形。晚期房址以编号为F9

9、01的大型“官殿式” 建筑最具代表性。 该房址总建筑面积为420平方米, 整个建筑分主室、东西则室、后室、门前附属建筑四部分。主室居中心,是一座长方形的大厅,东西中轴线长16米, 南北中轴线宽8米。正面设三门,八柱九间,大门向南,开在中间第五间,东西两边各有侧门通向侧室, 北边是后室。主室内对门道处,设直径2.6米的圆形大灶台。厅中有两根对称的顶梁大柱以及16根附壁柱,原木柱早已焚毁,护柱泥壁依然保存完好。这座大型的建筑,已不是原始先民的普通住宅,而是氏族或部落联盟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F901房室遗址的特点囊括了延续几千年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传统特点,是中国“宫殿式”建筑的雏型和先驱,它的发现为

10、探索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源渊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是“中华文明的曙光”。 (二)大地湾“原始水泥”和人造轻骨料的发明创造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在大地湾原始宫殿的前厅内壁和内室地面发现了5000年前的“原始水泥”地面,它表面坚硬平整,呈青黑色,表面光亮,做工考究,裂纹极少,外观极象现代水泥地面,其化学成份、物理性能及坑压强度与现代水泥极近似, 其强度其相当于现今的100号水泥沙浆地面强度。专家研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混凝土在它的下屋还发现了粘土陶粒轻骨料,经鉴定,是人工制造的中空的质轻制混凝土,有保温、隔音等作用,经鉴定,人造轻骨料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而大地湾先民在5000年前就生产

11、并使用了这种材料,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F405、F901房址内还发现了原始先民采取草泥包裹柱子的办法来防火的遗迹,还出土了一组最早的陶制量具和几件等距刻度的骨匕形器。草泥护壁表明大地湾先民5000年前就懂得消防,而度量器则将我国度量衡实物史提前了近4000年,为研究我国古代分配制度和量度衡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三)大地湾出土的地画,是中国最早的绘画。在大地湾遗址编号为F411房屋遗址内出土了一幅长约1.2米, 宽约1.1米,用碳黑作颜料绘制而成的地画。它的正中绘一身躯宽阔,颇似男子形象,其两腿交叉直立,似行走状,左臂向上弯曲到头部, 右臂下垂内曲, 手中似

12、握棍棒类的器物;左侧的人物,身躯狭长而略有弯曲,细腰,胸部凸出,明显为女性,其两腿也相交直立,似走行状。右臂弯曲上举头部,左臂下垂,手中也似握器物之状。地画下部略向右上方,绘一斜形黑线长方框,框内画着两个头向左的动物,左边的一个头接近圆形,头上方有一只向后弯曲的触角,身躯呈椭圆形,头上有三条触角形弧线呈扇形分散, 长条形身躯上有弧线斑纹,身躯上侧有向不同方同弯曲的四条腿,身躯下侧有四条向前弯曲的腿。在人物图案的左下方, 还绘有一反“丁” 字形的图案。这幅地画距今约5000年 ,“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而且保存完整的绘画作品”,对研究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四、大地湾遗

13、址是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典型遗址 (一)大地湾遗址提供了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及其群婚生活终结的例征。大地湾遗址发掘出土的墓葬均为长方形坚穴土坑墓,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最为普遍,也有两手交叉于胸上的单人葬及双人仰身直肢合葬、瓮棺葬等葬式。一般墓葬都有随葬品,其物品组合多为圜底钵、葫芦瓶、夹沙锅、彩陶盆等,五到八件不等,放置于骨架左侧的方形陪葬坑中。早期墓葬女性墓穴大、间隔远、地势高,殉葬品也比男性多,孩子的墓葬一般就在附近,用陶瓮作葬具,上面盖有陶盆,盆中央有一小孔。合葬墓一般为母子合葬, 或成年同性合葬,男女是分别埋葬的。母子合葬当是“知母不知父” 的家庭形态的反映

14、,而女性墓优于男性,表明当时的社会性质是母系氏族社会。大地湾晚期地层中出土的三件残陶祖,是男性生殖崇拜的证据,则又表明当时母系氏族社会已开始向父子氏族社会过渡。这一家庭形态及社会性质的演变在其它方面也可找到证据。比如居室,一期文化层内发现的三座半地穴式房址, 其穴口直径在2.52.7米之间,居住面积仅六七平方米,居住面不平整。但到了晚期,房舍面积都明显扩大。这就表明是早期先民们是各住各的穴,男女之间没有稳定的婚姻关系,且由于还没有认识到男女交合才会生育的生理现象,认为人是女人造出的,因而女性的地位明显高于男性;晚期居住面积扩大和原始村落的形成,表明先民们已结束了群婚生活的时代,步入了相对稳定的

15、对偶婚时代,而对偶婚的形成,则又表明先民们已认识男性在战胜自然衍后代当中的伟大,从而推动人类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二)、大地湾遗址提进了从狩猎经济向原始农业经济进步的资料。专家在对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进行鉴定研究后认为,在踞今8000年左右的时间里,包括大地湾在内的甘肃东部地区是水草丰茂,气侯温暖湿润,并生存着大量稀有动、植物的地区。大地湾先民最初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过着以狩猎、捕鱼、采集为主的原始生活。生产工具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生活形式。在大地湾一期文化层中出土了大量以打制为主,略加磨制的刀、斧、铲、砍砸器,刮削器等石器,这些生产工具及后来发现的植物种子表明,当时的大地

16、湾先民已开始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农业经济活动。仰韶晚期大地湾先民在农业生产上已有了突破性发展。遗址中发现的不少灰坑和当作储物品用的窑穴,其建造形制由小变大,反映了这一时期农业产品的增多。兽骨在仰 韶晚期地层中的普遍发现, 反映了当时饲养业也已兴起。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人们的生产技术和经验积累到一定阶段才逐渐产生的,它促使人类逐惭告别了向大自然无穷攫取的狩猎经济,促使人类按照自已的需求进行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的再生产。因此,历史学家把这种变革称之为“农业革命”。大地湾为“农业革命”的起源提供了最早、最充分、最宝贵的资料。 (三)大地湾遗址提供了伏羲、女娲从传说记载到真正出生于“古城纪”的依据。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位于“三皇”之首的伏羲和女娲的传说,在中国代代相传、家喻户晓。大地湾遗址的考古发现印证了关于伏羲、女娲的传说及历史记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