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教学常规之.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675050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实教学常规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落实教学常规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落实教学常规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落实教学常规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落实教学常规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实教学常规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教学常规之.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实教学常规之“常”“常规管理”抓教学常规感受点滴辛榨中心小学 葛忠涛常规,是指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和通常的做法。教学常规,从狭义上说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相对稳定的教学准则和行为规范,从广义上说应该是在一定时期内,学校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所认同的规章制度、惯例和传统风气的总和。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平时所做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常规工作。教师的常规工作就是通过日常的教学行为备、教、改、辅、测等基本环节来体现的,其重要程度不言自明。统观目前各个学校的现状,都把抓教学常规放在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我们辛榨中心小学多年来也形成了一系列教学常规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做法,不断摸索,不断细化,并且常抓不懈。

2、但问题是,如此明了的事情,为什么在落实起来还是有着极大的难度呢?我静下心来细细回想,分析下来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对常规理解的误区常规“立”不起来。一直以来,人们往往把教师的工作单纯地理解为上课,有的认为:“上好课是我的职责”。也有教师说:“我只要上好课不就可以了吗?干嘛让我干这干那?麻烦死了。”持这种观点的人,把学校抓常规看成是增加教师负担,给教师增加压力。因此出现了重上课轻备课、重考试轻辅导、重作业布置轻作业批改、重分数轻考评分析,使常规工作处在一种不均衡的状态中,这是一种 扭曲的常规。作为教学管理,只是上好课是不够的,还要求教师要把课上好上精。怎样才能上好课?那就需要备课。俗话说,“

3、不打无准备之仗”,事先没有准备(备课)怎么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呢?上课是教学的终极目的吗?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进而会学、养成习惯、发展能力,这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这就需要以下两个环节作业批改与课后辅导。那么,你这么做了,是否达到了你的目的呢?就需要通过检测了解一下。所以“备教改辅测”是围绕教学这个整体所形成的密不可分的若干环节,不可偏废,更不能随意舍弃。第二,执行效度的低下常规“常”不起来。真正对常规理解不到位的教师能有多少呢?恐怕了了无几。多数教师是能够认识到各个环节在教学中的意义的。但现实的情况是仍然不能落实好教学常规。主要表现在,一是备课不充分、不完整,照抄备

4、课手册和旧教案,或直接网上下载,其目的不是指导上课而是应付检查;二是上课随意性太大。因为学校的课堂教学监管难以到位,所以教师课堂上不能落实学科常规教学要求中的“上课要求”;三是作业只布置不认真批改(起不到反馈与巩固的双重效能);四是不愿下班级辅导,不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教学管理者就只好用教学常规检查(绝大多数学校采用此法进行月考核)。检查能见效吗?见效。但一段时间之后,又会有些人对检查报以“无所谓”的态度,于是派生出第二项工作常规检查反馈,即将检查结果予以公示,让大家知道哪些人工作认真,哪些人应附从事。应该说,这不失为解决常规“常”不起来的一种办法。为了让

5、反馈更具说服力,更有权威,说得清楚明白,因而,进一步派生出第三项工作常规检查量化。就是将常规工作的各项内容细化为具体的分数,以分数的形式描述常规工作的工作状态。如此,常规执行效度的问题是否可以解决了呢?还不行!于是又产生了第四项工作常规检查与绩效挂钩。这样一来,问题好像得以解决!但事实上却仍然不能如愿。因为学校毕竟不是工厂,其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工厂生产出的“产品”,这就反而把我们教育管理推向了一个两难的境地。那么,如何把教学常规落实到位,让教学常规“常”起来呢?在实践中,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抓制度建设,规范常规管理要让常规“常”起来,首先当然还是建章立制,做到有规可依

6、,有章可循。我们认为,常规的制定要考虑“三个必须”:一是学校的工作常规必须是明确的、可行的、易操作的并且较为科学的。我们认为,有常规总比没有常规好,即使标准低一点,也要有一个常规。但如果把常规制定的过于繁琐,人们不便把握与执行,则形同虚设。道理很简单,因为常规的制定不是目的,按着常规去执行才是目的。所以制定常规必须考虑其可行性和易操作性。二是常规必须得到大多数教师和全体教育行政干部的认同。立规矩难不难?也难也不难。说不难,是因为目前各个学校都有可供借鉴的成果,我们可以不动脑子搬来他人现成的常规。说难是因为要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新常规就要考虑学校文化所造成的差异,就要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就要得到多

