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团体心理辅导设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663572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工子女团体心理辅导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民工子女团体心理辅导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民工子女团体心理辅导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民工子女团体心理辅导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子女团体心理辅导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流动儿童团体辅导方案设计辅导主题“我们都一样”辅导背景随着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农民工。据调查,目前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超过1亿以上,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生总数中占相当一部分比重。这些孩子跟随父母一起进入城市,被称为“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生活在城市,又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孩子,特殊的社会和家庭背景,使他们在心理上经历着其他同龄人不曾经历过的压力和挣扎。刚刚结束的对约有近2000万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有近四分之一的流动儿童因认为受歧视而自卑,他们性格大多内向,不容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他们已感觉到了自己与城市孩子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在城市壁垒面前的难以逾越,

2、这种强烈的不平等感将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对立感和自卑感。如果不对他们进行真正有效的教育,不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他们很可能就会产生对整个社会的不满甚至仇恨情绪,从而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流动儿童常有的心理不良问题主要表现: 自卑:胆怯,不敢表达自己,对自我的认识偏低,缺乏自信,畏缩,沉默。 情感失落:孤独感、情绪不稳定、苦闷、忧郁。 社交障碍:在社交场合感到害羞、窘迫,害怕被人发现自己的问题。自我封闭。 行为障碍等。 辅导理念和设计思路辅导理念:流动儿童考虑较敏感,内心也较封闭。在个别辅导环境中,他们有时难以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露宣泄出来,采取小组辅导的方法,

3、组员之间由于有比较相似的家庭背景,很容易相互理解,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而主动交往,在这种气氛下,团体的力量、智慧、意志、毅力、勇气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促使个体在相互交往中互相关心、感染、学习、体验、启发、激励、促进、互助与矫正,共同承受痛苦,共同享受快乐,从而认识自我,探讨人生,接纳自我,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辅导思路: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定向和探索阶段小组成员协议,以及小组之间的认识和沟通,和信任感的建立;转换阶段通过活动,进一步使小组成员获得接纳感和归属感;工作阶段活动,帮助儿童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悦纳自我,获得归宿感和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技巧;结束阶段处理分离,畅想

4、未来。辅导目标 1、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肯定自我,提高自信心。 2、体会情绪,学习表达情绪和疏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3、培养人际交往的技巧。辅导方式 设计团体活动方案,鼓励孩子进行体验和感悟,通过团体的分享和互动过程来达到预定目标;在每次活动后,心理老师撰写活动观察和报告,供学校辅导室参考;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配合学校辅导室追踪组员的成长情况,建立完整个案资料;对于有特殊情况孩子,及时进行个体心理辅导。辅导对象小学六年级流动儿童(女孩)辅导人数8人辅导时间 课外时间或者托管时间(50分钟)辅导地点 学校心理活动室或适合孩子游戏的场所工作人员 心理老师活动内容安排1、 心理老师收集辅导对象资料,确定团体辅导小组对象;2、 成立小组,并组织小组成员共同确定目标、要求和原则3、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单元 名称 活动目的活动内容12345678我是谁 好朋友、 情绪扮演你好,我也好聆听与表达爱我“家”未来不是梦明天会更好建立团体,确立团体规则体会互助友谊认识情绪、学习表达情绪提高自信心培养人际交往的技巧理解父母,从集体中获取力量培养学习生活信心处理分离,畅想未来卡片、昵称、手操、照相、喜相逢刮大风、大树和松鼠、过家家、集体绘画情绪词、捉手指、经验分享自画像、照镜子、鸡蛋变凤凰讲故事、角色扮演、戴高帽建高塔、打电话、信任之旅讲故事、画画、讨论、填表临别赠言、分享留言、互送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