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歌四首》教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67696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塞诗歌四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边塞诗歌四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边塞诗歌四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边塞诗歌四首》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边塞诗歌四首》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塞诗歌四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塞诗歌四首》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边塞诗歌四首(比较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2)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四首古诗。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欣赏描写塞外风光的语句;(2)结合四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和内容,感悟作者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戍边战士的怀乡之情以及将士们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难点: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预习要求:熟读诗歌直至背诵。教学方法:反复诵读吟咏,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

2、时一、导入新课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边塞诗歌四首。二、课前热身初盛唐时期边塞诗繁荣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盛唐时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题材广泛。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遍地生活的艰辛,战争

3、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乡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俗风情,民族交往等几个方面,其中,前者为主要题材。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奇景。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4.题材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三、明确学习目标四、走近作者1.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唐代诗人。山西太原人。诗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品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2.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等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天子

4、王江宁”之称。代表作品有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长信宫词等。3.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山西太原人。安史之乱时,为叛军所获,服药装哑,仍被迫受伪职,平乱后,以陷贼官论罪,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也称“王右丞”。其作品以山水田园为主,成为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作家,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他又是杰出的画家,且精通音乐,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代表作品有使至塞上竹里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送元二使安西等。4.岑参(715770),湖北江陵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官至嘉州刺史,后世称“岑嘉州”。岑参工诗,与高适齐名,

5、同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并称“高岑”。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有岑嘉州集。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五、自主学习(一)一读,读中悟顺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把握节奏和停顿。2.学生试读,给加点字注音。万仞( rn ) 羌笛( qing ) 侯骑( j ) 燕然( yn ) 狐裘( qi ) 锦衾( qn ) 瀚海( hn ) 阑干( ln )辕门( yun ) 风掣红旗( ch )3.自由朗读。(二)二读,读中悟意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诗中加点的字。(1)一片

6、孤城万仞山:古时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形容极高。(2)羌笛何须怨杨柳:何须,何必;怨,埋怨。(3)青海长云暗雪山:连绵不断的乌云。(4)黄沙百战穿金甲:磨破。(5)大漠孤烟直:远处独起的浓烟。(6)萧关逢候骑:担任侦查、通讯任务的骑兵。(7)胡天八月即飞雪:就。(8)将军角弓不得控:拉弓。(9)都护铁衣冷难着:穿。(10)瀚海阑干百丈冰:纵横交错的样子。(11)愁云惨淡万里凝:凝滞不动。(12)风掣红旗冻不翻:扯动。2.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说说读诗句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小组自读,学生讨论,组内交流)(三)三读,读中悟情1.老师解说,学生闭眼聆听,想象当时的画面与情节。2.自读诗歌,

7、并在小组内讨论诗歌的主旨。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齐诵四首诗。2.指名背诵。二、新授(一)品读:读中悟情,品佳句1.体会情味。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江山如此多娇,哪能不让人触景生情?请再读诗歌,说说这四首边塞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凉州词侧重以苍凉悲壮的笔调抒发戍边战士的怀乡之情。从军行前两句写边塞景象,勾勒出一幅辽阔的边地风光图;后两句抒发将士们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描绘边塞的奇特风光,抒发深厚的离别、惆怅之情。2.读出情味。(1)饱含深情大声

8、自由朗读,读出情味。(2)指名轮读。3.品佳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诗,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二)赏读:品味妙处,学写法任选一个角度,对这四首边塞诗歌进行赏析。三、课堂小结,背诵诗歌这四首边塞诗写景雄奇壮丽,风格雄壮豪迈,表现了唐边塞诗的特点,是唐边塞诗中的精品。不能背诵,岂不遗憾?四、巩固提升1.根据下列提示默写。(1)凉州词 中描写凉州一带苍茫辽阔的荒凉景象的诗句是 , 。(2)从军行(其四)中歌颂将士身经百战,金甲磨穿,但报国壮志丝毫不减的诗句是 , 。(3)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的诗句是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 ;与“孤帆远影

9、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诗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 , 。2.阅读王昌龄出塞。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长征:远征。 但:只。教:使,让。 胡马:胡人的骑兵。(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着笔,把眼前边塞战争的失利与秦汉时期跟匈奴斗争的胜利联系起来,反应戍边将士的什么心情?(长期戍边不得回归的抱怨心情)(3)“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人们的什么愿望?(希望有李广那样的飞将军来抵御外敌,安定边疆)五、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四首诗。2.完成练出好成绩。六、板书设计悲中有壮悲而慷慨黄河白云-塞上孤城凉州词羌笛杨柳-春风不度思乡思亲誓死杀敌云山绵亘-边城荒远从军行战事频繁-报国御敌景色雄浑意境开阔单车问边-过汉入朝大漠风情-逢骑问边使至塞上咏雪-奇异瑰丽(渲染气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别-依依离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