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8671056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现象知识点总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 定义: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2.理解: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发声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3.难点: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例如:风 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 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转化法:借助其他工具将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现 象转化放大为易于直接观察的现象的方法。 用转化的方法,通过纸屑的跳跃或其他物理的运动来显示发生物理在振动。习题1

2、. 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说话时在振动.敲锣时锣面在.2. 在扬声器纸盒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图1-1-1所示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而发生的,声音可以在中传播.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 A. 切发声体都在振动B. 蝈蝈和蝉发声时,不需要物体的振动C. 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发声停止,振动也停止4沏 1-15D. 液体振动时不能发声5图1-1-5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 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2) 乒乓球在实验中 作用.知识点二:声源1. 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 理解: 人是怎样发声的?说话时,空气从肺部通过气管挤压,引起声带振动发声。 乐器是怎

3、样发声的?乐器分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鼓、锣等打击乐器受到打击时,鼓面和锣面发生振动而发声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发声,它们常有一个木制共鸣箱使声音洪亮。 长笛、箫等管乐器,靠空气柱振动发声,吹奏时,用手指将孔全堵上,振动的空气 柱最长,孔全打开时振动的空气柱最短。知识点三:声音的传播1. 定义: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我们根据两个对象(水波和声波)之间在某 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都是一种波动),二 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这 种推理方法叫类比法2.理解: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 真空不能传声3.难点:在

4、湖面投一小石子,会看到以石子为中心的水波向四周传播。类似的,声从声源发出后以声 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习题1. 声音可以靠、介质传播出去,不能传声。2. 如图1-1-2所示,鱼被它们喜欢的声音诱入鱼网,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表明3.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回收,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

5、上传播4.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叮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 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 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D A.B. C.5. 如图1-1-4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1-1-4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6、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

6、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2所示。(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选填“能”“不能”)听见手机铃声。(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知识点四:声速和回声1.定义: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音在15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3. 理解: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

7、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 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难点: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2. 回声测距离:2s=vt习题1. 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 变大B.变小 C.不变D.不能确定2. 甲同学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将耳朵贴近钢管可以听到次响声,其中第一次响声是通过钢管传过来的,第二次响声是通过传来的3. 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物质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物质的密度(kg / m3)1.2911.432 7007 90011 300声音传播的速度(m / s

8、)3303165 1005 0001 300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4. 轮船准备启航时鸣笛,同时开启闪烁灯,对岸的控制台看到闪烁灯后,经过8 秒听到了鸣 笛声。这艘轮船与对崖控制台的距离是多远?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知识点一:1.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膜,听小骨)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2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一介质一鼓膜或头骨一听觉神经一产生听觉4. 难点

9、: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 以通过其它途径(如骨传导、助听器等)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 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 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拓展: 听到声音的条件:听觉系统正常;物体的振动频率达到人耳的听觉范围;声音有足够的响度;有 传播的介质知识点二:骨传导和双耳效应1.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穿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 方式叫做骨传导骨传导的途径:物体振动一声波一头骨或颌骨一听觉神经2. 双耳效应:因为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是不同

10、的,这样声音传到 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两只耳朵可以分辨声源的方向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强度大小不同;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 的时间先后不同;例如声源在左方,左耳比右耳离声源近,声音传来,左耳先听到,右 耳后听到,存在时间差别;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振动步调也不同。习题1. 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 这主要是因为(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人太远了C.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D.饼干太干了

11、2. 关于双耳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音的大小B. 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音的远近C. 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准确判定声音传来的方向D. 声音从人的正前方或正后方传来时,人耳不易分辨清楚3. 蛇没有耳朵,可它能发觉敌人的进攻,每当这时它总是将头贴在地面上,这是利用了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知识点一:音调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高低不同,也可以说声音的粗细是不同的。例如:男低音歌唱家声音 低沉粗壮,女高音歌唱家声音尖细;狮子的吼声粗壮,羔羊的叫声尖细。1.定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实验证明: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2 频率:物体每秒振

12、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20000Hz。4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波理解:1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声音的粗细2 在相同的介质和温度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3 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例题:如图1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 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 时注意钢尺振动

13、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 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有关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二:响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面鼓,我们听到声音的大小会不同1 定义: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响度(响度也叫音量)。2。人耳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与那些因素有关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实验证明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与声源到人耳过程中的分散程度有关,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 与声源到人耳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难点:音调和响度的区分音调是指声音的尖细,而响

14、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如,小孩的窃窃私语声,音调高,但响度小; 而大人的厉声斥吓声,音调低,但响度大。三:音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即音质。难点:音色是由发声体本生决定的,发声体不同,音色便不同。习题1、 小明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2、 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变化来判断水是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3、如图12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

15、声的物体都在 ,比较图 12 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 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图124、小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个孔,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如图 2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 装置,筒中空气柱由于 发出声音。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 这是由于(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5、在学校的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传播的。能区分是小提琴发出声音是利用这个特性。6、发声体在振动,音调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决定.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