7、数教师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执行常规的基础,化解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形成发展的合力。三是常规需要与时俱进,必须修订常规中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常规之“常”是因为它具有稳定性,但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应具有时代性。如过去教学常规五个字“备、教、改、辅、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校本教研的开展,“研”又成了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再比如,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发生了变化,“问题跟踪”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改进作业批改方式,则成了新常规研究的重点。因此,常规的管理工作也要根据学校的工作实际需要和发展状况不断更新。2、抓教师素养,提高师资水平有了常规制度,而没有高素

8、养的教师队伍作支撑,常规仍然难以“常”起来。而教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靠的是专业发展。执行教学常规的核心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了常规执行的效度。基于此,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是打造骨干教师队伍,引领教学常规的发展。常规也是处在发展变化中的,尤其是目前,我校的教学活动处在一个变革的瓶颈处,但变革并不等于不要常规。在这方面,学校要花大气力培养骨干教师并让骨干教师起引领作用,尽快将适应教学变革的好的做法总结出来,推广开来,进而形成新的常规。二是培养青年教师队伍,夯实常规执行的基础。青年教师首先要掌握适应传统的常规工作,严格执行规范,做到“先入格”,“再入规”。主要应该

9、从加强常规能力培训、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启动“青蓝”工程等几个方面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三是加强师德培训,增强教师执行常规的自觉性。常规工作最终要落实到执行上,而执行的效果如何还要看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而不可强用制度去“死”管。为此,应该从加强教师师德培训入手,教育教师爱岗敬业,把执行常规看作是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么说,常规的执行如何,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3、抓常规的跟进,落实教学常规有了常规,不执行、不落实,常规无法“常”起来;有了常规,不跟进,不管理,常规难以“常”起来。常规制度制定起来容易,但管理起来、执行起来难度是相当大的。为了确保常规的跟进工作落实

10、到位,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实行差异化管理。在学校的教师群体中,根据业务水平和年龄结构可分为不同层次。大体来讲对那些有多年从教经验、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在常规管理上可以“放开”一些,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创新,而对于参加工作不久,或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的教师则严格要求,严格把关。二是进行达标考核。常规检查不是为了评出优秀,所以不必排出名次,可限定完成常规的最低标准,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要基本达标,否则视为不合格。三是要及时反馈。常规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的目的则是为了改进不足之处。所以,每次检查之后都要及时反馈,便于被检查者明确存在的问题并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予以矫正。四是要常抓不

11、懈。常规之“常”在于这项工作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程。所以不能靠一蹴而就,更不能一曝十寒,必须建立常规管理的长效机制,常抓不懈。五是要重点突出。“备教改辅测研”诸环节都很重要,但也不是平均用力。因为各项工作都有一个落脚点,常规工作的落脚点就在一个“常”字上。因此,要把常规管理的重点落实在课堂教学上,要通过深入课堂听课,了解学生意见等不同方式及时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个别反馈。六是要结合校情,做到与时俱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都受到相应的冲击。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式也会不断推出,这些做法在开始阶段是尝试、是实验,是摸着石头过河,可一旦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

12、效的就要纳入常规管理。这就是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常规而建立新的常规。所以即便是“常”规管理也不是“常”而不变的,也要与时俱进,有破有立,破而后立。注意常规的不断更新,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常规充满生机。4、抓课堂教学监管,提高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在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常规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说:课堂教学质量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强调课堂教学的监管。一是加强“备课”管理,学校教学管理者经常性深入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通过听、看、说等形式对不足的予以指导,倡导教师写课后反思,把反思作为备课的一个部分。开展优

13、秀案例、优秀教案、教案设计的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二是加强教学监管,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监管,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深入到第一线指导教学,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检查制度、校长巡堂、行政领导巡堂制度。扎实开展听评课活动,纳入教学考核,促动教师主动上好课的积极性。三是重视教学过程监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地发展。在课堂上,要求教师做到优质高效,教学模式不拘一格,在常规教学管理上我们要求教师总体上落实好备课“深”、上课“实”、作业“精”、教法“活”、手段“新”、活动“勤”、辅导“细”、负担“轻”、效率“高”。做常规工作容易,把常规工作做好不容易,我们认为把常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特色。我相信,教学常规“常”起来了,学校工作就规范了;教学常规“常”起来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稳步提高;教学常规“常”起来了,学校的特色也就会逐步显现出来;教学常规“常”起来,离品牌学校的路也就不会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